长虹:坚守“技术”主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提到长虹,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彩电大王。了解多一些的人,会知道除了电视产品,长虹在整个家电行业都有深入的布局,冰箱、空调等产业都居行业前列,但这其实都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下面”的长虹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冠军头衔,长虹是全球最大冰箱压缩机提供商、长虹也是中国最大的物联网模块提供商、长虹更是中国最大的数据存储方案提供商……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制造行业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物联网在颠覆制造业,同时也在反哺制造业,软硬件的互相依存与破界融合,让制造成为了综合实力的最强体现。长虹,这个已经度过61岁生日的企业,正在用他创造的一个个成绩,诠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1月27日,人民网“一撇一捺看发展”大型主题调研采访团来到长虹华意、加西贝拉的压缩机噪音测试实验室。实验室内受测的是一台加西贝拉冰箱压缩机,仪器上显示的噪音只有32分贝,而世界上冰箱压缩机的正常运营噪音还停留在36-40分贝的水平上。
在家电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长虹华意、加西贝拉总经理朱金松向人民网记者介绍到,压缩机行业已经进入了“分秒必争”的阶段。因为欧洲客户对冰箱压缩机的噪音要求非常高,希望低于36分贝,虽然加西贝拉已经可以把噪音控制在32分贝以下,但是为了迎接可能到来的更严格的要求,长虹还是下了决心,要用五六年的时间,将冰箱压缩机的噪音控制做到26分贝的行业金顶。朱金松说,“这也意味着,一年就要降低一个分贝,我觉得真的非常非常的难。”
长虹华意冰箱压缩机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李昉摄
降低一个分贝到底有多难?其实,为了这个目标,长虹的工程师们用全套的电子设备模拟出压缩机工作的环境,把几十个发生噪声的部位生成树冠噪声频谱图,放大几十分进行分析,一项一项改进。两个高级技工用时三个多月进行了两项微米级别的技术改造,才将压缩机的噪声降低了零点几个分贝。
但是正是由于“微米必争”“分秒必争”的执着态度,市场也给了长虹足够的回报。“长虹华意的压缩机,一年出货量超过4000万台。据估算,目前全球每4台家用冰箱压缩机中,就有一台来自于长虹华意。”朱金松说。
坚守“技术”这条主线是长虹一直以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长虹也早早的意识到了“联接”才能打通每一个足够优秀的产品,让好的产品组成一个更好的“场景”,这也是物联网时代的新要求。无线联接,是长虹摘得产业“桂冠”的又一个细分领域。
“公司董事长赵勇和副总经理郑光清就多次和我探讨射频领域新趋势。”爱联科技总经理段恩传回忆说。1997年,长虹开始了电子调谐器的技术积累,数十年积淀了丰富的射频应用经验和技术团队。进入2010年,公司高层判断,认为无线联接行业将是射频领域新的产业趋势。2012年,段恩传带领原高频头厂的核心技术人员开始布局转型,2016年12月,爱联科技正式成立。
长虹爱联科技物联网模块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李昉摄
如今经过三年的发展,爱联科技作为中国最大的物联网模块提供商,已经在物联网各细分领域充分发挥互联互通“桥梁”作用。数据显示,长虹无线联接业务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在智能家居细分行业占有率超过30%,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国内主流黑电、白电、小家电、物联网生态企业等物联网终端厂家的无线模块主要供应商。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国内外主流企业提供超过2.8亿件电子产品提供可靠联接服务。
围绕主业以及上下游价值链,除了冰箱压缩机和无线连接领域之外,长虹在数据存储、轨道交通电源、高速连接器、航空电源等多个产业布局,产生了众多细分领域的产业冠军,不胜枚举。
多领域布局的前瞻性成功,产生了化学反应。目前,长虹以工业工程、工业自动化、制造信息化集成技术(IE+AT+IT)为核心能力,形成了独有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长虹智能制造经验已在长虹多媒体、空调、模塑以及技佳精工等多个子公司的工厂进行推广实施。“原来钣金制造为人工上下料,安全隐患较大,现在用机器人替代,通过信息化来排产,给生产设备装上‘大脑’,彻底实现无人化。”长虹智能制造公司副总经理郅慧说。
长虹技佳精工钣金智能制造中心冲压设备正在自动上料。人民网记者 李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