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合作携手发展(新时代中非合作)
位于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的杂交水稻示范田。
本报记者 闫韫明摄
卢旺达国立大学的学生姗台在菇棚中采收平菇。
中国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当地员工在海信南非工业园的零配件生产车间装配电机。
本报记者 邹 松摄
尼日利亚消费者展示PalmPay移动支付平台。
PalmPay供图
中国电建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建设的光伏电站。
中国电建供图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访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10年来,在中国和非洲各国领导人携手引领和推动下,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
“帮助马达加斯加实现稻米自给自足”
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到达马义奇镇菲亚达纳克利村。村里的水稻正值抽穗期,微风将秧苗掀起层层绿浪,一眼望不到边。44岁的水稻种植户蒂娜沿着田垄,查看自家水稻长势。“还有一个月就能收割了!”蒂娜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
蒂娜种的水稻,是中国专家根据当地需求研发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当地农业技术员和中国专家到村里介绍杂交水稻技术,蒂娜参与了试种。“以往那片地只能收300公斤稻谷,当年地旱,我们本没抱太大希望,可最后收成竟有900多公斤!”几年过去,蒂娜对于当时的惊喜依然记忆犹新。在那之后,蒂娜把自家土地的稻种全部换成了杂交水稻。
一开始,蒂娜对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并不熟悉。“中国专家手把手教我们科学播种、插秧。旱了、涝了、长虫了……不管碰上什么问题,他们总能及时提供帮助。”蒂娜说,由于当地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以前的稻谷产量低,收成全家人不到半年就吃完了,买粮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我们家的水稻产量从以前的每公顷3吨多提高到近10吨,年底时还能富余800公斤粮食,每公斤能卖到1300阿里亚里(1元人民币约合626阿里亚里),是我们主要的家庭收入。”蒂娜说。
与稻田一条小路之隔,是一座红墙白瓦的两层小楼。“这是我家新盖的房子。”蒂娜骄傲地告诉记者。新房后院,蒂娜的丈夫正操作着木材切割机,几名工人进进出出,将处理好的木材搬运到拖拉机上,准备拿去售卖。“这台切割机就是用卖稻谷的钱置办的,种上杂交水稻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蒂娜说。
马达加斯加全国44%的可耕地种植水稻,70%的人口从事水稻种植,稻米是当地重要的粮食。由于气候条件复杂、缺少优良品种和核心种植技术,稻米产量一直不高,无法满足该国的粮食需求。2007年,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启动,胡月舫等一批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来到马达加斯加。10多年时间里,他们几乎跑遍了当地所有水稻种植区,培训了数百名当地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刚来时,看到很多当地民众吃不上大米,只能把木薯、红薯、玉米当做替代品。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如今,米饭已经被摆上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胡月舫说。
当地农业技术员阿罗是胡月舫的学生。作为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官员,阿罗曾两次到湖南长沙参加培训,回到马达加斯加后,阿罗一直致力于在安布希德拉特里穆区为种植户提供杂交水稻技术支持。“越来越多农户正在尝试种植杂交水稻,在我分管的地区,目前熟练掌握种植技能的就有200多人。”阿罗希望马中开展更密切的农业合作,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土地上,“中国杂交水稻能够帮助马达加斯加实现稻米自给自足,希望被推广至更多非洲国家,帮助非洲缓解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