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14 13:16 的文章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观《琅琊

《琅琊榜》相信大家都看过,是近几年来少有的质量与口碑俱佳的影视剧之一,豆瓣评分高居9.3分,与《亮剑》、《士兵突击》等多部经典作品同分,在华语电视剧排名上名列前茅。

然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琅琊榜2》,却未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有许多人是因为第二部《琅琊榜》由黄晓明领衔主演而非胡歌,断定“此剧必雷”而果断弃剧。

小编实在是认为有些可惜,《琅琊榜2》在豆瓣评分上的成绩也不俗,获得了8.5分的成绩,主演黄教主的演技在剧中也是可圈可点,甚至承包了很多人的泪点。而在主题上,《琅琊榜2》更注重家国情怀,总体较第一部格局更大,内容也十分紧凑有张力,也可称得上是近年来的佳剧了。

今天小编在这里主要想探讨的就是第二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主题内容——帝王与将军

《琅琊榜2》——长林王

在《琅琊榜1》中,赤焰军少帅林殊——“麒麟才子”梅长苏,为了给其父林燮、祁王、十万赤焰军平反冤案,重回帝都,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在第53集金殿鸣冤中,林殊质问梁帝:

“景运二十六年,陛下尚是皇子,遭人陷害,屠刀悬颈,是你的同窗伴读后来的赤焰主帅林燮,拼死召回证据,面呈先皇,才救回陛下一命”

“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血洗京城,当年林帅还是巡防营的一个统领,他亲率三百铁骑,冲进禁军营,最终力保陛下登基”

“开文十年,西晋失守,金陵围城,又是林帅自北境千里勤王,血战三日,方平京城之乱 ”

“无论是为友还是为臣,林帅从未负过陛下,太子们和朝臣今日所请,无非是想还原当年的一个真相,陛下究竟是为何连如此理所应当的请求都不能答应呢?”

为何呢?梁帝后来也给出了答案——只要坐在这把龙椅上,人,自然是会变的,记着,无论景琰现在什么样,等他坐上了这个位子,他也会变的


《琅琊榜1》——梁帝


在至尊皇权面前,梁帝未能坚守本心,他多疑、猜忌,他开始用巍巍皇权制衡朝堂,忘记了当初与好友林燮想一同创建的那个朝局天下,迷失了自己,觉得祁王有谋逆之心,认为林燮拥兵自重,造成了10万赤焰军全军覆没,祁王在狱中含冤而亡。

而在《琅琊榜2》中,我们不难看出,景琰做到了,他没有辜负林殊的期望,建设了辉煌灿烂的江山社稷,他的儿子——新一任皇帝,与其兄长林王,也从不曾产生过任何猜忌。在他临终之时,他担心长林王在他过世后被皇后一族打压,特意当众托孤,兄友弟恭,当是如此

《琅琊榜2》皇帝临终托孤

但小皇帝继任后,长林王府的地位权势却被不断削弱,最终“一片冰心”被驱赶出金陵朝局。

内阁首辅荀白水——皇帝的舅舅,与当朝太后——皇帝的母后,夜以继日地向小皇帝刻意渲染长林王府的目无帝王,居高自重,一次次地设局结党为难老王爷;而师承梅长苏的老王爷——萧庭生,秉持着先帝原则不愿结党,也不愿十余岁的皇帝为难,便一步步退让……

最终,荀白水设计让出征北境的长林王之子萧平旌陷入两难,面对着抗旨不尊的压力,他毅然选择了及时出兵将二十万皇属军斩于马下换取北境军民后十年的安居。老王爷身体衰竭去世,世间也再无“长林”之名。

《琅琊榜2》——萧平旌

而荀白水如此针对长林王府,结党率领朝臣一定要夺取军权,驱赶老王爷,却并不是认为长林王府有谋逆之心,而是因为长林王府之罪,罪在将来

“如果不加以制衡,未雨绸缪,难免日后不会血雨腥风啊”

难道我们大梁江山、天子的皇位,都要仰仗长林王府的品性不成?他们若为人正,江山则安稳;他们一旦有一念之差,就会风雨飘摇,换了是你,你能心安吗?

如此诛心之念——哪怕我深知你品性高洁,忠心耿耿,哪怕我深知你在我国前线立下汗马功劳,守我家园,只要你站在朝堂,我便是你天然的敌人。

不禁想问,帝王朝臣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将军呢?若时刻以战功加身,便是藐视皇权;若恪守本职,坚守本心,便易任人宰割,将军在前方浴血奋战,换得身后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一旦前方无战事,便要受到如此猜忌,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另人如何不心寒?

荀白水说,难道我们大梁江山、天子的皇位,都要仰仗长林王府的品性不成?

难道,将军们的冤屈或平安,不是凭借历代帝王的品性吗?

梁帝酿成的十万赤炎冤案还历历在目,难道不使人心惊吗?

同样的情形也曾出现——宋代“杨家将”

皇帝轻信奸臣潘仁美的谗言,致使杨家军几乎全军覆没,杨家杨业及其七子,只有杨六郎一人归来。(杨五郎后来出家)

墨书白的小说《山河枕》的开篇与“杨家将”背景相似,作者描写得十分深入人心。(书中是卫家七子唯有小儿子卫韫归来)

“他手中捧着一座牌位,身后跟着七具棺木,一具单独在前,其他六具一行两具,排了长长的队伍,自远处而来。

钱纸漫天纷飞,整条街没有一人说话,安静得仿若一座鬼城,只是那棺木所过之处,两侧百姓会逐渐跪下来,而后发出嘤泣之声。

那哭声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后面的人有样学样。

于是楚瑜便见,那长街上的人如浪潮一般慢慢俯跪而下,哭声自远处传来,响彻全城。

卫家的牺牲,朝廷不记,官员不记,贵族不记,天子不记,可有这江山百姓,他们总在铭记。”

选自《山河枕》第15章

《少年杨家将》

老王爷在临终前对小皇帝说:“臣若是威权过重,无法约束,倒也的确可能威胁主君,由此加以防范,似乎看来也没有什么大事。长林府的王位兵权,都是武靖王与先帝所赐,如果陛下觉得有所不安,我们父子甘愿退让。老臣最怕的,就是陛下错以为这些就是全部的为君之道,只要皇权在手,制衡朝堂就可以从此江山安稳,高枕无忧。”

古往今来,面对皇权的诱惑,的确有许多人会迷失了本心,有帝王,有朝臣,帝王专注于制衡之道,黑白不便,是非不分,崇信奸臣,冤屈忠良;朝臣贪恋权位,结党营私,残害百姓,贪赃枉法。但无论如和,正如老王爷所说,朝堂制衡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无论拥有多少手段、多少智谋,最关键的还是为君者自己。

只有为君者不忘初心,时刻心怀忧惧,胸怀万民,才可使国家真正兴泰,百姓真正安居,使“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变为笑谈,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