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13 00:50 的文章

《雍正王朝》中年秋月的艺术形象,不符合史实

老实说,我很少有耐心去完整地看完一部很长的电视剧,无论什么题材,但《雍正王朝》是例外。

雍正王朝(剧照,唐国强饰演雍正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遍是从电视上看的,太慢了,广告又多,虽然很不过瘾,但还是坚持看完了。看完了不过瘾,于是还想看,就又买了CD,虽然是盗版的,但并不影响我熬夜看了一遍又一遍,连续的,很过瘾。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让人过瘾的地方很多,焦晃老师演绎的康熙,简直是神一样的经典;唐国强老师的演绎,将雍正的内敛、深沉、果决以及勤政忧民、铁腕柔情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恢弘的历史背景、真实的历史事件、紧凑的故事表达,无不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也让《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成为里历史题材电视剧里面难得的经典之作。

乔引娣(剧照,李颖饰演,图片来自网络)

既然《雍正王朝》是历史题材,过足了瘾,在对编剧、导演、演员的演绎赞叹之余,也经不住犯了历史爱好者的“历史癖”,对剧中的一些情节考究一番。比如,在剧中,雍正皇帝与年秋月、邬思道之间就有一些情感纠葛,雍正与乔引娣之间也有一些很难说清楚的情感故事。细究起来,年秋月不过是雍正皇帝拉拢年羹尧的棋子和工具,无名无分的乔引娣则是剧中雍正感情的真正寄托,他将自己的本真、心思毫无保留地坦露在了她的面前。考究史料,发现乔引娣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她不存在于真实的历史。反倒是电视剧中作为棋子和工具的年秋月(史中的年妃没有记载真实的姓名),很可能才是真实的历史上雍正皇帝的“真爱”。

年秋月问邬思道(剧照,常琳饰演年秋月,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下几个史实,也许能够从侧面说明雍正这位“铁汉”的些许柔情:

首先,剧中的年秋月是侍女出身,先是伺候福晋,后来伺候邬思道,再后来雍正为拉拢年羹尧,将其纳为自己的妃子,她漂亮、机灵、体贴,又有一些任性,甚至敢给四爷和十三爷甩脸子。但真实的历史中,她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年遐龄是湖光巡抚,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她由康熙直接指婚给雍亲王为侧福晋。

邬思道教年秋月写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剧中的年秋月夹在雍正、邬思道、年羹尧中间,被爱情(与邬思道)、亲情(与年羹尧)、世情(与雍正)所困扰,在听说了哥哥年羹尧将要获罪于雍正的消息后,诚惶诚恐,病情急剧加重,弥留之际还说“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郁郁而终,一生凄苦。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她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雍正的第四个女儿)开始,直到雍正三年(公元1725)去世,11年的时间,她包揽了这一时间段内雍正皇帝所有的孩子,三男一女,这是相当罕见的,或许雍正会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考虑,但也说得上是专宠了,足见其恩宠之隆。

邬思道对年秋月说“你迟早是四爷的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在真实的历史中,年妃死后,以皇贵妃的礼仪予以安葬,并辍朝五日。礼部官员因为第一次举办皇贵妃的葬礼,没能很好地领会雍正皇帝的意图,“仪仗草率”,而受到降二级留用的惩处,由此可见其哀荣之盛。

第四,年妃过世后仅一个月,她的二哥年羹尧获罪被赐自尽,罪名有九十二款。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也被赐自尽,其余子女仅被流放。父亲年遐龄仅被革职,其余年氏族人基本没有受到太大牵连。给人的感觉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雷声大雨点小。这与年羹尧获罪的九十二款罪名,极不相称,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因为年妃的原因,雍正爱屋及乌,进行了宽大处理。

年羹尧(剧照,杜志国饰演年羹尧)

第五,雍正极宠爱年妃所生的孩子八阿哥福惠,常带在身边,连乾隆都酸溜溜地吃醋说:“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可见子以母贵,雍正将对年妃感情,转嫁到了其儿子的身上,也从侧面说明了雍正对年妃的感情之深。

第六,很重要的一点,雍正死后,年妃获得了“从葬泰陵”这样的殊荣,仅次于乌喇那拉氏皇后。

雍正皇帝御批“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图片来自网络)

雍正是一个硬汉,用他自己的话说“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加之性格内敛、深沉,这样的人不大可能直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只会用行动来说话,我们无法从史书中找到直接的、雍正说的话来说明他对她的感情有多深。他在《晋封皇贵妃上谕》中能说出“妃素病弱,三年以来朕办理机务,宵旰不遑,未及留心商确诊治,凡方药之事悉付医家,以致耽延日久。目今渐次沉重,朕心深为轸念。”这样饱含着深深的悔恨以及感情的话,对他来说也许已经是他能够说出的最真挚的情话了吧。

当然,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有一个“剧”字在,我们就不能苛求它完全符合历史、百分百真实地还原历史,根据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要求,有一些对人物和事件上的演绎和改编,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我们对人物和史实的考究,无损于《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本身的经典。

向经典致敬!

我是who看who说史,原创不易,欢迎关注评论留言批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