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父》中的经典博弈教学——永远不要给
豆瓣TOP总榜第21位的电影《教父》短评里,排名第一的是一句扎心的话:
“to所有的男生:别想太多。你们都不是马龙白兰度,不是阿尔帕西诺。”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教父》便被誉为“男人圣经”。
在姚海辉翻译的《教父》原著封面上,更是印着:“《教父》是智慧的总和,是一切问题的答案”这样一句话。
但事与愿违,大多数观影的男士,都不过是东施效颦,别说神韵了,连教父的一点皮毛都学不会。
这种现象出现,本质在于很多人在观影过程中,只学会了装逼的台词,而没能理解影片深层次的主题——“权力与博弈”
与其称《教父》为“男人圣经”,不如称它为“权力的圣经”。
而权力与博弈,才是男人魅力与实力的综合。
权力是男人身上整洁的西装,柔情是男人是胸口别着的玫瑰,博弈是男人怀中藏着的枪。
接下来,我们从两个经典的博弈论模型出发,聊聊一个真正的男人,该从教父身上学些什么东西。
《教父》的故事里,充斥着“合作”与“背叛”。
故事的开头1/5的位置,剧情推进到了电影的主要冲突。
当地毒枭“土佬”索洛佐找到了教父家族来谈合作,愿意分出一半(电影中是30%)的利润,来换取唐·柯里昂的帮助。教父需要提供两百万美金(电影中是100万)的现金,以及政治人脉的“法律背书”。
在电影里,毒枭索洛佐被称为“土佬”,有几重含义。教父的养子兼顾问汤姆·黑根做了功课。
①索洛佐在土耳其待的时间多,在土耳其有老婆和孩子,并在那里种植罂粟。
②索洛佐很容易拔刀子,曾入狱两次,但他并没有想象中鲁莽,只是个为了生意不择手段的人。如果在他面前露出破绽来,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③索洛佐受纽约五大黑帮之一的塔塔利亚家族的庇护,某种意义上带有敌对关系。
这笔生意利润很大,仅一年就能赚回3-400万美元,但教父还是很有魄力的拒绝了他。
一来,如果从事毒品生意,长远以看,柯里昂家族会失去政治庇佑;二来,索洛佐背后塔塔利亚家族插手的话,势必会节外生枝。
只是,教父的大儿子,冲动而粗枝大叶的桑尼,暴露了自己的想法,成为了索洛佐眼中的突破口。
索洛佐觉得,既然父亲不愿意做生意,大儿子愿意,那就杀掉父亲,让大儿子接班就好了。
这也就成为了后来教父被打黑枪的原因。
除此之外,索洛佐还杀害了柯里昂家族的“野兽”卢卡·布拉齐,以及联合当地警长,准备第二次加害教父。
索洛佐的背叛,与背后的塔塔利亚家族肯定脱不开干系,这一导火索随即引发了柯里昂家族的反击,到后来演化成了五大家族的大战。
“一个人会有自己的一套办事风格,背叛过你的人,永远会背叛你。”教父深谙这个道理。
所以在后来的剧情中,教父哪怕暂时停手了,也不过是休养生息,伺机报复。
教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在他死后,所有的背叛者都被他拉着一起陪葬。
在《博弈论》中,这也是一个著名的模型——重复囚徒博弈
这个博弈的规则如下,在重复博弈的每一次单独博弈中,甲乙双方只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者背叛。
组合如下:
甲———乙
1.合作,合作;
2.合作,背叛;
3.背叛,合作;
4.背叛,背叛。
在这个游戏中,双方合作,各拿3分;一方合作一方背叛,背叛方拿5分,合作方拿0分;双方背叛,各拿1分。
积分表如下:
1.甲:合作(3),乙:合作(3);
2.甲:合作(0),乙:背叛(5);
3.甲:背叛(5),乙:合作(0);
4.甲:背叛(1),乙:背叛(1)。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为什么背叛过一次的人,为什么会一直选择背叛。
我们拿甲来分析,如果他选择的策略是“只背叛”,那么他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乙合作,甲背叛,甲拿5分。
②乙背叛,甲背叛,甲拿1分。
平均两次得分,甲每次拿到了3分。
我们如果把甲的策略改成“只合作”,那他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①乙合作,甲合作,甲拿3分。
②乙背叛,甲合作,甲拿0分。
平均两次得分,甲每次只拿到了1.5分。
如是重复下去,你会发现,如果你一直选择“背叛”的策略,那么你每次都不会吃亏。
所以说,生活中欠了你的钱不还的人,他是从你这里占了便宜。
虽然你再也不会借钱给他了,但他只要不断去认识新的人,就能一直占便宜,一直借钱不还。
所以说,你一旦知道某个人信誉有问题,就坚决不要和他有任何合作。
不要认为他会改变,背叛你的人,只会一直背叛你!
“土佬”索洛佐以前喜欢对人动刀子,这次对你动了刀子,将来也肯定会对你儿子动刀子。
而教父的作法,就是直接给他一枪。
为什么说“胆小鬼博弈”会被形容成“威胁的艺术”呢?
我们直接拿出“胆小鬼博弈”的模型——
通往悬崖的公路上,甲乙两人打了一个赌——看看谁才是“胆小鬼”
两人驾车一起往悬崖开去,谁先刹车停下来,谁就得给对方一百万。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博弈,因为如果两人都坚持到底的话,两人都得葬身悬崖。
所以,你就能在比赛之前,比赛的过程中,看到两人相互放“狠话”。
“我老婆小孩都没有,烂命一条,别以为我怕你,我刹车都拆了!”
“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泽西州乡下有个疼爱的妹妹!我性命交情的兄弟已经拿着刀在路上了,你最好老实给我停下来。”
“……”
这个博弈所锻炼的,也就是威胁的艺术。
当然,形如上文中的博弈,其实大都是放狠话,不会有真正的行动。
因为一个老练的博弈家知道,这场游戏,要是谁真的动了手,其实他就已经输了——你人都死了,我还赔钱给你干嘛?
在《教父》里,唐·柯里昂也经常“放狠话”。
但教父和街头混混不同,教父往往能够成功的吓住别人,也就是他所说的——我会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就涉及到“胆小鬼博弈”中最核心的话题了——信誉问题。
说得浅显一些,也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我们联系一下教父发家的故事——
作为一个来美国发展的意大利人,维托·柯里昂一开始在一家破烂的杂货店打工,为人矜矜业业,却还是被当地的一个黑道老大的侄子给顶替了工作。
后来,维托·柯里昂开始混起了社会,并且锄强扶弱,杀死了为非作歹收保护费的混混范伦奇。
他帮人解决问题,包括帮一个老寡妇解决房租问题,先礼后兵,一步一个脚印,并最终回到家乡,杀死了弑母仇人西西欧。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教父——“唐·柯里昂”阁下。
教父的一生,其实不轻易答应别人什么请求,也从来不主动帮助别人。
但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情,势必前后一致,绝无半点差异。
掌握好了信誉问题后,那就要多加利用自己的威望了。
我们回顾一下教父的几次威胁——
①拿100美元,与收保护费的范伦奇谈判不成功,后来杀了他。
②拿10000美元和教子的乐队投资人谈解约的事情,被拒绝后,拿出1000美金,并且让“野兽”布拉齐拿枪指着投资人脑袋,签下了解约合同。
③拿工会关系与政治背景,与制片人沃尔兹谈判失败,杀掉了沃尔兹引以为傲的60万美元的种马。
④拿现金以及政治背景和五大家族谈判,缓解紧张局势,并在死后诛杀了五大家族首领。
教父的行事方式总是如此——先礼后兵,言行必果。
“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了行动而没有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教父对威胁的使用,很有艺术感。
所以,在电影《教父》里,花了较大篇幅讲述的制片人“沃尔兹”的故事,就显得极其有代表性了。
教父的得意教子约翰尼·方坦想要当一部电影男主角,但他给制片人沃尔兹带了绿帽子。
(仔细看沃尔兹和汤姆·黑根的谈话,沃尔兹描述自己培养的“女明星”,有好莱坞最完美的“屁股”,可以推测他与女明星的关系。)
教父扇了哭哭啼啼的约翰尼一个耳光,并承诺给沃尔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第一步,教父拿出了自己的工会关系以及政治庇佑,威胁沃尔兹,你旗下有个当红男星在吸食海洛因。(我能给你点颜色看看)
沃尔兹震怒,别以为我怕你这个意大利混混。(第一次先礼后兵失败)
第二步,教父摆出了自己当年威胁乐队经理的事情。(信不信我弄死你)
沃尔兹周转了一下,带汤姆黑根看自己的名马和庄园,告诉汤姆·黑根:“我不是不讲情面,约翰尼那玩意绿了我!别的都好说,这个免谈。”(我也有钱有势,不怕你!)
第三步,教父把沃尔兹宝贵的种马的头送到了沃尔兹的床上。(下次可能就是你的脑袋了!)
沃尔兹恐慌万分,但也不至于愚蠢至极,好莱坞美女那么多,自己小命只有一条。
6个小时以后,教父的得意教子——约翰尼·方坦接到了导演的电话。
在《教父》电影里,教父经常会谈“生意”二字。
对于一个成熟的商人而言,经常要面临各种博弈,这时候各种威胁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即使对于黑手党而言,“杀一个人”,也是一笔代价莫大的交易。
所以,最有艺术感的威胁,一定是不采取行动的;当然,如果必须要采取行动,那就要雷厉风行。
影片中,教父自述,自己只是一个“小心的人”,或许,更合适一点的描述应该是“小心的商人”。
小心并不意味着秋毫不犯,而是要在最小的风险下,谋求的最大收益。
结《教父》这类经久不衰的经典电影,即使讲述的是虚构故事,但往往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
要看懂《教父》,必须要看懂“博弈”与“权力”。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句子,想成为像“教父”这样的男人,必须要理解这样一句话——
权力是男人身上整洁的西装,柔情是男人是胸口别着的玫瑰,博弈是男人怀中藏着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