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炮儿》中的谭小飞:一个不一样的“官
2015年,电影《老炮儿》火热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和评论旋风,但绝大多数评论的关注点都在冯小刚饰演的主人公“老炮儿”六爷身上——确实,电影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六爷这个人物呈现的,他身上那种不再拥有话语权的“英雄末路”的悲壮感以及坚守“讲规矩”的旧江湖道义的不合时宜令人感慨唏嘘——但是,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笔者认为也非常值得关注,甚至可以说,他更能体现人性的复杂和迷茫。
这个人物就是六爷的对立面——官二代谭小飞。
六爷与谭小飞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一个是老北京胡同中开着小卖部、成天提笼遛鸟的“老大爷”,虽然曾经是名声赫赫的京城顽主,但早已被时代遗忘;另一个是美女豪车、众星捧月、炫酷狂拽的“飙车王子”,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快速生长的现代江湖新生势力。
这两个人因为六爷的儿子晓波(据说是抢了谭小飞的女人还划了他的豪车,因此被谭小飞拘禁)而卷入一场新与旧的对抗、争斗中。
谭小飞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并没有直接露面,而是反复出现在别人的口中。他们说小飞家里有权有势,说小飞的爱好是在三环路上飙车,说小飞狠戾、冷漠、不好惹,为观众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地塑造了一个不学无术、仗势欺人的富二代形象。
他的第一次出场也使这种印象在观众心中得到印证:飙驰的豪车、晃眼的车灯、酷炫的打扮、身边妖冶的美女、驾着墨镜的脸隐没在光晕中……
他用不可一世的厌烦脸审视着六爷,不明白这个“老头儿”的勇气从何而来。
而修车厂的再次见面,二人的对立态势看起来仍然完全由小飞主导。他风衣的领子高高立起,拿着手电筒放肆地照向六爷,用这种方式毫不遮掩地展现着内心的不屑。
可是,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却发现小飞也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恶少”形象,他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甚至内心深处还有温暖单纯的一面。
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官家庭的小少爷,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甚至不小心撞死了人,他的父亲都可以用权和钱帮他脱罪。但是可以看出他并不幸福,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何在,索性终日在美女相伴、兄弟簇拥、豪车狂飙中游戏人生,寻求一点寄托,感受存在的价值。
普通孩子大都有温馨的亲情,有真诚相待的朋友,有奋斗的动力和目标,有心安理得的享受休闲;甚至连跟父亲有隔阂有矛盾的晓波,周围都是虽然清贫但爱他、关心他的“亲人”。
可是,这些很普通的东西,小飞却没有,他的世界只有钱和被安排好的人生。
“飞,你还小,听你爸的没错。”
“我听,我听的都成废人了。”
谭小飞其实什么都明白,父亲的贪污腐化,前途的晦暗不明,自己的罪责难逃……但是他无力自救,就像被关进笼子中蜷曲着身子的那只鸵鸟。
所以,他渴望自由,他在飙车中感受速度与激情;虽然,这一切过去又是空虚。
而六爷的出现给了他全新的体验,像是在他混沌的生活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圆了他对江湖道义的向往,也给了他凭借外力作出选择的权利。
从本性上讲,小飞不同于他身边那些混混们,更不属于老炮儿口中“你爸爸那帮人”。
他虽然外表冷酷狠戾,其实那是“端”出来的,实际上就像六爷口中说的他也只是个“孩子”。
他除了飙车,平时最爱看的是《小李飞刀》;爱喝的不是烈酒,而是牛奶;连跟六爷对峙时也是一句一个“您”;说过最难听的一句话是“你是猴子请来逗逼的么?”做过最过激的一个动作是踢翻了一个垃圾桶。
比起身边人的蛮横放肆,他更多的是漫不经心,像在玩好玩的游戏,从未气急败坏;他也从不诉说自己的迷茫、无望,只能从他的眼睛和表情里感知;他也不同于他父亲那些人,因为有权有势就随意践踏他人尊严,甚至威胁他人的生命——当父亲贪污的证据阴差阳错地落入六爷手中,六爷父子被威逼被打伤,“他们还想绑人,被我暂时拦住了”,可见,他还有一定的良知。
他心中对书中的江湖义气有一种单纯的向往,而讲规矩、讲道义的六爷行为处事令他敬佩,他真诚地向六爷道歉,他说:“没遇见您之前,我以为那样的人都是书里写的。”
他近乎天真地相信书中所谓的江湖道义,答应六爷按“茬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相信“只要按着您的规矩来,您一定不会报警”;但是却最终被“讲规矩”的六爷摆了一道:六爷早已将贪污证据对账单寄给了中纪委,因为“虽然咱是小老百姓,但有些事咱还得办”,“这是举报,不是报警”。
或者,他对江湖道义理解的境界还是没有六爷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国法才是最大的道义和规矩。
影片的最后,小飞把张扬的白发染回了黑发,卸除了那些酷炫的装饰,而他也似乎失去了某种保护罩——与六爷交谈时轻微的躲闪、迟疑的握手、逆光中憔悴的脸上浅浅的微笑、最后看到老炮儿举着军刀孤身一人冲过冰河时眼中滑落的一滴眼泪——这个柔软脆弱的男孩与初见时那个不可一世的骄矜冷漠的“古惑仔”简直判若两人。
他最终要为自己的选择面临“悲剧”的结局:父亲被立案惩处,他也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
可是换一个角度,谁又能说这对小飞而言就一定是“悲剧”呢?毕竟,年轻就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也许经历了这次“跌落”,他才能认清生活的真相,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再颓废迷茫。
这个人物形象也告诉我们,对孩子,金钱物质上的满足代替不了真正的教导和关爱。如果缺失了父母亲人的陪伴关爱和对孩子三观的正确引导,越多的金钱反而可能越会导致精神的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