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历史剧数不胜数,为何拍明朝的比较少?
事实上,关于明朝的历史剧,还是有一部分的,只是现在很少能看到而已。
首推神剧《大明王朝1566》,陈宝国主演的,讲嘉靖帝、严嵩、海瑞等,这部剧即便是现在看来,无论是陈宝国,还是倪大红,演技真的是巅峰,五星推荐。
《大明王朝1449》,此剧主要是围绕土木堡之变展开,重点对明英宗和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大爷)进行讲述。
《传奇皇帝朱元璋》,陈宝国主演。
《朱元璋》,胡军主演。
《郑和》,这个比较早了,现在已将看不到了。
《锦衣卫》,明万历年间的故事
《江山风雨情》,吴三桂,陈圆圆,崇祯帝等明末的故事。
《戚继光》,这个不用解释。
《郑成功》,老电影,香港拍的。
《李时珍》,这个好看,黑白画面,画风,曲风,完全是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
《万历首辅张居正》,这部剧是以张居正改革为主线的一部电视剧,统治阶级内部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一场斗争。
《郑和下西洋》,又名 大航海 其实这部剧与其叫郑和下西洋还真不如叫《永乐皇帝》,唐国强把正面的朱棣简直演神了,戏份比罗嘉良演的郑和还要多。
《正德演义》,这部剧还是何炅何老师主演的,何炅的演技还是不错的,他把正德皇帝的那种孩童般的心理演的很到位。
《女医明妃传》,这部剧嘛,只能说是一个偶像剧,很多你熟悉的流量明星在里面,至于故事情节和与真实历史的衔接,包括演员的演技,只能呵呵了。
还有就是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了,老实说,这部剧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对于真实的历史,还是比较到位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明朝的历史剧为什么比较少?
即便是有以上这些关于明朝的历史剧,但是对比清宫戏、辫子戏,数量上还是少了很多。这其中的原因很多,综合如下所述:
1、观众的品味
明朝的历史剧,更多的讲的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权术和斗争,以及冷冰冰的政治。而清宫戏里,比较多的是儿女情长、后宫争斗等。加上某些不能说的原因加持下,老百姓愿意看到的是情长意短,而不是冷冰冰的政治,毕竟茶余饭后,就是放松时间,忙了一天,谁不愿意图一乐儿呢?
当然,这不是说老百姓品味低,也有很多观众喜欢这类题材,尤其是近几年,比如像上文提到的神剧《大明王朝1566》,刚播出的时候被封禁,过了几年再播送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证明,观众的品味在提高,很多人不愿因只看一些脑残剧。
2、市场经济
要知道,拍电视剧的导演首要做什么,就是要赚钱。赚钱了,演员才能走下去,相对而言,一部没有什么营养的额口水剧,但是里面都是流量明星,这样的作品带来的上座率和收视率是比较高的,但是,比较深的题材,比如明朝的很多问题,确实有深度,但是需要观众消化,吸收,品一品才能知道其中的好儿来。那么,上座率和收视率就会大受影响,导演是要赚钱的。
另外就是演员,很多明朝的题材,比较深厚,是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以及功底的。不是你耍个帅,有个造型,凭着一张脸就可以的,比如陈宝国、唐国强两位老师,在出演《大明王朝》和《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真的是巅峰演技。而如如今的小鲜肉演员,即便是让他们演,看着也不像啊。
所以,这样不叫座又不叫好的题材,不但导演不愿意拍摄,演员也是不愿意演出。
3、拍摄的程式化
清朝影视剧的现在拍摄有点程式化了,服装、道具和场景都是现成的,此外,清宫剧基本康雍乾三个朝代上演,尤其是雍正和乾隆,这两个朝代的人物观众一般都有些印象深刻,清宫剧拍摄得也很相似,观众也可以理解,并容易进入戏。对于明代人物来说,观众知道的也不多,也不知道他们是谁,所以看起来相对困难。总不能为了看一部电视剧,再去补习补习历史吧。
无论如何,明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对于熟悉历史、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对于明朝,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的精神,更是让我们魂牵梦绕的信念。希望能够多多看到关于明朝的历史剧。
毕竟,那一夜,我也曾梦到过百万雄兵。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是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