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07 16:48 的文章

以《甲方乙方》为例,解读导演冯小刚的个人风

《甲方乙方》由冯小刚导演指导并主演的喜剧片,影片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这部影片采用了小品串联式的电影结构,作为中国内地电影史上第一部贺岁片,影片上映后以3000万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内地贺岁档期的票房冠军,并荣获第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

《甲方乙方》这部影片奠定了冯小刚黑色幽默的电影风格,也让他成为中国内地的“贺岁片之父”。可以说这部影片表达了他创作电影的初衷,就像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

冯小刚作为中国商业电影的一面旗帜,中国新闻网评价他:“在具有冯氏幽默印记的电影作品中,冯小刚以其平民视角的幽默与调侃实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他擅长用调侃戏谑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其作品在抓住大众主流娱乐心理的同时,还能反映出人性的善恶。”《甲方乙方》这部影片正是用幽默喜剧的方式折射出人们不懂得珍惜当下生活,人情冷漠的一面,荒诞中也有真实的生活和人情冷暖。

影片讲述了四个年轻人突发奇想,开办了一个“好梦一日游”业务,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平民百姓想做一位将军,富贵的老板想体验穷苦生活,耀眼的明星想过普通人的生活等等。四个年轻人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从开心、好玩,到最后投入自己的真情,从为了盈利到最后决心做成慈善。虽说搞笑荒诞,却也贴近生活。

今天,我想从影片独具特色的小品串联”式的结构、导演冯小刚的个人风格、荒诞美学、影片中的隐喻和讽刺这四个方面解读导演冯小刚的个人风格和这部影片的魅力。

01、小品串联”式的结构:将六个小品式的段子串联起整部电影,四个年轻人从开始为人们造梦,到最后为人们圆梦,开头与结尾相呼应

《甲方乙方》这部影片并非单线和双线叙述,而是采用小品串联”式的结构。通过实现不同阶层的不同梦想,将六个小品式的段子串联起整部电影。卖书的想过过当将军的瘾、厨子想尝尝宁死不屈,当英雄的滋味、几次遭遇爱情失败的人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在家里大男子主义,把老婆当受气包、富人想体验苦日子,明星想做回普通人、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屋。

影片将荒诞与真实相结合,将幽默与喜剧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生活中的人情冷暖。

六个不同的段子,代表了六种阶层人不同的梦想,人物选取得非常有代表意义。

卖书的生活安逸,生在和平年代,却有一个将军梦。这个选取代表了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内心却动荡不安,将人物内心与所处时代进行对比。

川菜厨子整天与味道打交道,心直口快,藏不住秘密,却有一个守口如瓶的英雄梦。这个人物代表了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爱情失败的人,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人物代表了那些将爱情当成人生全部的人。

在家里大男子主义,不会尊重和疼爱老婆,拿老婆当受气包的人。这个人物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大男子主义的人。

有钱人想体验吃苦的日子、明星想做一回普通人。这个人物代表了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多年来两地分居。这个人物代表了那些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的人。

这六个场景在自己的价值层面上进行了转折。场景一:从书店老板到战场将军。场景二:从心直口快到胆小如鼠。场景三:从丧失信心到恢复了自信。场景四:从大男子主义到学会尊重和疼爱老婆。场景五:从老板到农民、从明星到普通人。场景六:从无房到有了短暂的家。

六个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不同梦想,这是这部影片的电影弧光。

影片中的四个年轻人身份置换,原本是“好梦一日游”的创办者,同时又是实现梦想的参与者。他们忙的团团转,刚脱下美军伤兵的衣服又换上清兵的军服;一会儿是参加作战会议的将领,一会儿又成了溜须拍马的卫兵;一会儿扮演地主,一会儿又扮演公主。

四个年轻人从造梦者,最后成为圆梦者,最初以盈利为目的,最后以慈善为信念。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与鲁莽,善良与冲动,成就了这部回忆和怀旧夹杂的影片。

《甲方乙方》成为中国内地贺岁档期的票房冠军,离不开它独特的“小品串联”式的结构。中国人过年的一个习惯是看春晚,而春晚里不可或缺的就是小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部影片单就这一个因素就俘获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心。

02、导演冯小刚的个人风格:具有冯氏幽默印记,常在幽默和调侃中表现小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熟悉冯小刚电影的观众都了解,他的影片具有冯氏幽默印记。像《甲方乙方》中的经典台词:“打死我也不说,地主家的余粮没了。”让人记忆深刻,啼笑皆非。

六个场景中,有五个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冯小刚对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常在幽默和调侃中表现小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影片中的第一个场景,一个卖书的,心怀将军梦,和平年代中,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内心的动荡和不安让他们有着与现实脱离的梦想。整日与书本打交道的人,在战场上、会议中也颇具将军的气质与威严。

影片中的第二个场景,一个厨子整天与厨房相伴,却心怀英雄梦。心直口快,自以为是条硬汉,没想到不仅嘴快,胆子还小,没做成守口如瓶的大英雄,却对英雄肃然起敬。

影片中最后一个场景,常年两地分居的夫妻,妻子查出患了癌症,夫妻两个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丈夫在医院走廊痛哭。姚远将自己的婚房借给了这对夫妻,妻子为数不多的日子是在家的温暖和丈夫的陪伴中度过的。

小人物也有梦想,尽管这些梦想离现实相距甚远,但每一份梦想都值得捍卫。影片中六个人物是饱满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有梦想,有冷暖,也有善恶和是非。

正如约翰·卡彭特所说:“电影就是将精神的东西物化。”

四个年轻人和六个人物,在各种场景内和场景间切换,观众看的是电影,悟的却是人生。

03、影片的荒诞美学:将“大荒诞、小真实”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甲方乙方》虽是一部喜剧片,实际上是导演用“大荒诞、小真实”的风格讲述小人物的梦想和人情冷暖。卖书的、川菜厨子、遭遇爱情失败的小青年、婚姻家庭中的大男子主义、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在实现梦想的时候,其实也是价值发生转变的时刻,从负面转化为正面,从悲痛转化为欣喜。

姚远和周北雁在公交车上夸赞一位西装革履的乘客,夸着夸着却瞧见了他将手伸向别人钱包盗窃的事实,于是上演了公交车上抓小偷的一幕。

川菜厨子心直口快,想体验一回守口如瓶,姚远却告诉他一句:“打死我也不说。”结果,面对各种刑具时,他被逼真的场景吓住了,一直重复这句“打死我也不说”,反倒让梁子和钱康认为他一直都没说。最后他虽然没有守口如瓶,但他终于明白做英雄有多不容易。

一位有钱的大老板,姚远的朋友。他当富人当腻了,山珍海味也吃腻了,想通过“好梦一日游”体验一下受苦的日子。结果姚远给他送到乡下的二舅家,不但没收了他的手机与钱财,还让二舅戒了他荤腥。过了两个月,姚远才想起去接他,结果他饿的把全村子里的鸡都给吃了,连耗子都不放过。

影片中的这几处都体现出该片的荒诞性,同时又有喜剧色彩,让人看的时候捧腹大笑,笑完后就是真实的人性。普通人羡慕富人,而明星又想过回普通人,每个人都在仰望别人,殊不知自己亦是别人眼中仰望的风景。

康德曾说:“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悖理的东西存在着。”

荒诞不是导演创作的目的,荒诞背后引起观众对人性的思考才是导演最终的目的。

04、导演用隐喻讽刺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富人体验普通人的生活,引发观众的思考

《甲方乙方》通过大老板和大明星这两个人实现梦想时身份的转换,讽刺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隐喻提醒观众,活在当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影片中的大老板,发了财,每天山珍海味吃着,富人的生活过腻了,想体验下苦日子。然而,最后真的过上了苦日子,又怀念富人的时候。这里讽刺了富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

影片中的唐丽君是个大明星,走到哪都有保镖护着,粉丝围追堵截,想要个签名,她不屑。通过“好梦一日游”实现了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没多久便过气了,不红了,也没人找她了,就连经纪人也走了。这里同样讽刺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既想拥有明星光环,又想过不被人打扰的普通人生活。

通过身份转换,导演是想告诉观众,富人和普通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开心,富人有富人的追求。没有批判任何一方,懂得珍惜当下,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不去羡慕别人有的,知足才能常乐。

影片中的荒诞呈现,不光是为了让观影者捧腹大笑,也是一种隐喻和讽刺,提醒观众对贫富的思考,对人性矛盾的思考。

写在最后:

《甲方乙方》是一部令人回味的影片,采用小品串联”式的结构,将六个小品式的段子串联起整部电影。四个年轻人从开始为人们造梦,到最后为人们圆梦,前后呼应,价值和意义得到提升。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造梦者和圆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