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07 13:57 的文章

从《如懿传》到《庆余年》:新丽下嫁阅文时的

文/达伦糕

从《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大丈夫》、《虎妈猫爸》、《辣妈正传》、《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再到《如懿传》以及现在《庆余年》,没人可以否认,新丽传媒一直以来都是和热门影视作品相关联的。


11月26日晚上,一条新剧发布的消息突然引起轰动:大型古装剧集《庆余年》制作完成已经接近两年,但是一直没有定档播出的消息,不过当天上午,片方却火速宣布晚间8点30分上线播出,创造了定档和播出最快的纪录。


根据猫腻同名小说改编的大剧《庆余年》,几乎是零宣传的状况下,突然宣布开播。



在这样的突然开播背后,有着新丽的无奈,剧集确实阵容华丽,但是迟迟无法在卫视定档开播,也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据媒体报道,《庆余年》最早的打算原本是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双星联播,但这部剧从2018年至19年10月一整年过去了,都没有定档消息——直到上个月终于选择在腾讯网台播出。


这样的“热门剧无缘卫视”的情况对于新丽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8年初,随着《巴清传》被群众上书举报,新丽的年度重头戏《如懿传》也因为宫斗题材也被限制难以上星,80多集的剧情如果转晚间档周播大概要播上半年,严重影响和消耗剧集的热度。


再加上当时《延禧攻略》先发制人抢跑暑期档,重重压力下新丽传媒终于选择放弃台播,将独播权卖给了腾讯视频,投资三亿的“重磅戏”变成了网播剧。


2018年3月新丽宣布与光线“分手”、后来被纳入腾讯麾下,再后来八月就被阅文集团全资收购,新丽传媒终于实现了自己上市的梦想——155亿元的价格,新丽传媒100%股权被收购。


当时的景象可谓欢欣鼓舞,媒体预测,阅文集团拿下新丽后,“今后不再只是IP巨头,它拥有了影视制作能力,同时掌握了IP授权与IP影视改编权,或许可能成为中国的漫威。”


一年多过去了,应该说,新丽当初“下嫁”阅文时的愿景短期并没有实现,反而是因为《如懿传》和《庆余年》这样的热门剧集不得不走向网播,导致当初签订的对赌协议压力倍增。


从《如懿传》到《庆余年》:新丽的不易


在这一次《庆余年》突然上线之前,其实很多人都已经在期待这部剧的播出,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可能要2020年才能看到,因为之前毫无消息;然而,在毫无预兆、零宣发的情况下,《庆余年》却突然在11月底宣布开播,让观众和媒体都着实吃惊了一把。


《庆余年》改编自作家“猫腻”的同名小说,原著本身就拥有广泛的原著粉和超高人气基础。小说自2007年开始连载至今,持续保持在网文平台历史类收藏榜前五位,在QQ阅读、起点读书双平台,读者粉丝贡献超10万次打赏、340余万张推荐票。


截止到12月第一周,《庆余年》已更新11集,从观众反馈来看,豆瓣评分5万人,大家给出了8分,其中打出4星以上的观众占比超70%——口碑算是上乘。



另一方面,《庆余年》热度也体现在播放量上,据猫眼数据,除首日播放量不足千万,《庆余年》在腾讯视频的日播放量均破3000万,其中11月29日播放量9723.1万几乎破亿,这个成绩与《都挺好》、《小欢喜》等爆款剧首周播放量持平,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爆款认定”。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口碑还是热度,其实与当初新丽以及阅文(腾讯)对于这部剧的目标设定还是相差甚远。


据说《庆余年》原本打算拍三季,第一季将近50集的剧情只是完成了人物登场,故事线和感情线还没有完全铺开。能够看得出制片方野心不小,但因为限古令的原因,《庆余年》难以登上黄金档联播,走网播路线原本就是一种妥协和折中。



和此前的《如懿传》类似,此次新丽传媒再次选择将《庆余年》转网播,放弃上星,从侧面印证了如今古装剧在卫视播出越来越难。众所周知,现在因为监管政策限制,卫视每年都会有古装剧份额,但这个份额非常宝贵,能不能获得这个份额,以及什么时候能够获得,都有一个复杂的流程。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新丽的另外一部古装大剧《如懿传》上。作为《甄嬛传》的姐妹篇,《如懿传》从筹备阶段就备受瞩目,早在2016年,就传出了单集1500万元的高价版权费用。其中腾讯视频以单集900万元的价格拿下网络播出权,两家卫视各出单集300万元拿下电视播映权。


但是,随着2017年播出平台对古装剧的播出限制越演愈烈,2018年腾讯视频独播的《如懿传》并没有在预期内拿到13.05亿元的版权费。


原本在2017年底就拿到了播出许可证,但宫斗题材的《如懿传》一直等不到电视台排期。直至2018年8月,同题材的《延禧攻略》引爆网络,《如懿传》不得不放弃电视渠道,选择腾讯视频网络独播。


这样的播出安排,意味着新丽传媒原本可以从两家卫视各拿到单集300万元版权费的愿望落空,按照87集的总体量,至少5.22亿元不能确认收入。


阅文集团公告显示,腾讯视频购买《如懿传》独播权的价格由8.1亿元变更为12.7亿元,相当于单集1460万元。而两家卫视分别以1740万元取得了《如懿传》的多轮播出权,为此新丽传媒付出了5300万元的代价。


对于《庆余年》,暂时我们还无法了解其中账目收入的具体情况,但是单单只走网络播出的渠道,显然对于新丽今年的财报也会有严重影响。


新丽吃紧,阅文与腾讯支持到底?

《如懿传》和《庆余年》的问题并不是全部,客观来看,新丽传媒的理想与现实差距颇大。


截至12月,新丽传媒2019年仅有三部电影上映,其中延续肖战“流量光环”的《诛仙Ⅰ》是票房最高的电影作品,累计票房4.02亿,分账票房3.72亿,片方分到的票房为1.39亿元,其余两部电影《一吻定情》和《素人特工》则仅分别报收1.73亿元和2242.1万元票房。



电视剧方面,新丽传媒也仅有三部开播,其中《芝麻胡同》与《谍战深海之惊蛰》豆瓣评分均未破7,播放量表现平平,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庆余年》身上。

更有甚者,当年阅文收购新丽的时候,双方是签了对赌协议的。对赌的包袱一直压在新丽身上,更是凸显了其现在的困境。


从阅文投资新丽的具体协议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新丽需要获得不低于5亿元、7亿元、9亿元的净利润。”


“下嫁”阅文集团后,新丽传媒的业绩并不亮眼。从2018年来看,新丽传媒实现净利润3.24亿元,比承诺的5亿元少了1.76亿,业绩承诺的完成率不足65%——客观来说,新丽传媒尽管有大股东腾讯护航,2018年的业绩是不过关的。


根据阅文的公告,新丽传媒若无法完成对赌,阅文集团支付给新丽传媒的收购对价会根据绩效完成情况进行扣减调整。鉴于2018年新丽传媒未完成业绩对赌,阅文集团调减了约8.5亿元的支付对价。也就是说,新丽传媒管理层损失了8.5亿元。


截止到目前,参考阅文公布的半年报,新丽传媒实现收入6.6亿元,净利润仅0.95亿元,离承诺的7亿元净利还有大约6亿的差距——《庆余年》的播出,显然并不能够填平这一差距。


话说回来,无法完成对赌却并不妨碍阅文和腾讯对于新丽的持续支持。


据内部人士透露,作为《庆余年》的出品及联合承制方,腾讯影业对于《庆余年》的版权从2018年3月开始生效,此前的版权掌握在深蓝和华娱手上。


为了能更好的开发这个IP,腾讯影业在2017年就找到前版权方沟通,决定共同开发这个IP。随着战略合作伙伴新丽的加入,以及阅文作为IP的源头,才有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庆余年》。


同样的,对于阅文集团来说,虽然新丽的账面不好看,但是收购新丽依旧是一个“战略性的部署”。


做网络文学生意的阅文这两年在线阅读业务收入已经出现明显下滑,根据2019年中报,阅文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5%至16.63亿元,占总收入56%,但与之相对的是版权运营收入的增长,其中就包括新丽传媒业务带来的约6.6亿元的版权运营收入。


随着在线阅读市场与影视市场的接轨,网文内容的变现方式从付费阅读走向IP改编,人口红利的泡沫消失,市场进入细分垂直阶段,网文付费用户增速放缓,而网文IP改编、影视、游戏、动漫等各产业的联动成为资本腾挪的新场所。


阅文集团这两年显然意识到了这个趋势,2018年阅文集团授出60余部作品的改编权,其中就包括《庆余年》在内的等10部影视剧,还有《斗破苍穹》等10多个动画项目。其战略始终是“IP授权为主,IP改编”为辅,要想真正把握IP生态链条产生的红利,甚至成为所谓的“中国漫威”,阅文集团需要稳定的内容制作端,将版权与内容改编的内部渠道打通。


腾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新丽传媒的出现恰逢其时,腾讯迅速进行了阶段性的试水。2017年腾讯影业宣布与新丽传媒合作《庆余年》,合作项目将采用“五年三季”的模式打造影剧联动的多文本产品,同时还宣布合作《赘婿》、《我真是大明星》等多个项目。


新丽传媒显然将与企鹅影业、腾讯影业形成联动,对于腾讯整个生态而言,可谓如虎添翼;而阅文集团孵化出的海量IP则有了影视联动的平台,业务多元化发展,IP价值链进一步深化。


不过,对于新丽传媒自身,好处是终于从无法上市的资金短缺的窘境里逃脱出来,在所谓的产业寒冬中找到了新的生机;难点在于,虽然《庆余年》好不容易可以播出,但是积压的《狼殿下》至今未定档,翻拍的《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也不确定能否顺利播出,这现在与未来的对赌如何达标——至今依旧是个问号。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