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06 13:11 的文章

《边城浪子》|古龙隐藏在武侠背后的创作野心

前言

《边城浪子》是古龙名作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二部。它于1972年在杂志上连载,将推理融于其中,情节设置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是古龙创作风格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一部主题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的作品。

1983年版电视剧《边城浪子》

小说的故事始于十八年前的一桩灭门惨案。名震江湖的神刀堂堂主白天羽一家在梅花庵遭到三十位绝顶高手的伏击,一番血战之后终究满门被杀。十八年后,白天羽的儿子傅红雪为了向主谋——万马堂堂主马空群复仇而来到边城小镇,遇上了来历神秘并对自己多次出手相助的江湖浪子叶开。二人在追踪马空群的过程中发现当年参与惨案的凶手还有七人幸存于世。傅红雪于是决定要一一找到他们为父报仇。然而复仇之路不仅危险重重,随之而来的人性痛苦与挣扎让傅红雪和叶开对于仇恨开始产生疑惑和反思。

故事的最后,叶开阻止了傅红雪的最后一次拔刀。他坦白了自己才是白天羽真正的儿子,将傅红雪从复仇命运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并以白家后人的身份宽恕了惨案的主谋——马空群和丁白云。

随着所有的仇恨得到终结,古龙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如同图穷匕见般徐徐展开——仇恨带来痛苦和毁灭,爱才是永恒的。唯有宽恕才能真正结束所有的仇恨。

当我合上《边城浪子》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久久回荡的只有一个想法——在武侠小说里用灭门复仇的故事去表达爱与宽恕这一主题,古龙的野心实在是太大。


《边城浪子》的创作挑战

惩恶扬善、弘扬正义是古龙活跃时代传统武侠小说的主流。江湖中人的结仇与复仇是如此天经地义,读者们看得就是一个血脉喷张的快意恩仇。古龙的此举无疑是违背了武侠世界正义战胜邪恶的铁律,挑战了读者的既定期待。这就好比观众将《复仇者联盟》系列追了一路,眼看着牺牲了好几个英雄,留了好多眼泪,最终幸存的主角们却决定宽恕灭霸,手拉手来个大爱无疆。你看全球观众会不会拿烂番茄“砸晕”编剧。

其次,“杀人偿命”以及“杀父者不共戴天”的传统价值观在国人心中一直深具影响力。东晋权臣桓温为报杀父之仇,枕戈泣血三年,十八岁孤身一人手刃仇人三子,不仅为时人所称颂,即便今人读到此处也不免击节赞叹其孝义。更遑论一部以古代江湖为背景,主角身负灭门之仇的武侠小说,古龙敢下笔让叶开对杀父仇人既往不咎简直是对国人传统是非公道和孝义两重观念的挑战。

然而,古龙不仅如此收尾,为了体现这场宽恕是多么的不易和伟大,他将这场灭门惨案写得尤为悲壮惨烈。书中虽未直接正面描写梅花庵一战,但通过不同人物之口对大战激烈程度和白家人死状的描述,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凶手们的残忍与恶毒。特别是为避免日后寻仇,他们赶尽杀绝,连白天羽与正室所生四岁幼子都不放过。可以说,古龙用这些精妙的细节设计和极富代入感的文字,不断“挑动”着读者内心对罪恶的承受力,让我们仿佛能切身感受到凶手们的罪恶何其滔天,发自肺腑地期待他们以死来赎罪。而作者如此费尽心机地“算计”读者的情绪却不为大仇得报的酣畅淋漓,只为彰显主角终极一恕的爱的力量,你说古龙的胆子是不是很大?!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爱与恨是最为常见的文学主题,但是能把爱与宽恕这个主题写好的作品并不多。宽恕的背后是恨与爱两种极端情绪的互为影响和转化,这个转变的过程必须通过一系列情节来推动人物心理作出相应的反应。转变的过程必须合情合理而且细腻精准。如果情节设计不合理,描写又粗糙,则人物心理上的转变不能逻辑自洽,最后的宽恕会变成“为恕而恕”的“圣母”行为,无法让读者信服。所以,古龙选择这一主题也是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挑战。

但是,大家都知道《边城浪子》在武侠迷中收获了成功,也成为了古龙的经典作品之一。所以,今天我便来分析探究古龙是如何让读者信服这个发生在江湖中的爱与宽恕的故事。


古龙的破局之法

个人认为小说得以成功的最关键点之一便是设置了叶开与傅红雪两位双男主,用一暗一明两种笔法来表现二人在复仇过程中恨与爱的心理转变,为最终的宽恕作了充分合理的铺垫。

吴岱融的傅红雪版本被认为最为经典

古龙写傅红雪,总是不厌其烦的一次次在书中完整而又细致的描写他苍白的脸、黑色的衣服、永不离手的黑刀和身体残疾的缺陷——“左脚先迈出一步后,右腿才慢慢地从地上跟着拖过去” 。一开始你会有种古龙在凑字数的揶揄,不免想要跳过,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再读到一样的句子,读者内心对傅红雪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满腹仇恨只为报仇的冷酷少年、还是受尽磨难羞辱仍不忘复仇的孤傲、倔强的少年,也是被命运捉弄、失去挚爱的悲苦少年。

傅红雪和翠浓

其次,古龙写傅红雪采用从头到尾的明写,对他复仇之路上的每一个心理活动都作了毫无保留、细腻入微的刻画——癫痫发作、被人羞辱和欺骗时内心的愤怒和自卑、第一次杀人和错杀杀父仇人时的痛苦崩溃,以及人生所爱被杀时的悲伤绝望。在古龙笔下,读者看到的为父报仇的“正义”主角不再是潇洒自如,内心始终无比坚毅强大的人设,而是更为贴近真实人性的存在——人会因仇恨而强大但也会因为失去爱而变得痛苦不幸。当十八岁的少年再次孤独地离去,左脚先迈出一步后,右腿才慢慢地从地上跟着拖过去。每一个读者也都在反思这样的仇恨人生是否值得?

这也正是作者赋予傅红雪这一人物的使命——向读者展现仇恨的可怕。但傅红雪无法承担宽恕的“重任”,不仅因为他并非白天羽真正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因为傅红雪不懂得爱。

他的人生为仇恨而生,当他遇到叶开和翠浓,一个多次救他、给予他友情的男人和一个跟随他、给予他爱情和生命的女人。他的心虽有了点热度,但究竟被从小教导只会拔刀不懂如何去爱。得知身世后,他放下仇恨,不再恨任何人,因为他已经体会到仇恨带给他的不幸,不愿重蹈覆辙。但如果要求傅红雪还用一种更高级的情感去宽恕马空群和丁白云,显然是不合理的。在此,也可以一窥古龙对于人物塑造的精准——人物的变化必须符合他的身份背景。

张兆辉版叶开

而对于叶开,古龙赋予他的使命则是彰显爱的力量。但这并非是一个”白莲花“式的英雄,一味地在书中宣扬爱与正义。事实上,叶开的的心理转化远比傅红雪复杂太多。

作者巧妙地安排李寻欢作为叶开的师父,不仅传授他小李飞刀,也教导他爱和宽容。根据书中叶开的口述,他本人是完全认同这套爱的教育理论的,并渴望成为李寻欢那样光明磊落的人。这是叶开不同于傅红雪只会拔刀不懂爱的最根本区别。但是,古龙又安排他从养母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所负的血海深仇。为人子的本能让他想要探究家人惨死的真相。所以,带着向往人性美好和本能仇恨的复杂情感,他来到了边城小镇。

陈勋奇版叶开

初到万马堂的叶开,只想知道真相并不想复仇,即便后来知晓马空群就是主谋,也并未改变这一初衷,因为此时的他还坚信着李寻欢教导他的爱与宽容之道。但是当马空群抛弃子女和万马堂,逃离边城时;当他知道马空群联手另一个杀父仇人萧别离一直想要杀死白家后人时,他开始对自己坚持的信仰产生动摇——宽恕一个恶行不改的人是否值得?于是,他摧毁了萧别离活下去的信念,知道其会因此自尽也未相救。此时的叶开选择为讨回白家的公道而支持复仇。

这个想法直到叶开遇上阿飞才又有所转变,他第一次理解到十八年前的罪行也在让凶手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一刻他后悔没去救萧别离,后悔自己对他过于残忍。“能杀人并不难,能饶一个你随时都可以杀他的仇人,才是最困难的事。”阿飞的这句话让叶开终身难忘,但也让他陷入了是否为公道坚持复仇的迷茫中。正如丁灵琳所说的“傅红雪并不奇怪,因为他做的事,本就是他决心要去做的,而你做的事,却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这么样去做。”

这样的迷茫直到书中最终章——丁乘风牺牲自己代替妹妹丁白云赴死,以求还白家公道,不希望恩怨在一代代延续下去时,叶开才终于顿悟到结束仇恨的方法只有两种——杀尽所有仇人或者宽恕。于是,他用小李飞刀斩断了傅红雪的刀,选择了宽恕仇人,也终于真正成为李寻欢精神的继承人。

古龙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叶开“置之死地而后生”,写他对人性真善美的向往、对满门惨死的痛苦、对凶手毫无悔过的愤怒、对爱人是仇人之女的不甘,而惟有这样一个走过“炼狱”般内心煎熬,仍然愿意闪耀人性弧光的人才能让读者信服他的宽恕是了不起的。

更难得的是在全书结构上,因为古龙要将白天羽之子的惊天反转留在最后,所以,写叶开只能采用暗写,笔法隐晦。我们不知道叶开每一次行动背后的目的、也不知道他每一个心理活动的变化,更不知道他过去的经历,甚至故事过了大半我们才知道他是李寻欢的徒弟。但在每个重要情节处,古龙都不忘遗留下关键的对话或者行为来暗示主角此刻内心的波澜,待读者阅完全书意犹未尽时,这些隐藏的细节便会鱼贯而入脑中串联成线,惊觉作者草蛇灰线伏千里之外,一切原是水到渠成。

叶开与丁灵琳

小说成功的另一大关键点则是作者在书中借凶手之口引出惨案背后的隐情,引起读者对武侠世界里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复仇观念进行反思。

古龙提出的第一个反思是关于公道。萧别离的父亲为白天羽所杀,身为人子的孝义和江湖规矩,所以他成为三十个刺杀白天羽的绝顶高手之一。如果叶开与傅红雪报父仇是为了公道,那萧别离的父亲被杀就不是公道了吗?丁白云与桃花娘子俱是被白天羽始乱终弃而因爱成恨,丁白云更因情殇而毁弃容貌,正如丁乘风所言,被“渣男”毁了一生的妹妹的公道该由谁来偿还呢?被白天羽强占而失去心爱之人的柳东来的公道该问谁讨呢?还有被强逼将家财献给神刀堂的易大经......

古龙让这些凶手们发声,并非是为他们的罪行开脱。他塑造的白天羽虽然私德有亏,独断专行令人难以相处,但也为人豪爽义气、仗义疏财,绝非大奸大恶之人。作者通过这些人性的矛盾冲突无非是向读者抛出一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公道。为什么主角就可以将自己的公道凌驾于别人之上呢?

江湖复仇有无尽头是古龙提出的第二个反思。薛大汉设计陷害傅红雪的确卑鄙无耻,但他杀傅红雪无非是因为保护父亲薛斌免于被复仇。郭威满门被傅红雪杀得四下逃命,但有人嘴上还不忘念叨日后回来好复仇。而这不过是江湖上的常态而已,但这样的你杀我、我杀你、子子孙孙如同宿命般的杀戮何时才有尽头呢?叶开最终想明白了这点,所以选择了宽恕,而马空群这样活在杀戮中的人即便被宽恕也不过是继续活在复仇和被复仇的梦魇中罢了。


结尾

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泰斗的古龙,一直秉承“求新求变”的创作理念。他将推理、诗歌、戏剧等元素融于创作中,更不断借鉴中外文学经典,推动了武侠小说向武侠文学的发展。

古龙写《边城浪子》的年代,残酷血腥的杀戮与复仇仍然是武侠小说的主流。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读者看得爽就行,武侠小说难道还要承载发人深思的主题吗?然而这就是古龙写《边城浪子》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一个武侠小说家的创作野心,他想要证明武侠不过是众多文学体式中的一种,也可以表达振奋人心的主题,就如同一个人,即便衣衫褴褛也可以有高贵的灵魂。

他曾在序言中说自己这么做或许是桩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大师的想法是多虑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