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06 13:11 的文章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从特殊年代来看个人命

对于这部小众高分电影,很多人会觉得电影主题是在讲战争,其实不然。我觉得比起战争的元素,我们更应该看到特殊环境下普通人的挣扎与成长。@闲谈就是生产力


该片由中国导演段吉顺和日本导演佐藤纯弥联合执导完成。电影于1982年9月15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同时首映。该片曾获第六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以及第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大奖。

影片主要以1937年开始的中日两国战争为背景,讲述“江南棋王”况易山和日本围棋高手松波两个围棋家庭三十年的沉浮巨变以及两人没有因战争而改变的真挚友谊。


影片中,“江南棋王”况易山因为听闻日本围棋高手松波来华的消息,带着儿子阿明远赴北平,参加军阀的寿宴棋会。棋会上两个痴迷围棋的高手,心心相惜,一见如故。

几年后,由于国内环境动荡,况易山为了儿子阿明的前途,变卖家产,送他赴日本向松波学棋。临行前把写有“奋飞”二字的折扇送给儿子,鼓励他努力学棋,回来振兴祖国的围棋事业。

阿明在日本拿到“棋圣”称号之后本想回国,没想到日本军部为了阻挠此事,在阿明打算偷渡回国的路上将其杀害。况易山至此家破人亡,成了孤家寡人。松波也因为阿明的事被牵连,被发配往中国当兵。两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

我认为,在如今的和平环境下,有人觉得个人言论、行为不应该受到国家的“绑架”,国家与个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个人命运的好坏和国家的好坏有根本性的联系,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


今天,我将从个人命运、家庭命运变化两个方面来解读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寓意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谈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关于如何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普通个人应当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


01、个人命运: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年代,个人命运和时代大环境都息息相关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影片以一副美丽乡村的画面开始。小桥流水,蓝天白云,门前的湖面上,乌篷船载着各色人物,出出进进,一片繁忙安详的气息。

况易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宁静祥和的江南水乡之中。他痴迷围棋,家里堆满了围棋的棋谱、书籍。每天,他在家研究围棋的各种技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江南这边,他的高超棋艺人人皆知,号称“江南棋王”

另一边的日本,松波是日本围棋界的高手,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威望。他除了自己研究棋艺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自己的弟子。

不用为生计担忧,能够一心沉浸于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这样的状态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人人都羡慕的生活状态。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这两个人这样的生活可能会一直就这样持续下去。

战争会因为他们高超的棋艺而放过他们吗?他们能够逃脱这头吞噬一切的巨兽的侵袭吗?我将从况易山和松波两人相似的命运走向来进行分析。


中国“棋王”况易山从生活富足,一心研究围棋到四处奔逃,亲人尽丧,乱世对任何人都同样残酷

电影中的况易山是一个“棋痴”。这种痴不仅体现在围棋方面还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方面。

当时,得知日本围棋高手松波要到北平的一位军阀家里给这位军阀庆祝大寿。他立马决定要带上自己的儿子阿明一起去北平会一会这位“日本围棋八段高手”。到达北平后,参加宴会前,好友知道况易山是个“棋痴”,担心况易山见到松波后会不管不顾的抓着对方下棋,得罪了召开宴会的军阀,给自己招来祸端。特意提醒况易山,千万不要怠慢了军阀,给自己徒增麻烦,况易山答应了。

军阀邀请他与自己对弈一局,在局中,松波恰好赶到。为了尽快结束与军阀无聊的对局,好和松波这位真正的高手来一盘,他不再谦让,急不可耐的赢了军阀。军阀大怒,好好的宴会也被搅黄。

后来,回到好友家,好友竭力劝告况易山赶快连夜离开北平。没想到,此时松波上门求教,况易山就不顾好友的劝诫执意要和松波下一盘。没想到,军阀是睚眦必报的性格,找来警察上门逮捕了他,最后还是通过松波才把事情解决。

之后在日军占领区生活的他,强硬拒绝了日军长官给他的棋会请柬并且毫不留情面的把对方的礼物也一并扔还给对方。

况易山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棋王”,但是战争不会因为你是棋王就放过你,反倒可能因为自己的名望使得受伤害的风险变的更大。

在我看来,况易山的性格正如围棋中的黑子和白子一样,是非分明。他不认同的,即使是假装也装不出来。这样的性格,在和平年代并不会暴露出什么大的问题,但在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日军侵华,社会如此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他的这种固执己见的性格令他饱受战争的摧残和打击,一度精神崩溃。


日本“棋王”松波从受人尊敬的围棋八段到给长官养马的二等兵,战争让一个国家丧失理性,陷入狂热,裹挟其中的任何人都无法幸免

松波虽然也是一个“棋痴”,但与况易山的“痴”不同,他的痴除了对围棋本身,还有对亲自培养出“围棋”高手的痴。

在影片中,在与况易山对弈期间,他偶然间发现了况易山的儿子阿明有极高的围棋天赋。松波爱才心切,为了收阿明为徒,不惜当众向况易山下跪磕头。

之后,阿明到达日本,他更是亲自教导阿明。他有许多学生,但其他学生都是两两互相下棋,松波最多在旁边指点一二,从来没有像对待阿明那样,亲自和他下棋,充当阿明的陪练。

在我看来,松波的这种爱才之心与当时的日本棋坛的风气有关。在日本,围棋人才的培养采用的是“师徒制”。老师自己厉害还不算,必须要能够培养出一两位围棋水平较高甚至超过自己的年轻棋手,才算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松波看中阿明的围棋天赋,他的目标是把阿明培养成日本棋坛新一代的“棋圣”。任何与这个目标不符的阻碍他都视而不见。当阿明把自己想回国的愿望告诉松波时,松波明白日本当时的环境对阿明不利。但他又不愿意让自己十几年的付出白白浪费。生气的他怒斥阿明,想让他回心转意,在日本拿到“棋圣”称号之后再考虑回国的事情。

在某种意义上,松波的这个执念间接导致了阿明的死。当阿明顺利获得“棋圣”称号之后。日本军部要求阿明在记者会上做出声明,脱离中国籍,加入日本籍。当时中日是战争中的敌对国,日本不会允许一个中国人获得日本围棋的最高称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当阿明大声说出:“我不会放弃中国国籍,为了不给我的老师惹麻烦,我决定放弃棋圣称号”时,阿明成了众矢之的。阿明事件之后,松波自己也受牵连,被发配到中国,变成了被人呼来喝去的二等兵。

在我看来,松波虽然感受到了当时日本国内的狂热,但他还是低估了这种情绪的可怕之处。实际上,“棋圣”阿明除了放弃中国籍加入日本籍这一条路无路可走。当整个社会的环境已经失去理性,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02 、家庭命运:山河虽依旧,但覆巢之下并无完卵,小家也早已是支离破碎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羁绊,有了更加努力的动力。

在《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着重叙述两个家庭,松波一家和况易山一家。两个家庭都曾有相似的完满:乖巧懂事的子女,贤惠善良的女人和沉迷于围棋的男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战争来临后,两个家庭又经历着相似的痛苦和绝望。


① 原本儿女双全,妻贤子孝,却都死于战争,曾经的幸福有多大,破碎后的悲伤就多令人崩溃

电影中的况易山有一个任何时候支持他并且与他同甘共苦,默默撑起整个家的妻子。

第一次,况易山前往北平,要带上儿子。妻子担忧这一路上山高水远,路途遥远,外面兵荒马乱,怕孩子和丈夫有什么闪失,不同意去。但看到况易山的坚持后,她没有再纠缠,默默的替父子两打点好形状,装好路上所需的物品,叮嘱几句就将两人送出了门。

第二次,况易山为了儿子前往日本学棋,变卖家产。最后一个知道的妻子气冲冲的赶到当卖房契的地方,又哭又闹,丈夫却毫不动摇,无奈的她扭头就走。卖掉祖产之后,两人便没有了栖身之所,只能搬到一个条件比原先差很多的小茅草屋里度日。虽然生气,但妻子在搬家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和丈夫怄气而弄丢任何一本丈夫的书,依旧按部就班的整理、布置着新家。

面对即将远赴日本,了无音讯的儿子,作为母亲他既担心又害怕。担心儿子一路的风尘仆仆,害怕到了日本儿子得不到好的照料,遇到危险无人能搭救。当儿子临行前依依不舍的说:“妈妈,我舍不得你”时,纵然白般不舍,但她还是和丈夫站在一起,目送儿子离开。

在我看来,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解世事艰难的妻子原本可以在丈夫选择回到日军枪口下之前,带着女儿一起远走高飞,找一个相对安全的栖身之所。但她担心没有了自己,丈夫的生活会变的更加糟糕,义无反顾的留了下来。

因为拒绝了与日军合作,况易山带着妻女连夜出逃。没想到还是遇到了日军的围剿,妻女因为保护况易山而倒在了日军的枪口下。

我认为,此时况易山的精神世界崩塌了。一个人,面对世上他最爱的人、最挂念他的人都离他而去,他的内心一定是异常痛苦和煎熬的。他的痛苦来来源于亲人一个又一个倒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无法拯救他们。


② “棋圣”阿明与松波之女巴小姐结为连理,原本的人生巅峰却因为战争而一死一疯,和平年代的爱情让人感动,战争年代的爱情令人唏嘘

在任何时候,爱情都令人疯狂的东西,但这种疯狂如果以悲剧收场,就不禁让人扼腕了。

电影中,就在阿明打算不顾老师的劝诫,独自回国的时候,和他从小相伴长大的巴小姐告诉他自己已经爱上了他。阿明当时选择了逃避,他说:“现在的情况,我们两不可能在一起”,说完就消失了。

之后巴小姐为了寻找失踪的阿明,连日奔波,她找到了日本中华工会。里面的一位日本服务员告诉她要想清楚自己如果嫁给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当时的环境下,嫁给阿明,在日本会被骂卖国贼,回到中国同样会被认为是侵略者,这样两难造成的精神压力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但巴小姐决心嫁给阿明,他不惧怕这些流言蜚语和恶意中伤。善良的日本服务员最终透露了阿明的去处。


阿明被巴小姐感动,决心遵循本心,与巴小姐结婚,生子,并且最终在日本获得了“棋圣”称号。

但阿明面对让自己“脱离祖国”的要求,最终选择了放弃“棋圣”称号,想偷渡回国。巴小姐不愿意离开阿明,决定跟他一起回到中国。就在两人前往渡船的路上,遭到了日本宪兵的追杀,阿明为了保护巴小姐,被枪杀。巴小姐也因为精神遭受巨大打击而疯疯癫癫,成了精神病人。


在我看来,在和平年代,阿明和巴小姐这样的爱情,无疑会传为一段佳话。但身处战争中的每个人都身不由己,阿明和巴小姐的爱情也同样不能幸免。一死,一疯,这样的结局看完令人不禁为之落泪。


03、基于我对于电影的理解,谈谈在特殊的一些大环背景况下,普通个人应当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

虽然《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电影中的战争背景如今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这部电影写实的描绘两位棋王,两个家庭的巨大变故令人唏嘘的同时,也不禁让我感叹:个人命运从来无法离开国家命运,离开整个社会整体的环境变化。

因此,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对电影的理解和电影中的情节,谈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几点思考:


① 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的改变自己,懂得适当变通,是一个人的智慧

况易山亲眼目睹日军飞机轰炸,明知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却不愿意抛弃自己心中对于故土的留恋,仍旧选择回到敌占区居住。

同样,松波明显感觉到日本国内整体狂热的情绪,所有人都在以战争为导向,为战争服务。在阿明决议回国时,他仍旧天真的以为通过给军部的朋友讲道理,还是会得到帮助并获得好的结果,最终却间接害死了阿明。

与之不同,在北平招待他的好友面对日军势如破竹的占领中国,他选择不断逃亡,迁移到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地方去。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身处其中的人,无力改变环境时,为了生存,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者逃离原本环境这两条路可走。

在我看来,作为个人,就要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觉悟。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唯一的目标就是生存。这个时候,还活在过去,并不是一个人拥有大智慧的体现,反倒可能因为与环境格格不入而最终被抛弃。



② 遇到恶人、小人得势,保全自己,暂时的退避和妥协并不丢人

况易山在遇到军阀时,明知军阀大权在握,但毫无气量,是个睚眦必报的恶人,他仍旧不愿意妥协,赢了军阀后,惹恼了对方,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日军军官派遣一个汉奸登门拜访,提出“下棋”邀约的时候,明知对方是个会添油加醋,陷害自己的小人,却仍旧大骂对方并把对方上门送的礼物扔还对方。

我认为,身处险境,面对恶人,小人,妥协并麻痹对方正确的对策,并不是懦弱的表现。例如,之前网上很火的教人如何自保的视频。面对抢劫,或者自身遇到危险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想办法逃跑,一边大声呼救引起注意。如果你自认为逃跑很丢人,想和对方正面硬碰硬,最后得到的结果只能自己遍体鳞伤,甚至失去生命。


③ 听听身边人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采纳合理的意见

况易山不顾妻子反对要把儿子送到日本,让儿子客死他乡。不顾友人相劝,留在敌占区,最终让妻子和女儿死在日本人枪口之下。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里,生活中我们也有当局者迷的时候。这种状态,人很容易做出令人后悔的决定。在我大专毕业后,有机会可以直接重新考取本科,周围家人也都劝我考一个,但我认为学历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重要,没有选择考。直到工作两年后,遇到心仪的工作,对方却要求必须要本科学历,我才追悔莫及。


我们的决定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身处环境的限制往往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风险。此时引入其他的意见,认真思考,采纳合理的建议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总结一下:

在如今整体和平的时代,我们大概率不会遭遇像况易山、松波这样曲折、凄惨的命运。但科技的进步,环境的变化确确实实在加快,国家整体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会更大。

我们每个人都厌恶风险,期望获得更好的生活。但关键是运用方法让自己避开一些可能让自己成为环境变化牺牲品的风险。做大概率能获得更好结果的选择。这就是我在看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这部电影之后获得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闲谈就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