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2-06 13:10 的文章

从剧名、角色、情感3个方面解读《鹤唳华亭》及

被誉为“继《长安十二时辰》后又一大制作”的《鹤唳华亭》随着故事的发展终于结束了虐心,迎来了美好结局。

原著结局是男主萧定权与女主陆文昔双双自杀,实乃悲剧,而剧版虽然改变了结局,给观众们的内心给了一点安慰和欣慰,但还是难掩其虐心的过程。

该剧无论是从制作、拍摄、美感上都可谓是精品,然而却经历了豆瓣评分下跌的情况,主要原因正是其“悲惨”、“虐心”的剧情。

很多观众陷入剧情的虐心中无法自控,更有人称其带来的观感是“让人无法呼吸”、“心情压抑低沉”、“情绪低落悲哀”。

《鹤唳华亭》是由杨文军执导,罗晋、李一桐、黄志忠、张志坚、苗圃、金瀚、郑业成等领衔主演,王劲松、郝蕾、刘德凯、王媛可、王瑞子特别主演的古装剧。

该剧围绕“朝堂之争”、“家国天下”、“君子之道”展开,将封建礼制与儒家思想相碰撞,描绘了一幅“小怯而大勇”的悲壮故事,凸显了对古代文化和人性正邪的思考。

《鹤唳华亭》的原著是一本架空题材的文学作品,作者雪满梁园是学历史出身,自身丰富的史学素养,使得原著在立意和行文上都远远高出市面上许多架空题材作品的水平。

本该是一部“大制作”、“高呼声”的深度作品,却在播出后引来很多观众的“吐槽”,刚播出不久时,男主扮演者罗晋就因为“哭戏太多”而屡上热搜。

其实,其本质原因就是因为《鹤唳华亭》本身就是一部“悲剧”故事,儒家思想的君子之道与帝王权术之间本身是有矛盾冲突存在的,这样的背景设定意味着其“悲”的基调。

本文从剧名、角色、情感3个方面解读《鹤唳华亭》并对其带来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剧名由来“标志化”:“鹤”之超脱与“唳”之悲伤的较量角色设定“鲜明化”:君子道义与封建礼制的矛盾情感设计“多元化”:至诚之情与权谋斗争的抗衡

01 剧名由来“特定化”:“鹤”之超脱与“唳”之悲伤的较量

《鹤唳华亭》剧名“鹤唳华亭”与原著保持一致,其由来是“特定”的,取自典故“华亭鹤唳”。

《世说新语·尤悔》中有云:“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说的是陆机卷入西晋八王之乱,兵败后受谗被诛时,感慨不可复闻华亭鹤唳的遗憾。

选用这样一个寓意本身“悲”的典故来做这部小说的题名,其实已经奠定了该剧“悲剧性”的基调。

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意义非凡的寓意,《诗经·小雅·鹤鸣》里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是说其具有能沟通天地的非凡神力,“鹤”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品质和精神,而在剧中正是对萧定权的一种映射。

在剧中,身为太子的萧定权被称为“鹤”,在太子到时,总是能听到太监喊出“鹤驾至”。而太子萧定权的品性也如鹤一般,超脱凡俗,高洁正直,他也同样拥有顽强搏斗的勇气和能力,但是这也正好是其悲剧所在,在封建礼制下,一个如此正直之人要抵御权谋斗争中的污泥,这本身是一桩悲剧性的故事。

“唳”指的是鸟鸣,一般用来形容声音响亮而凄清,此处“鹤唳”本身是一种哀婉凄凉的寓意,这样的剧名选择,早已经为全剧的走向铺好了“悲伤哀婉”的基调。

正如其剧情展现的那样,这整体就是一个悲剧,是古代文化与封建礼制大环境的悲剧,是儒家思想道义与封建皇权斗争的悲剧。

“鹤”是对太子萧定权品性的象征,是对君子高洁的象征,更是对剧中情感至诚的象征,可这些却都是以“唳”表达出来的,所以,它注定是一场悲剧,是一曲君子道义与传统制度的挽歌。

保留了原著名称本身的“特定化”设定,也就保留了原著本身“悲惨”的人物遭遇与故事发展,剧中的仁义道德和皇家权术是特定化场景的设置,而如“鹤”一般超脱凡俗的萧定权要在这场“浑浊”的权斗与人性正义之间纠葛,这样的矛盾设置本身预示着其悲剧的结果。

02 角色设定“鲜明化”:君子道义与封建礼制的矛盾

在爽文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编剧“金手指”如痴如醉,再弱小无助的主角靠着编剧的“金手指”就能呼风唤雨,过关斩将,而《鹤唳华亭》却恰恰相反。

它没有设定“主角光环”,没有设定“外挂加持”,而是将主角以一个普通人的形式放入到了特定的环境中,于是,就有了《鹤唳华亭》中,男女主挨揍受虐的情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节设计,常常能看到观众“众筹主角黑化”的字眼。

观众想要看到太子萧定权用“手段计谋”打趴对手,想要看女主陆文昔用“心狠手辣”打败反派,可直到最后他们也没能遂了观众新意,因为,剧中主角的角色设定注定他们不会“黑化”,不会“变坏”。

孔子有云:“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谓君子五美矣。”

这是儒家思想下的君子之道,而剧中萧定权正是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君子,“小怯而大勇”,“成人之美”,“牺牲自我”,这就是萧定权的君子之道,所以,他不会为了所谓的“上位”而去谋害他人,更不会为了所谓的“反击”而去不择手段。

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情节是:

“军马案”的时候,太子允诺皇帝,说不会令其失望,他意在帮助皇帝扳倒李柏舟,但李柏舟阴险狡诈,在反转之后又成功摆脱嫌疑,太子无奈,但却从未使出过不义手段。

这正是萧定权“儒家道义”的角色设定,在恩师卢世瑜的教导下,他内心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他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

这样的角色设定是“鲜明化”的,把他置身于封建礼制的的大环境下,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历经多少痛苦,他的仁人之心不会变,这就是萧定权鲜明的角色设定。

在封建礼制的环境下,帝王权术本身是一个制高点,人人想要靠近,于是不乏为了接近权利而不择手段的人,这便是封建制度的生存规则,而这也注定了萧定权“君子道义”的角色设定与封建礼制下“皇权斗争”的矛盾冲突。

萧定权在剧中扮演着双重身份,一面是“接替大任”的储君,一面是“孤独缺爱”的儿子,他一边渴望天下太平,一边渴望亲情温暖,所以,他的一生都在为这样的理想而努力,虽然经受了很多磨难,但他都初心不改,这就是儒家道义“正”的价值观。

而剧中也是通过萧定权这样“鲜明化”的角色设定为观众再现了正确价值观。

03 情感设计“多元化”:至诚之情与权谋斗争的抗衡

相较于主流古风言情剧和单纯历史剧而言,《鹤唳华亭》可谓“兼而有之”,其中不仅仅有对封建历史下制度的思考,更有至诚至真的情感负载其中。

在剧中,有“君臣父子”纠葛的亲情,有“鼎力相助”的友情,有“相知相惜”的爱情,有“舍身保护”的师生情,也有“无多言辞”的舅甥情。

“多元化”的情感设计,给《鹤唳华亭》本身权谋斗争的大环境增加了更多的人性和人情味,也正是在这些至诚至真的情感中,展现了至诚之情与权谋斗争的抗衡。

“多元化”的情感设计,让剧情跳脱出了单一的束缚,将帝王之家的情演绎到了极致,也让观众在情感中找到了共鸣。

亲情:君臣父子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生在皇家,太子与皇帝之间的亲情被套上了太多的禁锢,“先君臣,后父子”就是皇家亲情的写照。

在权谋斗争中,皇帝表现出来的是异常的冷血,他会为了权衡而伤害自己的儿子,也会为了权利而“算计”自己的儿子,但这“娓娓道来”“默不作声”的父爱却是一点一滴藏在了剧情中。

亲情是血浓于水不可割舍的,身在皇家的他们只是有了太多身不由己,虽然过程被很多观众称为“虐恋情深”,但最终结局父子之间的和解也算是一种释然。

“是朕委屈你了”,皇帝心中爱太子,只是这份爱不可直言,这就是封建礼制下帝王之家的苦衷。

友情:鼎力相助

剧中“顾全大局CP”深得观众喜欢,“扶弟魔”顾逢恩是萧定权的知心朋友,为了萧定权他丢了功名,为了萧定权他孤身去战场,旁人似乎不理解他为何一心要考取功名。

他其实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太子站在一起。

培根曾说过: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顾逢恩与萧定权之间的友情便是如此,他是萧定权悲惨人生的一束白月光,是萧定权身后的坚强后盾,也是懂他的知心人。

在权谋斗争的漩涡中,这段友情没有被侵蚀,这样的友情也是触动观众内心的一把钥匙,让人很容易达到“共情”

爱情:相知相惜

剧中萧定权与陆文昔之间的爱情是一段凄美的故事,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明明在身边却不得相认,这样的悲惨遭遇无疑是封建大环境造成的。

因为他们的爱情是超脱世俗的相知相惜,在封建礼制下,他们是心怀大爱之人,而也正是这样,他们的爱情才显得更加高级。

屏风定情、默默陪伴、相知相惜,他们用内心的那份真演绎了一曲爱情的高歌。

师生情:舍身保护

《礼记》有云:“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不得亲。”

卢世瑜与萧定权之间的师生情便是如此感人至深,虽然身处封建大环境,但卢世瑜对萧定权不单单是老师,他更像是一位父亲,教导自己的孩子为人处世,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伤害。

剧中的萧定权是个极度缺爱的孩子,虽然他和卢世瑜是君臣的关系,但在他的眼里卢世瑜就如同自己的父一般。

为了冠礼,卢世瑜为太子据理力争;卷轴案时,他教导太子“君臣两不疑”;太子犯错,他戒尺惩罚称君子不该为;犯错守陵,他为太子劝解求情;太子被囚,他铮铮谏言舍身保护。

一方是君,一方是臣,一方是师,一方是生,这段师生情无疑是剧中赚取观众眼泪最多的。

舅甥情:无多言辞

大雪地,为了外甥而答应皇帝远去战场,听闻外甥有难,奋不顾身无召返京,为了外甥可以放弃一切。

这就是剧中的舅甥情,这段舅甥情没有多少言辞的表达,但却都深藏在舅舅外甥彼此的心中。

“萧定权给舅舅洗脚”这一情节无疑是这段舅甥情表达最直白的地方,而这段情感的设计让整体剧情更加细腻。

囊括了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和舅甥情,《鹤唳华亭》打破了以往古装剧单调的情感设计套路,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了不同的情感,而这些细腻的情感也成为了直击观众内心的元素。

04 思考:影视呈现该如何“抓人心弦”

无论是从剧名由来、角色设定、情感设计任何一方面来看,《鹤唳华亭》无疑是悲剧的,它展现的是儒家道义与权术斗争的较量。

“悲”“真”,再现了古代封建礼制下的禁锢,抒写了一曲曲高级的感情,呈现了一帧帧伟大的格局,引发人的深思。

《鹤唳华亭》之所以如此富有内涵,是和其本身的整体基调、角色设定和情感设计脱不开干系的。

纵观以往的古装剧,也有太多制作精良,拍摄精妙的作品,但却反响不大,通过对比,本文总结出了其易入的3大误区

整体基调不明。全剧的基调不明显,带来“吃力”的观感和预期外的体验。人物角色含糊。对于人物角色的设定含糊其辞,没有鲜明的特征。情感设计单调。贯穿剧情的情感设计太过单调,不易引起观众共鸣。

那么影视呈现该如何“抓人心弦”呢?

第一,基调设置“特定化”。

基调设置“特定化”指的是,影视呈现的起初,对整体的基调有特定的约束,即“是喜是悲”。

一般情况下,“特定化”的剧情基调有助于加深观众的印象,更是可以起到呼应的作用,就像《鹤唳华亭》中,“悲”的特定基调注定了剧情发展过程中大多“悲情”的场景。

一方面,基调设置是对故事走向的预示,另一方面,基调也暗示了人物的遭遇和结局。

通常情况下,基调设置“特定化”是以剧中某种物或语言为参照的,大多以剧名呈现。

第二,角色设定“鲜明化”。

角色设定“鲜明化”指的是,在影视呈现中,人物角色要凸显其鲜明的特征。

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的人物才更有利于深入人心,就算是小角色只要角色设定“鲜明化”也是很容易被人牢记于心的。

比如,《鹤唳华亭》中太子萧定权“极度缺爱”“君子道义”的设定,就注定了其不为权贵后的悲惨命运。比如,《庆余年》中滕子京,王启年等非主角角色也能深得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其角色设定很鲜明。

第三,情感设计“多元化”。

情感设计“多元化”指的是,在影视呈现中,以多条情感线路为线索来展现人物以及相关关系。

“多元化”的情感设计,可以增加观众与影视的“黏性”,也能轻易调动观众情绪,达到“共情”的效果。

比如,闺蜜情,主仆情等不常见的影视情感设计。

“抓人心弦”的影视呈现不单单是其故事本身的吸引力,更是离不开故事中人物角色、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鹤唳华亭》便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呈现出一种超脱故事本身的“高级感”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琐碎闲谈

能码字,能追梦,治愈系90后女孩。用最暖的文字,治愈最孤独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