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侯宝林常家有恩怨?相声圈寿宝两辈解放
首先先概括一下寿、宝两辈的一些恩怨。
马家是世家,马三立的姥爷、父亲、哥哥、弟弟都是说相声的,马三立在抗战时期曾经说过反日的相声,被关押,后被救出。
常家是乞丐出身,常连安最早靠数来宝要饭为生,后来说些单口相声什么的,从艺期间,积极向各种势力靠拢,抗战时期已很成气候,是天津相声界的霸主之一,其长子是真正的相声大家!常宝堃,小蘑菇,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后是相声界的一线大腕,但是,却有袁文会(脚行,青帮吾字辈,天津南市黑帮头领,汉奸)干儿子的黑历史,且有其他问题,后牺牲于朝鲜。
侯宝林,师承朱阔泉,可以说是解放前相声界的一朵奇葩,成名于天津,活干净,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且有深厚的京剧功底,奇葩的地方在于,竟然可以成为攒底!
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就是解放前天津相声界的三位一哥。
不过,当时,相声界还有三位老大!他们是张寿臣、常连安、尹寿山,这三位是当时相声界的穴头。这三人各有自己的班底和背景,有各自的码头,虽有小嗑小碰,但也基本平安相处,毕竟都是江湖艺人,都不容易。然后,侯宝林来了天津……
虽然说北京是相声的发源地,但天津市发祥地。无论相声、戏曲、曲艺,你不能拿下天津这个码头,就不算成名成家。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戏曲与曲艺演员必须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可以,这是事实,别问我为什么。
侯宝林来天津以后,逐渐的成名成腕,乃至成角攒底,触动了当时天津三不管一些相声艺人的利益,没办法,人家艺术水平高!当然,很正常的,这就引发了矛盾。
南市三不管的相声大会当时如火如荼,尤其是常家班,人丁兴旺,又有小蘑菇这个当时绝对的大腕。(这些都是江湖传闻,别和我较真,我也只是听说哦)受侯宝林的成名成腕影响最大的就是常家,所以要把侯赶走是必须的。
行有行规,这个问题必须在舞台上解决!但是常家与侯的表演完全是两个风格,最后,常宝堃抓住了侯宝林的短板,俩人在台上用一段《对坐数来宝》暂时分出了高下,从此侯宝林离开天津去了北京(行内有规律,从此以后,侯宝林再也没有到天津演出)。
这是马常侯三家恩仇的根源。
侯宝林去了北京,辗转成为北京相声界的一哥,而且貌似还总有老大一般的江湖地位。
这个时候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常家到北京来打码头,但因侯的地位和常家的演出风格可能不适合北京这个码头(常家的相声在解放前那是相当荤的)等原因,无法在北京立足。常、侯的矛盾也逐渐加深。这个时候,来了一位替常家和天津相声出头的人,成功的在北京打下了码头,站住了脚,这个人就是马三立,似乎当时已经是解放以后了。
解放后,马家成为了天津相声的第一大家。这个时候,也是马三立最得志的时候,不但江湖地位提升,还替常家与天津相声界在北京打下了码头,甚至也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毕竟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刚刚的,但是,这些成功却导致了马与侯的恩怨,毕竟在别人的地盘没有给人家面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狗血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马与常去了前线,回来以后,马三立的政治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回来成为天津曲艺团副团长。结果,常宝堃在前线演出过程中牺牲,后来弟弟成为了艺术家,儿子进了部队,当然,后来常氏相声的表演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干净。
常宝堃牺牲后,其搭档赵佩茹与马三立合作,那个时候,是马三立老先生的艺术巅峰时期。
当然,没有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可能还会有更高的艺术成就吧。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马、常、侯三家恩怨的江湖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