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根本想不到,陈佩斯赵丽蓉那届春晚顶流有多
票房侠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妈呀,你根本想象不到当年的春晚有多潮。
1983,猪年。春节小长假恢复之后的第三年,春晚诞生了。
那一年挑大梁的任务交到了导演黄一鹤的头上。
之前没人弄过春晚,怎么弄呢?最后采用了互联网思维,粉丝打call——当时还没有投票工具,就在晚会现场设置了四部电话,观众直接打电话点播到场的明星表演节目。
这什么玩法,相当于粉丝投票决定肖战、李现、朱一龙、杨紫、三小只春晚谁上场,唱几首歌。
当年晚会最多人点播的是李谷一的《乡恋》。黄一鹤回忆说:“当时接线员端了一盘子观众的电话点播条给我,我一看几乎全是《乡恋》。”
当时内地根本没有流行音乐,李谷一抱着看演出的心情正坐在台下,突然被点中唱歌,现场连伴奏带都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飞奔回家取来磁带,磁带一到拿起话筒就上了。
但恰如歌词中的那句“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心中”一样,这首歌之一夜成为爆款金曲。而且她一口气唱了7首歌,这个记录绝对很难再被刷新了,后来李谷一在第二届春晚演唱了“难忘今宵”,绝对称得上初代女顶流。
首届春晚就开辟了请顶流的先河,主持人阵容中马季姜昆是相声界顶流;刘晓庆是一线小花;王景愚是中年爱豆,约等于山争哥哥,老阿姨一看他就两眼放光。
放今天,这个阵容相当于沈腾、黄渤、杨紫、徐峥同台主持,多么华丽的顶流配置。
第一届春晚没精确安排结束的时间,零点来临,他们急急忙忙撞响了新年的钟声。对喔,撞响,因为现场真的有口寺庙那种大钟。
这一敲,就开启了一个春晚顶流时代。
费翔们的春晚顶流时代当年的春晚流行什么,大年初一全国上下就流行什么,不是跟随潮流,而是创造潮流。
1984年的第二届春晚,歌曲类节目数量有了新的要求:正能量,还要好听。
黄一鹤导演专门跑到深圳呆了几个月,就为了寻找符合的香港歌手和歌曲,可当时粤语歌中没有几首能符合要求。
直到有天黄一鹤在深圳出租车上听到一首歌,整个人嗨翻,立即问司机:“这谁的歌?”
黄不懂粤语,两人鸡同鸭讲了半天,司机取出磁带让他自己看。
磁带上写着——《我的中国心》。作词是大名鼎鼎的黄霑。
这首歌在香港并不红,是黄霑写给父亲的情怀之作。那时候他父亲带一家人逃避战乱来港,一家人在深水埗落脚,希望终有一日能回到广州。父亲很少说起往事,一说就潸然泪下,当时黄年纪小,就从唐诗宋词里寻找家园的感觉。
后来他在纸上写下“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交给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歌手张明敏唱,专辑卖得并不好,张已经打算返回电子表厂工作了,没想到命中自有定数。
1984年,他一袭中山装,以游子归家的姿态登上了央视春晚,深情演绎了这首《我的中国心》,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他回到香港对黄霑说,这首歌在内地好红的,霑叔说“那又怎样,我分不到钱。”又有人告诉他,邓小平都教孩子唱。老顽童就开心到不得了。
春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它挑人。有些当时的顶流来到这片舞台,并不红。
1985年,《射雕英雄传》在内地开播,万人空巷。
演唱《铁血丹心》的香港当红唱将罗文登陆春晚舞台,并将DISCO跳上春晚,却引发批评声一片,观众还不接受这股港台音乐风,时代在静待一位顶流的到来。
两年后,一个留着爆炸头、身穿红西服和喇叭裤的中国台湾男歌手,在全国女观众的心中点了一把火,成为春晚初代芳心纵火犯,他就是费翔。
一首《故乡的云》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上一秒还是深情款款的归乡游子,下一秒就穿一身红开启了舞魂按钮,跟着他的动作,全国观众大脑疯狂踩点。
他的造型迅速引领了此后一年的时尚风潮,歌曲和舞步在全国范围内被反复模仿,5张专辑销量达两千万;央视大楼堆满了几大麻袋来自全国女孩的“交友信”。从那时起,春晚开始成为全国的流行风向标,将一个又一个明星制造成顶流。
进入90年代,内地流行乐坛出了自己的四大顶流小生——林依轮、毛宁、解晓东、蔡国庆,而春晚则成为这些顶流证明自己的舞台。
1993 年,毛宁用《涛声依旧》“一张旧船票”登上了春晚这艘大船,从此引领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又过了两年,杨钰莹用一曲《轻轻地告诉你》崭露头角。
第一对国民CP成形。
那是一个金曲频出时代,内地乐坛那英的《雾里看花》,林依轮《火火的歌谣》,孙浩的《中华民谣》,和港台乐坛甄妮的《鲁冰花》、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姜育恒的《再回首》,谭咏麟的《水中花》、庾澄庆的《让我一次爱个够》交相辉映,而所有这些歌手在内地的演艺之路从此被照得更亮。
许多年后,谭咏麟在内地演唱会都会说,怎么可以没有《水中花》?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 谁能将它片刻挽留”?答案是春晚。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春晚的舞台上,港台乐坛的天王天后们才真正在内地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
例如1992年已经风靡香港的四大天王,一直到1995年才正式登陆央视春晚,刘德华的一首《忘情水》,正式建立自己在内地观众心目中难以取代的观众缘。
直到今年还有老观众说:刘德华好久没来了。
1997年,央视演播大厅正式投入建设,一年后开始作为春晚的录制场地,一年后,那英和王菲在春晚唱起《相约一九九八》,这首歌再度成为经典,但春晚的造星氛围也在悄悄变化,在唱这首歌之前,两人已经是天后了。
到1999年,任贤齐唱响了最火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时的台湾乐坛在等待一位天王的到来。
从2004年起,周杰伦将先后登陆5次春晚,唱响《龙拳》、《青花瓷》、《本草纲目》、《兰亭序》,以及《告白气球》。
与过往不同的是,春晚舞台已经不再像当年的费翔那样,一夜创造一个顶流和一串金曲了。
当年的春晚顶流都是造梗实力派,比如陈佩斯赵丽蓉春晚另一类顶流的故事开端,依然和黄一鹤导演有关。
1984年,他听说两个小伙子高出了一部小短剧,走到哪里,观众通通笑得捶桌子,就亲自上门邀请,可审节目时被怼了:“笑得前仰后合的成什么体统。”
可他最后一咬牙 一跺脚:“上,出了事我来负责。但你们记好了,千万别说错话,要是出了重大事故,我就惨了。”
这两个年轻人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从《吃面条》登台开始,整整二十多年里,一代又一代喜剧顶流将从这个舞台一夜登顶,承包全国观众的笑声。
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组合逐渐成为了八十年代春晚的台柱子,也是第一代春晚“小品王”。他们的小品舞台就是大型流行语制造现场。
当年的春晚舞台没有华丽布景,也没有炫目灯光效果,基本靠陈佩斯朱时茂两个人演完整场,但经典却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1989年的《胡椒面》至今仍是无实物表演经典,将近10分钟的小品里,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个人的台词时长加起来都没超过1分钟,单凭纯熟的表演就给我们呈现了一瓶胡椒面引发的馄饨之战。
1990年的《主角与配角》更是达到小品的艺术高峰。
一些经典段落至今经久不衰,“朱:我还没开枪你怎么就倒了?陈:哎哟,这不显得您枪法准吗。”
一句经典台词到今天依然被广泛采用——“不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XX了。”
其实当年真正的神来之笔是:朱时茂刚开场配枪的带子就断了。
朱时茂一边表演一边淡定的给带子打了个结。
到了两个人角色转换,陈佩斯顺势把带子短一截的枪斜挎在身上,把一个猥琐叛徒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就是那段被拿来做喜剧表演拉片练习用的经典反转段落——
“陈:闹了半天,你小子把太君给我的好处,都吃了回扣了吧!朱:还回扣!陈:你别给我装糊涂!当我不知道吗?朱:你知道什么?陈:嘿嘿,我临来的时候,皇军都告诉我啦!
朱:怎么说的?陈: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只要你能够交枪投降皇军,保证你一辈子荣华富贵,金条大大地呀!朱:白日做梦!你这个叛徒!”
两人一共完成了11次春晚作品:《卖羊肉串》《警察与小偷》《王爷与邮差》等小品都成了春晚永恒的经典,更让小品这个过去不存在的品类成为春晚舞台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而就在两人在春晚舞台大放异彩的时候,东北二人转演员赵本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
1990年,一句“傻样儿”让他和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广为人知,相比陈佩斯的动作喜剧,这位陈佩斯之后的第二代小品王将为全国人民贡献出更多的金句。
例如戳穿伪装时我们会说;“穿上马甲我也认识你”。
婉拒爱情时我们说:你喜欢我哪一点?答: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
晚上点外卖时我们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
网购时我们说:薅羊毛。
这些金句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不说我们都忘了他们的出处都是赵本山小品。
但有些金句已经与小品中的角色形象紧密相连,难分难舍。
例如赵本山自己认为春晚的最优秀作品《昨天、今天、明天》中那两句——”“赵忠祥是我的心中偶像”“那倪萍就是我梦中情人!”
那是赵忠祥和倪萍主持的最后一届春晚,两人在台下笑得灿烂无比,直到21年后,赵忠祥去世,几乎所有人都想起当年白云大妈的那句“我非常想见赵忠祥。”
回头来看那些喜剧顶流的故事也伴随着伤感与逝去,例如赵本山最佳的作品除了与宋丹丹,就是“春晚铁三角”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可惜高秀敏2005年离开人世,之后的作品在表演上已经很难达到《卖拐》时的巅峰。
又比如观众看多少遍也不烦的相声《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皆由梁左创作,这些实力派喜剧顶流的顶尖之作极大的刺激了表演者的状态,姜昆在《虎口遐想》中堪称浑身是戏,一口气模仿了十多个围观人入虎口的“吃瓜群众”,那小动作是学谁像谁。
正是在这样的创作状态下,许多后来的喜剧大师都在当时达到了创作的顶峰,例如那时还是鲜肉的冯巩和牛群。
现在回看他们当时创作的《旧曲新歌》里吉他三弦快板大鼓轮番接力,《两个弄潮儿》中从配乐朗诵无缝衔接模特走秀。让人忍不住说一句,“oh my god!amazing!”
在那些大年三十和风吹拂的夜里,无数观众见识了春晚喜剧顶流的艺术天赋,一个个被逗得前仰后合、念念不忘,而他们立下了极高艺术标准,将会让后来者面临巨大的吐槽挑战。
许多年之后回头看去,他们都是真正的艺术弄潮儿。
为什么再没有赵丽蓉这样的顶流大妈了?有些顶流有且只有春晚舞台能够塑造。
例如1988在六十岁花甲之年才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评戏里演小品演得最好,演小品里唱流行歌曲唱得最带劲儿,比吴亦凡提早二十多年上演唱跳rap的潮流老太太。她在《如此包装》里自我介绍:“我的中文名字叫赵丽蓉,艺名还还还叫赵丽蓉。”
头年她才正式从评剧届退休。与她素不相识的编剧石林,骑着自行车跑了40多里路,花两个小时来到春晚节目征集处,交出一个本子,并指明:如经采用,请让赵丽蓉出演。
工作人员扫了一眼剧本,丢进麻袋。
几天后石林接到通知,剧本被采用,后来全国观众被这个《英雄母亲的一天》中的一个梗逗乐了一整年——“司马缸砸光”。
此后,诙谐的唐山话和慈祥的笑容一起成为赵丽蓉的标志,这位顶流老太太开始源源不断为全国观众贡献出一个又一个经年流传的段子。
在1996年的《打工奇遇》里,我们记住了“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追星族》里, “四大天王”变成了“托塔李天王”,直到今天那依然是关于追星一代最经典的喜剧讽刺。
《如此包装》里,摇滚教母赵丽蓉在舞台上教年轻人学探戈,一句“探戈揍是(唐山话‘就是’)趟呀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你揍趟啊趟着走,这揍是探戈”成为一代人的探戈指南。
在小品的结束处,赵丽蓉最后跳了一段舞,结束的地方需要单膝跪地。
观众看到赵丽蓉趔趄了一下,还以为这是艺术家精妙的设计,实际上因为当时赵丽蓉疾病缠身,跪下时太疼,却无形中完成了又一幕春晚舞台上的经典。
1999年赵丽蓉老师已经71岁,已是肺癌晚期的她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亮相春晚舞台。
《老将出马》是她带病完成的最后一次春晚舞台的绝唱。依旧跳探戈,秀功夫,神采飞扬。
那首惊艳四座的《我心永恒》,是她在春晚前几个月一边咳血,一边练会的。
那份对舞台、对观众的不舍,构成了她表演的底座。她把评剧的唱腔和经验融入到小品中,所有作品兼具娱乐性和讽刺性,但又让人大笑过之后回味无穷,直到今天依然令观众念念不忘。
在后来的所有春晚里,再没有一位这样的国民老奶奶,能够彻底征服无论老少男女,实现全年龄层的跨圈层打击。
要说顶流的话,这才是真正的春晚顶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顶流2000年的春晚,赵忠祥、倪萍在内20名主持人同时主持,凭借《还珠格格》大火的赵薇也成了众多主持人之一。
那年章子怡跳了个春晚的开场舞,杨澜跟姜昆最后一次同台,还一起主持了谢霆锋与董洁的“舞台世纪婚礼”。
倪萍跟赵忠祥一起上台表演了个微型小品,两个人都扮作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开始忆当年。
倪萍说,“打从您退休以后啊,把这动物急得都直褪毛。”赵忠祥也不嘴软,“您那煽情啊,有点让人受不了。见了小孩煽情,见了老头煽情,见了有病的煽情,见了没病的您还煽情。”
这段完爆当下《吐槽大会》段子的表演之后,倪萍赵忠祥再未在春晚搭档。
也是这一年春晚,冯巩跟牛群最后一次同台亮相,文兴宇最后一次上春晚。在倪萍与赵忠祥的贺岁声中,新世纪到来了,回想起来,那些欢呼,那些雀跃,恍然如昨。
后来的春晚变化大了,老一辈的艺术家退居幕后,新一代顶流轮番上阵,但互联网时代的娱乐多样化下,春晚早已不再是许多人大年三十的唯一选择。如何立足当下,抓住年轻人的胃口,成为春晚不得不迎接的挑战。
今年的春晚,我们又迎来了肖战、李现、朱一龙、杨紫这些顶流,但回顾38年来,春晚从未间断创造和邀请各路“流量”,从第一届就是如此。
找全年最受欢迎的文艺工作者登上全国最受瞩目的年三十舞台,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吗?
只是当年那个电视为王的时代费翔一举爆红全国的传奇,在娱乐分众时代,已经很难再现了。
但有些东西依然恒久不变。
在那个年代,登上春晚的新面孔,必定会在第二天成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宠儿,但“一夜爆红”的神话,又从不会轻易降临,而只发生在那些真正的牛人身上。
他们就像金庸小说里面壁十年的顶级高手,只等一场旷世之战,从此名震武林。春晚,就是他们一战成名的舞台。
无论是不是顶流,只有节目戳在点子上,观众才能乐到骨子里。好的作品百经过时代淘洗依旧经典,平淡的作品乐过之后被时代潮水淹没。
成为顶流靠的是什么呢?赵丽蓉老师当年说:“在艺术上要讲究,决不将就;在生活上要将就,决不讲究。”
你看,在时间面前,人们总能分辨谁能成为真正的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