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1-14 18:06 的文章

64岁陈道明再爆红:你只看到他的清高,却不懂他


64岁的陈道明,又火了。

一部《庆余年》,他凭借自身的实力冲上了热搜。


他精湛的演技,完美还原了小说中庆帝那种不怒自威、气吞山河的气势,让人深深折服。

时而气度不凡,时而不拘小节,风度、城府以及难以捉摸的气质,简直是一绝。


“陈道明演什么都是陈道明”,从来就不是一句谬赞。

01

一切为了表演

2001年,在《康熙王朝》拍摄现场,高田昊扮演的大阿哥跟葛尔丹打仗,栽了!回来拜见皇阿玛,又是哭鼻子,又是抹眼泪的。

“皇阿玛,儿臣当时掉进水里。”

皇上回应:“你过来”。


谁也没有想到,陈道明在瞬间,抡圆了就给高田昊一个大嘴巴子。

这个动作让大家措手不及,导演陈家林急的直跺脚,跟副导演刘大印说:“没有打人这段戏啊!”
然后就看陈道明又是捶胸、又是叹气的。

“你真被葛尔丹俘虏了!丢人啊!丢人!”

一个耳光,既是对儿子落败的失望,也是对自己失职的愤怒。

这一下,戏就演活了。如今再看,依然精彩。

之后,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中,记者采访陈道明:“陈老师,你打了人心里有亏欠吗?”

陈道明满脸不屑:“没有,都为表演需要,他不生气!”

是的,一切为了表演,他追求的表演,是真实。

陈道明霸道、较真、高标准,但他对自己也是一样的狠。

片场没戏的时候,他就站着,拍一整天,他就站一整天。

导演高希希说:“陈道明在片场从来不坐着,都是站着。因为他认为站着才能保持精神,演好戏。”

陈道明去《我的前半生》客串的时候,马伊利说:


“陈道明老师没有戏份的时候,也会在片场看我们演,我问他为什么,他就说我们这一代的表演是属于有年代痕迹的,也需要向年轻演员学习。”

冯小刚曾说:“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到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

出道35年,他出演的电影不到20部,电视剧不到35部。自己有着拍戏的原则:抗日神剧不拍,伪历史剧不拍,不符合逻辑的剧不拍。

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却都成为了经典。


02

励志做个凡人

陈道明曾在做客节目中说,“我跑了7年龙套,但毫无怨言,对于这个行业戾气,我从没有过。”

1955年4月26日,陈道明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没想过要去当演员。被天津人艺录取之后,就开始上学,然后跑龙套演些小角色。

演着演着,陈道明就有小情绪了:“这演的都是什么啊,没劲!”心里懈怠了,做事也不认真了。


有一次他演一个匪兵,想着只有半边脸对着观众,他就偷懒只化了半边的妆,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一落幕,就被领导抓住臭骂了一顿。

这一通骂,倒也骂醒了他,事后,陈道明也反省了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主角,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平淡的。

但即便如此,只要用心去做事,谁也不能否定他的努力。

于是,1978年,他决定好好提升自己,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从此命运就出现了转机。

陈道明的演技变得越来越好,1988年他出演《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仪。
凭借这个角色,他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1990年,又演了钱钟书的《围城》。

陈道明更红了,就连钱老本人都写信给他说: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年纪轻轻,就红透半边天,这可把陈道明乐坏了,他有一点轻飘飘的,觉着自己可牛。

“那时候我太狂了,无法无天,谁都看不上,觉得有谁能比过我。”

因为《围城》认识了钱老,所以也有幸得到了拜访老人家的机会。

那一天,他来到钱老家,一进屋,发现人家深居简出,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只有满屋子的书。

唯一出声的,是煎药的药锅,一到时间,药锅就“噗噗”地响。

跟先生谈了几次话后,陈道明在那种书香的氛围中,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


“在文化的面前,学问面前,我觉得自己那点名气连屁都不是!”

就在那之后不久,父亲的去世,也让他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父亲也是知识分子,一身傲骨,怎么我变成了这幅模样。”

被浮华蒙蔽了双眼,也失去了一个人基本的自重、自省。于是1993年到1999年,最火的时候他半隐了。

读书、写字、凭兴趣做事,他给自己的未来定下了一个目标,做一个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03
比起演员,他更像个文人

他做到了。

之后的日子,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不爱参加宣传活动。

拍完戏,别人都会出去喝酒唱歌,他却总是一句“没事别找我啊”,转身就回了家。

他说:“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

毕竟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他把“演员”当做职业,他把自己比作“戏子”。

比起名利,他更在乎家人的陪伴,和内心的安定。

他和妻子杜宪,相识于微时,相知相守40余年,从未放弃彼此,俩人共同成长、彼此陪伴,从青春欢畅的时辰走到暮年岁月的痕迹。

他说:“遇见妻子,才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福气。”

她说:“如果从头再来,我还是想要嫁给他。”

当然,生活不止有家人的陪伴,还有自己的空间。

刘嘉玲说:“陈道明是一个非常博学多才的才子,他琴棋书画样样皆能,讲话非常有质感,非常幽默,常常会把周围人逗笑,跟他讲话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

不演戏的时候,他就阅读各种书籍,一本《鲁迅全集》都快翻烂了。

他还弹得一手好琴,他说:“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钢琴对他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

“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我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被评为是“娱乐圈中最好”

“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

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

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陈道明也相当钟情棋艺。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到军棋、跳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华容道棋……

相比于演员,他更像个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04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之前有个很火的视频。

京圈大佬聚会,陈道明弹着琴,张燕唱着《绒花》,冯小刚拉着田苗苗要她跳舞,有人在旁边起哄。

陈道明刚开始解围,后来愤怒的站起来说:“你TM没见过跳舞啊!”


无论对谁,陈道明都是一样。

他足够清醒,足够勇敢。

他是个难得敢说真话的人。
对于现在影视剧的炒作成风,他斥责:

“开拍前不问剧本内容、不要情怀内涵,想方设法找话题、炒绯闻,演员不会演戏没事儿、剧本再烂无妨,只要有绯闻,肯定有收视,这样的道德品位怎么提升文化口味?”

对于娱乐圈乱象,他愤怒

“中国没好电影,电影的繁荣和热闹就是一些票房数字。”

“差在德上,差在职业精神、文化精神上,中国的文人过去还有一点风骨、一点孤傲,还有一点竹节精神,现在全部被钱同化了。”

对于铺天盖地的抗日神剧,他表态:

“无论是终端掌握者、编剧,还是演员,每个人都该有文化自觉,只有这样,就不再有血腥暴力,更没有‘裤裆里掏手榴弹’、‘弹弓打飞机’的荒诞戏码。”

一些演员自称“压力大,借毒减压。”

对此,他发问:“谁没压力?你有老百姓压力大吗?你比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非说有压力,也是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

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这就是没教养的表现!”

他知道,自己的一次次“怼”,并不会立马改善这个时代的风气,追逐利益的人群永远会挥舞手臂。

但他选择独立的人格,无法改变世界,也绝不跟世界妥协。

“我可能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但我可以去做到世界无奈于我。”


在这个诱惑横行的时代,陈道明是个“怪人”。

人人费尽心机争名夺利,他却远离热闹,身居边缘。人人求快的时代,他固执地过着缓慢的生活,做着无用之事。

但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睿智?

举世混浊而独清,众人皆醉而独醒。

坚持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人格,看清社会现实,依然保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无奈于这个世界,也让世界无奈于自己。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