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2019年的荧屏综艺依然热闹,《幸福三重奏》等慢综艺继续营造“诗和远方”,《我家那闺女》等观察类综艺开始抢占市场。老牌综艺热度不再,《极限挑战》《奔跑吧》大换血也难以挽回口碑颓势。影视寒冬,意外催生了演技类节目的话题性,《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等扎堆井喷。纵观全年综艺,立得住的综艺不一定非得“破圈”,大投入越来越难以博得高回报,而以巧思构建节目基调赢得市场正成为荧屏上的流行色。

  王牌综艺口碑滑落成“难兄难弟”

  2019年,各大卫视、网络平台综艺依旧以真人秀为主。不同的是,在更为挑剔的观众面前,靠一档爆款通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收视占据前几位的节目中,《奔跑吧第三季》《极限挑战第五季》仍旧在各收视率榜单上杀进前十,但口碑方面,这两档王牌综艺网上评分分别仅有5.3与4.1,这与节目开播时7.4和9.1的高分相去甚远。《奔跑吧》和《极限挑战》也不约而同都在最新一季出现了成员大换血。

  两档节目大换血的背后,是国产综艺面临的种种困境,比如节目创新遭遇瓶颈,综N代难以焕发新活力,还有主管部门对追星炒星不良倾向的遏制,严控明星片酬,以及对真人秀节目的各种限制。新鲜血液的注入并没有带动《奔跑吧》和《极限挑战》收视和口碑走高,节目模式和内容上的重复,依然让观众感到缺乏新鲜感。

  市场遇冷,大投入难以为继,荧屏开始返璞归真。央视《主持人大赛》时隔7年回归,虽然还是极简节目形态,但频频登上网站新闻和社交媒体热搜榜。内容为王、尊重观众,才是国产综艺该有的样子。

  国产综艺能否走出明星依赖

  2019年的综艺整体在数量和制作上回归理性:仅靠形式模仿的爆款“综一代”变得越来越少。创新力度不足的同时,新推出综艺的成功率也比较低。在这个基础上,不少观众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市场上的综艺节目。

  比如《追我吧》的停播,一方面是高以翔事件的舆论影响所致,另一方面,单单依靠大牌明星,并以此作为宣传噱头以促进收视的操作,本身已经违背当下的主流价值,综艺节目除了本身传达简单的乐观向上、挑战自我等价值元素外,也要反思是否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节目制作方最关心的是如何用更少的钱做出更好的内容,不拼制作拼立意成为一种思路。比如首档聚焦经纪公司的职场真人秀《我和我的经纪人》记录了签约艺人与经纪人的搭档关系,将娱乐行业的真实日常呈现在大众面前,节目对当代都市职场的展现意外引发了公众的话题参与热情。目前市场上很多音乐节目以翻唱为主,原创音乐缺乏一个展示的平台,华语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我是唱作人》则集结华语乐坛的唱作人,将大量优质原创音乐作品带入大众视野,呈现华语乐坛的多样化生态。

  演技类节目扎堆成为一大盛景

  伴随短视频崛起,广告投入放缓,模式创新停滞不前,2019年的荧屏综艺爆款难觅,然而市场降温了,才能让人沉下心去深挖。在2019年创造高收视率的十余部综艺中,网上评分达8分以上的仅一部台综《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入围,网综则有《明星大侦探第五季》《极限青春》以及目前播出的《奇葩说》,上述综艺都具有比较强的专业倾向性而非泛娱乐化。

  《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的诗词结合现代音乐表现,以此推广传统文化;《明星大侦探》注重推理解谜,内容烧脑,能极大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作为网综里成功最早、持续最久的节目,《奇葩说》已走过六季,节目以娱乐的方式来谈论严肃社会问题,观点独特的话题交锋让很多观众学会了以辨证的视角审视问题,而不是用刻板印象轻易下判,这样的话题辩论节目在市场上极为稀缺,也预示着它最有可能成为网综常青树。

  大台综《我就是演员》制作到第三季,依旧主打大牌明星的演技大赏,综艺感十足。相比之下,《演员请就位》《演技派》就显示出网络综艺的思维跳脱与轻巧。甩开明星秀场的制作思路,《演员请就位》加入了大量导演间的表演探讨、思想交锋,演员综艺竞技让导演成了主角。《演技派》则索性进入演员试戏、导演选角、片场实拍的实战,将拍戏全流程呈现给观众,更具知识普及意味。

  今年的音乐类节目再现了网、台综之间的差异化。当《中国好声音》《歌手》这样的老牌音乐综艺再难激起波澜时,今年夏天,主打乐队怀旧的《乐队的夏天》一经播出就让不少歌迷高呼“惊艳”,集结了覆盖了全年龄层的新老乐队,在网上拿下了8.8的高评分,并掀起了乐队文化的回归热潮。

  满足观众需求才能“活下来”

  整体来看,综艺行业正在从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更加精细的制作方式,这背后是对观众需求的重新审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