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以荒诞抨击荒诞,以死亡看待新生
被誉为文坛代表性作家,曾经被认为和莫言一样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一部《活着》让他名声鹊起,这位作家就是余华。先前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三部小说的问世,《第七天》的到来却是“从天而降”,在它开始销售的时候,只有海报,却没有关于小说的任何介绍,吊足了读者胃口。
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①独立而又联系的叙事时间线
传统意义的小说习惯性以时间或者情节进行推进,而《第七天》这部小说却突破了传统。
它讲述的是一个人死后七天进行游历,目睹了一些现实的故事,表面上这部小说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但实际上,余华将整个故事砍断了,变成了七个小故事,主人公游荡的每一天经历了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看似是独立的,各自发生着各自的事情,实际上又通过七天的时间顺序联系在了一起,就像是一部戏剧,中间发生了非常多的小故事,但最终又构成了一个大的故事。
第一天,作者介绍了故事背景,引申出来社会毛肚和贫富差距的问题;第二天,主人公回忆生前自己的和妻子的爱恨纠葛,讲述了人婚姻过程中的无奈;第三天介绍了作者自身的状况以及和父亲之间的亲情;第四天叙述了主人公杨飞的邻居受到欺骗自杀和张刚被迫袭警的故事;第五天是一起“黑纱”错案;第六天是流浪者伍超卖肾的故事;第七天最为荒诞,是一堆人在等着被火化前的对话。
主人公杨飞看似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些事情,然而他又是事件的参与者,用自己的身体看自己生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由于主人公处于游荡状态,因此有的事件可能并不是按照逻辑顺序去写的,会显得有些错落。顺叙,插叙,倒叙相互交织,但是剥离开其中的一个故事,也不会影响读者对于其它章节的阅读。每个章节独立,却又以杨飞寻找养父的游历过程串联在了一起。
②荒诞的叙事笔法
从前面的介绍当中我们就能看出,《第七天》这部作品有点架空的意思,但是又没有完全脱离开社会背景。小说的一开头这样写道: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叫做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做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在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花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故事一开头就显然是非常荒诞的一个情节,死者是要自己去排队等着被火化的,而且,小说里面还写了涉及到了一些现实社会的映射,比如说,“候烧者”也会分为平民区和贵宾区,贵宾区交谈的声音非常响亮,平民区的则说话低声细气。而且这些人还会谈论自己的寿衣价格,自己的骨灰盒价格,读者读的时候既觉得荒诞有趣,又能联想到一些社会现实。
而且故事的空间感是非常模糊的。杨飞虽然是死者,但是他能够看到并感受到一些现实社会的东西,他像一个活着的人,有着自己清晰的思维,却又消失在了活人的世界当中,被其他人所忽略。
“我们走在寂静里,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杨飞的叙述能表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在他的一些叙述当中,其实我们并没有觉得死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反而在他荒诞戏谑的口吻当中,我们感觉到了近乎真实的无奈和悲凉。
③新闻事件的“串烧”
《第七天》这部作品另一个很新颖的点就是将社会新闻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但是关于社会新闻事件能否直接植入小说当中,在文学界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在这本小说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反应社会现实的新闻事件。比如说暴力拆迁,冤假错案,瞒报死亡人数等等,有的人批评家认为,这本书就是将社会新闻事件穿插在一起的一个简单的“新闻串烧”。《第七天》关注的是社会的热点事件,但是也反映了很多小人物的命运,无论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作品一向是充满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充满了对于底层人民的同情。
在这本书里面很多的事件都是来源于当下的社会新闻,比如毒食品事件,弃婴事件等等,新闻事件的密集安排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焦灼感”,与此同时也揭露了一些黑暗的现实面貌。如果说他之前的作品只是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反映一个社会大背景,这本小说就是通过非常多具体的社会事件来勾勒社会的模样。
日益凸显的人文关怀①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相比于余华之前的一些作品,《第七天》里面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了。人是立体的,同时也是充满着温情的。无论是主人公还是里面他回忆的父母,还是说一些艰难活着的小人物,他们的人文关怀都更加凸显了。
比如说文中主人公回忆父亲对自己的爱:
“我父亲知道我要去的城市十分寒冷,为我织了很厚的毛衣毛裤,为我买了一件黑色呢大衣,还买了一只很大的行李箱,把我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装了进去。”
这些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描写,有点像朱自清的《背影》里面父亲买橘子的那一段,简简单单的一个小事件,将父亲对徐飞的爱和徐飞对父亲的追忆都展现了出来,让原本悲情的故事有了一丝温情。
在《第七天》当中,没有一个人物是英雄一般刀枪不入的形象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真实和平凡。他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会有无助感,也会有脆弱的一面。在病痛来临的时候也会呻吟,也会叹息,而并非一直的隐忍,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做出的正常反应。
“我们父子两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我每天晚上听到父亲的叹息声和呻吟声,叹息是我今后的前途,呻吟是因为自己的病痛。病痛减轻一些时,我们就会一起回忆过去。”
我们能想象出,在摇摇晃晃的小床上,两代人躺在一起,互相诉说着生活的无奈和艰辛。儿子看着天花板,父亲眉头紧皱,考虑着未来的前途。想到这些,原本身体的疼痛好像也加重了。这样简简单单的描写,将人物的无助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语言风格变得温情大众
余华在上个世纪的作品当中,语言风格还是有些晦涩难懂的,可能是当时的文学界弥漫着这样一股子神秘的气息更能显得作者有文化功底,不过经过了几年的沉淀以后,余华的语言文字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变得质朴有温度。
洪治纲这样评价余华的文字:“他的叙述有些像美国的乡村音乐,舒缓、简约,却又弥漫着特有的温情,凸显了作家内心深处宽厚绵长的人道情怀,包含了强劲的情感张力。”
质朴的作品往往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因为读者感觉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
《活着》是他最初的一种尝试,从冷漠的旁观叙述到让人物自己去讲述故事,再到《许三观》里面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余华的叙事技巧变得更加成熟。而《第七天》则是他语言变得异常成熟的标志。在这本小说当中,他熟练地运用语言细节来塑造人物性格,构思故事情节,他将徐飞的口吻变得更加口语化,一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通过他们的语言展现出来,让人物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小。
“那是我正在上大学四年级,我的生母沿着铁路线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寻找过来。……她曾经以为我被火车碾死了,或者饿死在铁轨上,或者被一条野狗叼走,她为此哭得伤心欲绝。”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七天》的语言风格已经非常地贴近普通人说话的样子了,语言变得简单而朴实,像鲁迅简单直白的叙事一样,直击人心。
在死亡当中追寻①对死亡叙事的执著
余华的作品好像对死亡情有独钟。80年代中期的作品总是将鲜血和斗争直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暴力也是毫不避讳地进行叙述。场面很血腥,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在《第七天》当中,这种直白的写法已经被淡化了,叙事者的态度进入了故事,而非冷漠的旁观者。对于一些凶杀场面的描写也是柔和了不少,只是这种死亡的偏好还是没有消失。
首先是一开始的死者叙事的角度,就已经展现出了余华强烈的个人风格。《第七天》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又好像活着。生死之间好像并没有完全的界限,死者生命的终结就在于火化,可笑的是火化还需要自己排队,还分社会等级。
余华对于死亡的热衷在这本书里也体现的非常明显,主人公死亡,借主人公的视角写了养父杨金彪的死亡,养母李月珍和前妻李青的死亡,还有除了自己家族之外的小人物的死亡,有的并不一定是真的死亡,而是一种苦难极端化的表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无论是杨飞,还是杨金彪,还是其他的一些什么人,其实都是畸形社会发展下的牺牲品,而且他们的牺牲是无声无息的。如果说以前余华的作品对于死亡还有一种英雄称赞风格的话,在《第七天》当中的死亡就真的像是一颗石头投进了大海当中,除了一声响,什么痕迹也留不下。
“他的饭店里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公安的、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税务的时常来这里大吃大喝,吃完后不付钱,只是记在账上……”
“他的饭馆已经入不敷出三年多了。”
谭家鑫死于厨房火灾,火灾发生的时候他正拦住顾客要求顾客付账,最后被全部炸死。正是在这些压迫下,这个小人物走向了死亡。这种死亡,太过于真实,太过于惨痛,仿佛又回到了鲁迅笔下那个人吃人的社会,人们心痛,可是也只能心痛,自己又何尝不是处在这样的无奈之中呢?
②在黑暗当中追寻光明
其实这里面的死亡还有一层寓意,是人性当中善良的死亡。《第七天》当中很多小人物其实都是善良的,但是这些人物的善良却逐渐被一些人性之恶逼死。
比如有的人被屈打成招,有的人被强拆的楼房压倒,善良的人好像总是活的很委屈,被社会压得透不过气来,甚至有的人到死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落得如此下场。想起了东野圭吾的《恶意》也是这样,害人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理由,是黑暗的,人性也是黑暗的,黑吃黑的社会,善良注定会变成牺牲品。
但是即使这样,余华还是留有了一丝光明和希望,这是在不断的追寻当中完成的。从一件一件的压抑的事件当中,人们就像是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幼苗一样,拼尽全力寻找着阳光,也许千千万的苗被压死在了石头下,但是最后顽强生长出来的那棵苗,却将石头顶出了裂缝,让阳光照进了地底。
杨飞在虚幻和现实当中游走,踏上了漫长的追寻之路。整个故事有一条穿插始终的故事线,就是杨飞找寻养父,养父是他心中的温暖。他还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他和妻子生而分离,死后却相合,这也是他内心的梦想,这份温暖在他死后得以实现。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那个世界是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另外一个重要的追寻就是对真相的追寻。很多的新闻事件其实大众是不知道真相的,真相最后的呈现就是尸体。而杨飞,通过倾听者的这个角色,知道了许多真相。在那些亡灵当中,他得知了封口费的事情,得知了强拆楼房被埋葬的事情,知道了弃婴的事情,也许如果他没有听到这些亡灵说话,这些真相就永远被压在黑暗之中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余华实际上还是在黑暗之中打开了一扇窗子的,他通过另外一种讲述方式,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而对主人公杨飞的回报就是,他从李月珍的口中找到了养父的线索,最后完成了他一生的追逐。
“杨飞看见他空洞的眼睛里流出两颗泪珠。”
父亲宁愿死无葬身之地,也要等候孩子,只是当他看见自己的孩子这么快和他会面的时候,又忍不住泪流满面。深厚的父子情竟然只能以双双离世而会和,不知道这种结局是应该算作喜剧还是悲剧。但是,比起二人想念不想见的结局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
《第七天》这本书的书名其实也和西方的基督复活相对应,在基督教里面,上帝进行了六天的创世工作,第七天休息了,杨飞也是在第七日完成了他的追寻。对于亲情的追寻,对于爱情的追寻,对于真相的追寻,对于公平的追寻。
或许余华急于对于现实社会的密集揭露和自己看法的表述,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比不上他其他的一些作品,但是余华的作品,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映和人性的揭露,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