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6-11 18:06 的文章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前两天,看到一个妈妈在网上提问:“孩子总是不听我话怎么办?天天抱着手机看明星,看综艺节目。我一遍一遍地劝说,对眼睛不好,好话也说了一箩筐,依然无济于事。我太抓狂了。她在外人看来,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班主任也很肯定她,为什么偏偏跟我作对呢?”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相信这个妈妈提问,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苦恼。从这个妈妈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爱,却管教不力的父母。

在我看来,这个妈妈所苦恼的问题症结,其实不在于孩子缺乏自制力,或有不良的习惯。孩子不听话,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在于她们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任何育儿方法的前提,如果没有亲子关系为前提,那么一切育儿方法都是徒劳。

最近《青春有你》、《创造营》等综艺节目十分火爆。为什么这些综艺节目,如此受人喜欢,几乎每个都能成为爆款呢?通过研究这些综艺节目的组织制作方式,我发现,如果父母尝使用“综艺思维”,把孩子当做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用真情实感与孩子互动交流,也许上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亲子关系的提升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01、什么是“综艺思维”?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综艺”就会觉得是带给人简单快乐的娱乐性电视节目。的确,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泛娱乐化正在改变一切。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奇葩说》分享经济学,Doctor魏在《最强大脑》分享脑科学,这些都是各学科+综艺的跨界典范。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韩国综艺节目如何讲故事》里面提到,韩国综艺真正的内功,是他们的制作工艺。就是通过强纪录、强组织,从而把原本普通的节目,加工成妙趣横生的故事。

所谓“综艺思维”就是指在纪实而非虚构的基础上,通过强纪录、强组织、强驾驭等方式,巧妙利用游戏、冲突等娱乐化的手段传递主旨思想。在我看来,综艺虽然披着娱乐的外衣,但却让事物变得柔软而亲切。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样需要这种柔软而亲切的方式。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想要亲子关系得到提升和飞越,就需要用“综艺思维”直指人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传递与互动,从而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构筑一座黏性很高的桥梁。

02、为什么要用“综艺思维”育儿

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注入人们心灵的痛苦和欢乐是一切行动的动因和驱动原则。”

近几年,《奔跑吧》、《向往的生活》等“真人秀”类型的综艺节目大受欢迎,其原因就在于“真人秀”节目兼具真实感和趣味性,让人们更容易也更愿意走入设定情境。“综艺思维”育儿同样如此,我们要改变过去对教育一板一眼、严肃刻板的印象,让孩子找回自己的天性,敞开自己的心扉,更愿意与父母交流与互动,从而使亲子关系更进一步。

1. 取自于“真”:”综艺思维”能够让孩子看到父母更多的诚意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指出:“活生生的生活的真实和芬芳要比平常的、壮观的剧场性的华丽更令人震惊和入迷……”

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有你》这类真人秀节目,总是特别受人欢迎。就是因为观众可以在节目里,看到形形色色真实的人物,他们为梦想打拼,为自己奋斗的经历,就仿佛看到自己一样。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真人秀中,观众可以看到真人而非演员在既定规则和戏剧情境下进行急性反应,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场景中展现出的真实的情绪,往往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也感觉到更多的诚意。在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诚恳同样重要。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经常看着手机,回着微信,打着电话,谈着业务。虽然美其名曰是陪孩子,但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孩子玩孩子的,父母干自己的。虽然在同一空间,但是却不在同一频道。

“综艺思维”要求我们把孩子想象成观众,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动中,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要“做父母”而不是“演父母”,“综艺思维”要求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给予孩子真实的情感回应以及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与我们感同身受,从而了解我们的意图和目的。

2. 点睛在“秀”:“综艺思维”能让孩子更加被吸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教授指出:在真人秀节目中,“人”是核心,“真”是特色,“秀”是手段。

比如在《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中,尽管各位明星爸爸与子女们的互动很生活、很真实,但是依然会刻意设置各种景点和安排任务,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后期更是通过蒙太奇手法和创意特效,让节目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元素。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在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同样需要这种“秀”的手段。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必须得夸张一点,更加引人注目一点。

比如孩子喜欢看父母演犯了错误时憨憨的笨熊,喜欢父母在与他们嬉笑打闹时夸张倒地的动作,喜欢父母和他们角色互换变成“什么也干不了”的孩子,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秀”。

拥有“综艺思维”的父母,更懂得孩子这些观众的心理,知道怎么利用好奇心和乐趣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知道怎么利用一些“秀”去刺激孩子愿意做一些正确的事,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亲子关系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03、如何用'综艺思维"育儿 ,助力“亲子关系”,解决“管教无力”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能和孩子拥有无人可比的亲密关系,希望与孩子互敬互爱,可以与孩子形成良性友好的互动循环。今天,我们就从综艺节目的三个特点,来探讨如何运用“综艺思维”,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综艺思维”育儿的思维导图

1. 强记录:注重细节,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基础

强记录简单说,就是增加拍摄的强度,增加摄影机的数量。就拿《我是歌手》来说,以前制作一个节目,大概需要七八台摄影机,主要是把唱歌的过程拍下来,再穿插一些观众反应,拍得美观一点。但是现在,《我是歌手》光是用来拍摄观众席,捕捉观众反应的摄影机,就有足足15部。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强纪录的直接结果就是制作团队掌握了大量素材。他们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充分了解,能够将细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强纪录的作用。父母要将和孩子相处的情景变成一帧一帧的画面存储在脑袋中,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小细节,让我们与孩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从而让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进一步升温。

A:高质量的陪伴,提高发现细节的概率

任何好的综艺节目,一定都是将细节的魔力发挥到极致。比如《我是歌手》中,把现场观众为歌手鼓掌、流泪、呐喊的表现,全都记录了下来,并给予特写在节目中放大效果,这也让电视外的观众更加投入,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以高质量的陪伴为前提。因为只有在高质量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一些平时观察不到的细节。

比如,孩子是更喜欢车,还是单纯喜欢车的轮子?是车的话,又更喜欢哪一种类型,是翻斗车还是挖土车?如果父母能了解这些细节,就能让孩子更加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同道中人,从而更愿意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B:调整预期,给予孩子合适的期待

综艺节目中,强纪录的形式,让观众更加了解每一个人物的真实特点,从而会有符合人物形象的预期产生。比如《创造101》里的杨超越,她在节目里,唱歌、跳舞都不出众,“业务”能力也不够优秀,这些都被摄影机全程纪录。但这不影响人们喜欢她,因为这些强纪录,让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不会对她的业务能力有过高的期待。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同样如此。有些父母抱怨说:“你怎么这么简单的拼图都不会拼?你一个女孩怎么喜欢恐龙?”有些父母经常买一些孩子根本不喜欢的玩具;这都是在表达和行动之前,没有运用“强纪录”在脑中进行搜索,忽略了重要细节,从而让自己产生了不符合孩子实际能力的期待。

与此同时,孩子并不是每次都会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意愿,但是如果我们家长能够通过搜索比对自己脑中的强纪录,敏锐接收到孩子用其他方式表达的意思,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拥有“综艺思维”的父母,他们更加懂得: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通过大量生活细节的累积和相处时间的叠加,这样才能形成一段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多从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真实性格,对孩子更加了解。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2. 强组织:善用联结,帮助亲子之间加深理解

综艺节目的一大看点就在于,节目制作方常常能够通过镜头的重组,让观众产生超越现实的联想,并且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环节,让整个节目效果充满惊喜、悬念和趣味。这种运用各种素材,让他们产生新的联结的能力,就是强组织。

比如在《向往的生活中》,当节目把吃饭的镜头剪到一起,这就变成了一个吃货的故事。把拌嘴的镜头剪在一起,就又变成了一出生活戏。节目中设置了诸如点菜猜人名,种菜向节目组换取生活费等环节,让整个节目变得妙趣横生,也把热爱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节目主旨清晰的传递给了观众。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强组织,让节目的意图能够更加直观的走进观众心里。在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同样需要这种强组织的能力,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愿和目的。

A:充分调动过往经历,形成联想

如何让孩子充分理解我们的意图,就需要通过“强组织”让孩子将自己过往的行为经历,互相产生相互联系。比如你不想让孩子碰插头,你想表达出危险的含义,那我们就可以为孩子组织一个画面,让孩子产生联系。“你想认识这个插头是么?但是插头很危险。你还记不记得上次看到闪电,噼里啪啦,电光石火,当时你是不是感觉闪电威力很大,很害怕。这个插头里面,就藏着这样的“闪电”,所以,在你没有掌握足够的能力时,我们不可以自己去碰插头。”

B:善用游戏化手段,帮助理解

弗兰克曾说: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学会理解我们用象征性概念表达的含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探索、验证和学习这个世界。

游戏化的手段,也是综艺节目中最常使用的组织手段。在这种游戏化的设计中,能够让观众更有参与感,更有代入感。比如《青春有你》中,为美少女们点赞助力的行为,就是用游戏的手段,将向着最高处出发的行为,同样传递给观众。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在亲子联系中,我们也要善用游戏化的手段,比如在孩子吃饭时,给他设置一定找金矿的游戏,比如在孩子早起的时候,给他设置一个打怪的游戏,让更加轻松、有趣的氛围萦绕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父母的具体所指和言外之意。

从“强组织”,我们可以看出综艺节目的用心之深。而在亲子关系中,这种至深的用心同样十分重要。“综艺思维”需要父母,更加精心的去组织语言和行动,更加精心的去设计和孩子的互动和交流,他们会更加在意孩子这个小观众的体验和感受,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去传递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3. 强驾驭:巧以控制,让亲子互动游刃有余

综艺节目不像电影那样,严格规定嘉宾的每个行为和台词。但是这不意味着,综艺完全放弃对全过程的控制。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没有剧本,胜似剧本的效果。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让亲子关系呈现出更加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A:控制点1:牢记目的

任何一个广受喜爱的综艺,都会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拥有人文情怀的节目。在我们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也要牢记,亲子关系是一种浑然天成,自然而然的真实反映和流露,而不应该存有太多功利的目的。

很多父母在于孩子的相处中,会喜欢加入很多“有用”的环节,比如学认数字、学背古诗、学读英语等等,但是这往往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有太多“杂念”,无法投入,因此也很难实现一种纯粹的亲子关系。

《园丁与木匠》中提到:园丁式父母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有爱、安全的环境,在孩子发展得明显有问题时,他们也会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随着内心本性去发展的。

拥有“综艺思维”的父母,他们会牢记所有亲子互动的终极奥义在于,和孩子亲密快乐相处的时光。“有用”的启蒙是顺其自然,而不是刻意为之,否则,很容易形成本末倒置。

B:控制点2:设置任务

《奔跑吧,兄弟》中,每一期都有很多情节的设置,有很多关卡和任务,特别是撕名牌环节,尤为引人注目,就是因为这个环节,满足了观众们对力量,对比,竞争的期待。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让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设置符合孩子期待的任务,来加强亲子联系。比如孩子期待被表扬,那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些他跳一跳脚就可以够得着的任务,在孩子成功完成挑战后,实现孩子的期待,就是加强亲子联系的有力抓手。

C:控制点3:适当放权

综艺与电影电视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节目中人物的反应和行动,全都是无法提前被掌握的,即使是节目制作人,也无法安排每一个嘉宾做出怎样固定的回复。综艺节目,给嘉宾设置了环节和任务,但也给了嘉宾自由表现的空间。

我们也应该要给孩子适当放权,让他们能够自己做主,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空间。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今天穿哪件衣服上幼儿园;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论她把饭桌弄的如何脏乱;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让孩子感觉独立而快乐。

好的亲子关系不在于管得多,而在于每一次管教都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拥有“综艺思维”的父母,会更加懂得有的放矢,会有引导,但不强制,会有规则,但不死板。他们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园丁,更懂得营造适合孩子生长的环境和生态。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巧用“综艺思维”,破解亲

04、结语

综艺节目的脚本没有“绝对”,但具有不可违背的原则。如同育儿一样,也没有绝对,同样需要抓大放小。

《终身幼儿园》里面提到,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虽然孩子确实天生好奇,有探索性,但他们需要外界的支持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就像综艺节目一样,我们看似浑然天成的综艺效果,其实是制作公司暗下功夫的结果呈现。设计公司会创设人物性格,设计节目内容;何时让人物自由发挥,何时进行广告插入,每个环节都有着巧妙的构思在其中。就如同我们和孩子之间一样,给孩子多少自由,何时介入,何时后退,何时演示,何时告知,都需要用心的父母去想、去思考。

好的亲子关系就像一部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真实、温暖、张弛有度,是父母用心经营的结果,而从中传递出的爱与安全感,也终将陪伴着孩子一生,助他们披荆斩棘,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