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6-09 17:44 的文章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说到日本的平安王朝,最让人熟悉的莫过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这部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小说,以绚烂奢华的平安王朝为舞台,讲述了主人公源氏与多位女性的爱情故事。

《源氏物语》中浓丽纤巧,精致华美的贵族宫廷,更是引得无数人心驰神往,那么,平安王朝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池田龟鉴的《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一书揭露平安朝的冰山一角。

池田教授从平安朝的文学作品出发,通过平安朝女性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铺展开了一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平安时代风貌,从文学记忆到历史想象,再现了《源氏物语》与《枕草子》中所描绘的平安时盛世,让我们得以从文字中感受平安时代盛极一时奢华的宫廷文化。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

一、平安京与唐长安

1、规划布局均承周制

平安王朝,是日本文化的高点,续奈良时代的唐风文化,开国风文化之先风,可谓日本文化之精华尽在其中。而其受唐风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平安京的规划布局。

据《延喜式》记载,平安京呈长方形,南北长1753丈,东西宽1508丈,在都城北部中央,建有坐北朝南的皇居,各种衙署都建在皇居内。皇居四面都有城墙,每面城墙开了三道门,一共12道门。

都城正中有南北向的朱雀大街,它对应的南城门叫朱雀门,这用了唐长安的名字,在《伴大纳言绘词》中有记载,朱雀门被名副其实的涂成了朱红色。

道路均成方格网布局,整个都城形成了仿若围棋棋盘一般的整齐规划。朱雀大街两侧设有东西市,用来进行商品的交易,在《宇治大纳言物语》中有记载,去市集购物的不仅有庶民,也包括达官显贵。

与东西市相关的,在平安京里还有鸿胪馆,鸿胪馆是给外国人的住所,换句话说,也就是官立的国际酒店。

总而言之,平安京与唐长安的规划布局都承周制,以方格网布局为主。他们形制都来源于《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平安京规划图

2、平安京与唐长安的不同

其实,平安京西京较为荒凉,在《源氏物语》的《夕颜》卷中,因为玉鬓是在西京长大的,她的侍女为她感到悲痛,在《池亭记》中记载,西京人烟稀少,几乎都是废墟。

就是朱雀大街,平安京最大的街道,也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繁华,根据记载,这条路上甚至放养着牛马,到处长满杂草,显得相当荒凉。

平安京的东西两市也与唐长安不同,他们是轮流开放的,并不会同时开,在一个月内,前半个月开东市,后半月开西市,开市的时间也很严格,相当于现在中午十二点整的时候开市,到夕阳西下为止。

而且禁止市民私自开店,如果想要售卖商品,只能将商品顶在头上,行走行商,在《宇津保物语》、《源氏物语》、《今昔物语》中均有记述这种情况的诗文。

所以虽说是模仿唐长安,但由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平安京不可能完全复原唐长安,但总的来说,它还是掌握了唐长安的精髓。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唐长安规划图

二、平安王朝的女性

在《平安王朝的生活与文学》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力来讲述平安王朝的宫廷女性,描述了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尤以《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以及《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为代表。

1、女子的地位

大抵无论在哪个国家,古代女子的地位都是不如男子的,即使在平安朝这样比较开放的年代,女子的地位显然还是不如男子,从教育方面就能看出来。平安时代的女性,并没有机会接受和男性同等的教育,男性的教育在官立的大学里进行,主要学的是记传、明经、明法、算道。

而女性通常会被这些官立或私立的大学拒之门外,只能接受家庭教育。比如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就“扫兴之事”一条中就写道:“博士赓续得女。”也就是说在博士的家中,如果只有女子出生,就会被认为是令人扫兴的事,因为才华横溢的博士,不能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后代,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紫式部日记》中也有写到,她的父亲对她不是一个男子,觉得很遗憾,具体是这样记述的“予兄式部丞少时读《史记》,予在侧旁听。兄于此书理解迟缓,时有遗忘,不知为何,予则速通其旨。予父酷爱学识,常叹曰:‘此女非男子,时不幸也’。”从这个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地位。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而且“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平安朝其实也和中国古代一样,人们认为女子的才学太过突出不是一件好事。

连紫式部这样大名鼎鼎的才女也不得不保持谨慎的态度,她在《源氏物语》有提过,大意是女性应该懂一定的学问,但不应该特意去研究。当时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条天皇在读过《源氏物语》后评价紫式部:“此人学识甚高,当读过《日本纪》。”

有人就以此给紫式部取了“日本纪局”的外号,这个外号看似是称赞,但却让紫式部非常惶恐。就如紫式部自己所说,她所惧怕的不是学问本身,而是怕她的学问太高,别人以为她有损妇德。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损妇德”的标签,对每一个女子都是致命的。

不止紫式部,平安时代的才女虽说很多人都在史书上留了名,但在平安朝的生活可都没那么风光。在《大镜》、《荣花物语》等书中都提到一位叫做高内侍的才女,记载说她和她自己的父亲一样学识渊博,胜过很多男子,但是她的晚景十分凄凉。《大镜》的作者还批评过她:“女子才学过盛,绝非佳事。”也就是在暗喻高内侍晚景的凄凉,全是因为学问过多造成的。可见,当时人们对才女的态度。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2、女子的教育

平安朝的女性,不能和男性享受同等的教育,她们都只能接受家庭教育,并且与教授男子的目的不同,对女子的教育,并不是渴望她们成才、建功立业或者扬名立万,只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女性,让女性获得丰富、完全的人格。所以当时习字、音乐、和歌是平安时代上流社会女性的必修科目。

在《枕草子》中就有一位父亲这样教育他的女儿:“尚未出阁之时,其父即有言道:第一应习字。第二,抚琴之艺应胜于他人。第三,《古今和歌集》二十卷,须悉数牢记。此即君之学问也。”

这是不是和中国古代女子学习琴棋书画差不多的感觉?放到今天就跟艺术教育是一样的。而除了这些艺术教育,女性必备的技能还有裁缝跟染色,这又有点类似古代中国女子必会的针线活和刺绣。

这些女子必备的技能,看似奢侈,但是确实是女性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在当时社交生活中,难免会用到这些技能。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3、宫廷中的才女

如果所有的女性真的只学习字、音乐、和歌以及裁缝跟染色,那么估计平安朝就不能被称为才女辈出的时代了,那么,如清少纳言和紫式部,她们为何能才华横溢呢?其实,她们都曾入宫供职过。

平安时代,后宫中除了嫔妃宫女,还有很多才女。比如紫式部、清少纳言、和泉式部都曾在后宫供职,他们相当于皇家的技术人员,那么,平安朝的后宫中为什么会有才女呢?这些女性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入宫的呢?

如后宫嫔妃,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朝代,进宫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繁荣,而平安朝的才女入宫,为的却是高等教育。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就有这种供职观的记述:前途没有什么希望,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不可靠的丈夫身上,愚直地守着结婚之后那点虚假的幸福,这样的人是我所看不起的。身份相应之人的女儿,还是应该去宫中供职,见识世间的种种事物。就算任职时间不太长,也至少应该担任典侍这样的职位。

这就是清少纳言分析的才女入宫的意义,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作,还是女性增长见识、开扩眼见、加深教养的机会。

在一条天皇的时代,后宫中皇后和中宫并立,双方都在身边收罗了一群才女。这正是才女的机会,如紫式部、清少纳言,她们进宫时,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其实都曾结过婚,但进宫时均与丈夫死别或离婚,对于她们来说,现实生活并不一定会让她们感到幸福,但宫廷却是最为理想、高度最高的境界。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枕草子》

三、《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的文学意义

这本书可以说是古典文化常识的普及读本,也是一本“大学者的烹小仙”之作。所谓文化常识,是关于文化生活面貌的基础知识读本。全书共分二十二章,每章一个主题,几乎覆盖了平安朝女性日常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

宏观来看,有关系到整个朝代的如平安京的规划建设、公家的住宅等,也有中观角度对女性生活的介绍,比如后宫的女性、宫廷的重要活动、结婚制度与习俗,也有微观角度的对于单独某一事物的介绍,如宫室、饮食、衣饰、日用器具等,纵横交错,驰骋史间。不仅方便阅读,也方便查询求证。

就本书的作用而言,它是大众认识平安朝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普及读本。普及型古代知识读本是除学校教材外在古代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非教材类读物。其目的在于对社会普通大众进行古代知识的普及,对有一定基础的古文爱好者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普及型古代汉语知识读本研究》;于兰)

此外,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古典文学,比如《源氏物语》、《枕草子》、《大镜》等著作的原文作为资料来源,真实可靠,让读者得以与千年前的平安时代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避免了失真。

而且作者学识渊博,对平安时代的常识及文学如数家珍,典故信手拈来,所以作者在编著本书的时候,不是像事典一样单纯地介绍“这个词的意思是这样”,而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将平安文学的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探寻一千多年前的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化之高点,续奈良时代的唐风文化,开国风文化之先风,可谓日本文化之精华尽在其中。而《平安朝的生活与文学》,塑造了我们对平安朝的历史想象, 再现了《源氏物语》与《枕草子》中所描绘的平安盛世,让我们得以领略盛极一时的平安朝风貌。

其它参考资料:

《枕草子》 【日】清少纳言

《源氏物语》【日】紫式部

《紫式部日记》【日】紫式部

《周礼·考工记·匠人》;战国时代

《普及型古代汉语知识读本研究》;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