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消失的影后,带着佳作,再次归来
郝蕾是谁?为什么叫消失的影后呢?可能会有许多人带着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讲一下郝蕾。
作为和章子怡、赵薇、周迅同一时期的演员,她们经常手握大奖,甚至90后的周冬雨成为了金马奖的影后,而郝蕾呢,至今无缘那期待已久的影后。
郝蕾是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的表演细腻,感情真情流露,她的表演经常被评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她不是在用心表演,而是用灵魂在表演,她的表演总是能够触动人内心的地方。
今年,郝蕾再一次带着佳作归来《春潮》,本来想再一次冲击影后,可是被迫选择网络放映,可想而知又再一次无缘大荧屏,但是她却带来一部好电影。
近些年来女性题材的作品不断出现,展示了女性的自主和独立,女性朋友也开始寻找自我,寻求社会和家庭的自由,而《春潮》就是这样一部从家庭去暗示家庭成员,寻找自我的过程。
家庭是人开始的起点,也是人结束的终点,家庭的好与坏,也将影响家庭成员的一生,有人说,家庭是束缚,家庭里没有自由,但是,家庭里有你缺少不了的爱,那一个只有女性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春潮》就是这样的家庭。
郝蕾饰演的郭建波,是一位报道的记者,母亲纪明岚是一位社区的工作人员,女儿郭婉亭是一位上小学的学生,就是这样三个不同龄,不同工作,不同性格,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家庭,家庭中只有争吵,没有和平。
作为记者的郭建波,有着非常好的文笔,对于事实敢于报道,却遭到上司的嫌弃,回到家中,只能闭嘴,不想在家中说任何一句话,唯一想看的只有自己的女儿,对待母亲始终充满着怨恨,对待已故的父亲,却充满着爱和想念。
一直愁容满面的她,一直在寻找感情的寄托,影片中第一次和母亲吵完架时,却没有回到公司的宿舍中,却跑到了一个男人的房子,最后睡在男人的肩膀上,他是开心的,离开时也是开心的,这也是她仅有的开心,她把所有的感情寄托在这个男人心上。
一个没有地方可以容纳的女人,她是孤独的,是不幸的,唯独爱最初始的地方,却始终伴随着争吵,婚姻的不幸,母亲的强权,和控制,让一个有着思想的女性,只能去外面寻找那一抹安静。
母亲纪明岚则是一个“两面派,家庭之外,一个好人,深受居民的爱戴,传播社会的正能量,喜欢唱歌《我和我的祖国》,家庭之内,一个控制欲十足的女人,她想控制家庭的每一个人,一旦家庭成员不服从她,就会大吵大骂,她也始终在咒骂自己从前的丈夫,虽然已经失去,但是却把对丈夫的恨,转移到女儿郭建波身上。
而母亲的唯一感情寄托给了一个男人,母亲也是孤独的,当郭建波带着郭婉亭离开后,纪明岚是失落的,她也是需要陪伴,孙女回来后,纪明岚却吐槽郭建波,让孙女记恨妈妈,从而可以拥有郭婉亭。
太多的恨,只是在伤害自己,也在伤害他人,留下的仍然是一滴的苦楚,厌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办法从厌倦中走出来,人会经历太多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如忘掉伤痛,从新开始,或许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家庭成员最小的郭婉亭,有着对待世界的敏感,有着对待世界的叛逆,她聪明可爱,古灵精怪,但是她却始终缺乏着来自父母的爱,从小跟随姥姥生活,从而忘记了母亲的样子,看到同学家里的相亲相爱,她有了事情的敏感,她开始反叛,开始寻找自我。
她在家庭中是一个天枰,始终需要她来平衡妈妈和姥姥的感情,发生争吵时,她必须去调和母亲,虽然姥姥对待郭婉亭有些严厉,但是却让郭婉亭感受到陪伴,所以她也是希望爱着姥姥。
小孩是敏感的,她们并不是没有思想,她也需要爱,需要陪伴,需要关怀。
就是这样三个女性组成的家庭,她们复杂的关系中,展现着爱与恨的焦灼,女儿郭建波因为恨,在梦中希望母亲被抓走,被惩罚,但是她却对母亲有依赖。
母亲因为对前夫的恨,转嫁到女儿身上,她希望整个家庭都没有前夫的记忆,但是女儿和孙女却无法抛弃,她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选择不断地逃避,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自私和虚荣。
她们并不是没有爱,她们用伤害的方式却表达爱,《春潮》这部电影进行着反向的表达,高尚背后的冷漠,恨背后的无能和自欺欺人。
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对生活逃避的关系,从开始的放开水闸,引起两方的争吵,再到最后的水一直流淌,她们开始连接在一起,认为这是具有沟通的可能性。
遇到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顺其自然,不是反抗,不是摆脱,而是发现她,诉说她,承认她,适当的理解她,这才是真正爱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