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统一政权元朝,蒙古族特色鲜明,是什么
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是常年分裂割据之后的又一统一政权。但是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却仅仅只有70多年,那么是什么导致少数民族蒙古族能够统一全中国,又是什么导致了元朝又是一个短命王朝呢?
蒙古族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非常适合打仗,骑兵是他们战胜一切的核心力量。成吉思汗在1206年的时候统一蒙古高原,之后南征北战,北到北冰洋,南到中国的南方,东到大海边,西到欧洲地区。当时的成吉思汗在西欧就像瘟神一样,人民听到成吉思汗的名字都非常恐慌,教会就曾经组织过大量的信徒来抵抗成吉思汗的进攻,毫无疑问,空手白拳怎么能打得过训练有素的骑兵。除了强大的军事战斗力,蒙古人自身所携带的病毒,也使欧洲遭受了灭顶之灾,总之蒙古族的势力非常强大,整个亚欧大陆上都有蒙古族的脚印。
1271年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中国建立元朝。之后和南宋政府展开了常年的激战,成吉思汗的军队不断向南海边靠近,期间抓捕了南宋的忠臣文天祥,杀死了南宋的当朝皇帝,最后广东的崖山海战中,南宋忠臣抱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政权正式结束,元朝也实现了对全中国的统一。
元朝实现全国统一以后,开始了对全国的管理。但是当朝统治者面临了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就是元朝的疆域特别广阔,如何有效的管理广阔疆域,成为元朝统治者管理重中之重,他们的唯一经验来自于北宋的管理。
北宋初年赵匡胤分析了自己能够花黄袍加身的原因,认为地方拥有过多的权力就会威胁中央。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地方的权力,把地方的财政权,军事权,行政权全部收归到了中央,地方官员几乎没有一丝丝权利,甚至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专制,还设立了之通判来监督地方官员。总之整个宋代的地方没有一点点权力,由于地方官的设置数量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皇帝更好地管理地方,但是导致了相互扯皮现象层出不穷,行政效率特别低下。
因此元朝统治者在吸取了北宋管理地方的经验和教训以后,决定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来进行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因此在中央废除了三省六部制,只保留中书省一个省,中书省的省长被称为丞相,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可以帮助皇帝来管理全国的事情,而且也没有人来监督宰相,所以后来才上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决定皇位由谁来继承。
在地方上实行行中书省制,除了中央管理的地方被称为腹里,其余的地方全部归行星管理。行省的含义就是行走的中书省,所以行省的长官是中央官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央。而且行省只有一个长官,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一个行省管理的范围非常大,类似于现在的两个省,为了防止行省割据地方,取消了原来根据山和河作为分界线的原则,把大山大河全部搁在行省内部。比如在陕西省,如果把秦岭作为分界线,那么陕西将会易守难攻,因此让秦岭作为陕西的内山,这样就可以打破陕西的天然屏障。这种地方设置原则,大大加强了行政效率,也减少了地方割据的可能,因此被长期的保留了下来,现在我们国家的省制就是来自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统治者也有合理的制度设置,但是并没有维系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那是因为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汉化程度很低,根本不了解汉族政治制度中的相互制约,因此才会鲁莽的取消了三省六部制,导致宰相权力过大,最终危害的皇权。
蒙古族不仅仅本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而且也相当看不起汉族文化,那根本不向汉族学习。比如元朝废掉了科举制度,使得国家的管理人才仅仅能够来自于蒙古族,大量的汉族人口报国无门,大量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只好把无限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上来,导致了元代杂剧非常繁荣,但是元代的政治一样黑暗。
元朝还看不起汉族人,根据种族把全国的人口划分为四类,最高一级是蒙古族人,第二等级是色目人,第三等级是汉人,第四等级是男人。其中只有第一二等级的人能够成为官员,第三四等级的人仅仅是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还在生活中处处受到压制。因此元朝末年,第三次等级的人纷纷起来反抗,爆发了很多农民起义,元朝的统治也土崩瓦解了。
元朝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非常具有蒙古族的特色,少数的蒙古族要管理多数的汉族人,在制度设置上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主,以节约人员设置为主。但是由于蒙古族的文化水平很低,也没有积极的汉化,废除科举考试等措施,激化了矛盾,也导致元朝短命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