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人才如何培养?上海教育“大咖”:还
关于“后浪”的讨论频繁刷屏,成为最热话题。未来教育该如何开展?“后浪”人才如何培养?日前,一场“遇见未来,为未来而教育”主题研讨会在沪举行。会上,教育“大咖”展开头脑风暴并纷纷表示,教育变革的年代,很多工作和学习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人格、情感和善良,是不会随时代改变而淘汰的,而“后浪”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固定套路,还得因材施教。
教育不是简单灌输
“教育不是简单灌输。”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说,任何一个教育不管是当前的,还是未来的,都必须坚守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应该让学生善良、懂得尊重、能够相互理解、团队合作、讲奉献。与此同时,徐俭认为,未来的教育是一个不断改变的教育,教育的本源是不断适应未来。“疫情之下,国际化、全球化会不会倒退?在这次抗疫当中,本身就是全球合作的过程。未来教育有科技化、国际化、全球视野,有许多能力需要大家共同了解、共同掌握。”
当问及如果再办一所学校会更关注那些要素?徐俭表示,第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是培养孩子尊重、包容的素质、第三是希望孩子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见诸行动。“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什么?八个字:幸福人生、奉献社会。”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表示,符合未来时代需要的人才三方面能力必不可少:第一,好的学业成绩;第二,对知识的渴求;第三,作为社会人需要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
多数焦虑源于家长自身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既是一位教育学者,又是一名母亲。她说,面对孩子的忙碌、盲目与茫然,家长们被不理想的分数困扰,为孩子才艺比拼忧虑,也为孩子不敢自信与担当而焦灼不安。“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家长本身,他们或是基于向上阶层攀登的欲望,或源于向下阶层滑落的恐惧。”
刘莉莉建议家长,不能用自己的想象分析与构想孩子的未来,首先需要学会读懂孩子,并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中激发孩子内在动力,而教育者则需要接纳包容不同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有不一样的精彩。
因材施教发现学生天赋
“在这个教育变革的年代,很多工作和学习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人格、情感和善良,是不会随时代改变而遭淘汰的。”立洋教育创始人李艳萍认为,精英教育,或将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
但是,专家们也表示,人们有时候会觉得精英教育遥不可及,但实际上,精英教育也适合普通人。“精英教育不是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银行家、企业家或政治家,而是培养成符合其个性特长的或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人才。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某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教育。”
学生差异的存在,需要学校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完善个性化的教育。李艳萍说,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的个性化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建立他们的好奇心。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