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5-14 18:08 的文章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根据近日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50.36亿元,同比增长9.4%。而随着纪录片整体投入的增多、题材类型的丰富和观众规模的扩大,一部作品也需要独特的立意和创新的表达,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用户。
“大家好我是天狼,今天......”在熟悉的开场后,姜正之又开始新一天的讲述。从2015年开始,他用自己打游戏的名字做节目,讲月季,既讲月季的品种,也讲月季的养护知识。每天一条,观众也越来越多,而这个东北小伙也独辟蹊径地把月季变成了网红。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在互联网世界,这个中国先民精心培育的古老月季品种有了新的舞台,也有了更多的观众。5月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特别推出国内首部自然园艺类纪录片《花开中国》,五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花朵:茶花,杜鹃,月季,菊花和牡丹正在以新的面貌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正如姜正之所说,“你连花都养不活你何谈去爱,她也是向你在倾诉她现在的一个状态。”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园艺题材新探索

在奇观故事中发现植物新大陆

之前山茶花的世界最高纪录是18.5米,在第一集中,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钟朗问:“你能不能带我们找到一棵超过18.5米的山茶花。”“有可能。”在宝台山村民陈显光回答后,他们闯进了这片野生动植物天堂,并最先让此前的吉尼斯纪录提高了近10米;而转眼间,在浙江金华的庭园里,断砧、削枝、斜切、接穗、包护、套袋……茶花栽培师何聪颖又让原始森林茶花的野性变得更具人文世界的精致。正因如此,“茶花”的故事有了古今中外的不同版本的加持,在追根溯源中体现出的情景交融,使纪录片更富有感染力。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为了让故事更丰富,《花开中国》呈现了很多珍贵的、首次从历史尘封中解锁出来的资料。比如首次拍摄欧洲第一位从中国带回植物标本的“植物猎人”档案;首次全程记录喜马拉雅山嘎玛沟植物科考活动;首次系统拍摄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邱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等珍贵标本档案等。
花卉的精魂在于生命成长变化,但如何把这种弧度呈现出来,却是一个技术问题。除了丰富的内容之外,摄影的创新也是《花开中国》的一大看点。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大量的延时摄影聚焦于中国高山植物绿绒蒿的开花,特殊摄影获得中国名品茶花雪塔的开花全过程影像,首次联合中科大显微摄影组对牡丹、金花茶等花卉进行全方位植物显微摄影等,这些新尝试缩短了时空的局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跨越生命长河的篇章,而全新的影像语言,多角度、多感官的展现每一朵花最动人的瞬间,将花上升到“奇观”体验。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或许这部纪录片可以被叫做“如果中国花朵会说话”。从走红网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开始,创新的叙事技巧就频受年轻人追捧,《花开中国》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一方面又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花朵张口说话,这种说话不是让它自言自语,而是通过创新的影像语言、话语方式与观众对话,并与观众产生某种联系,建立无形的情感交流,这样让影片既好看又有趣、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看花与看人是相通的

既有情感共鸣,又有美好寄托

从英国城堡到原始森林再到私家庭院,从园艺家到护林员再到草医,《花开中国》在时空的来回穿梭间变得更富有情境感,也有了人文的厚度。这部纪录片一方面回到历史的深处,去发掘那些影响过世界花卉史变迁的故事,一方面又定格下现代人的活动瞬间,将不同时空的故事寓于同一主题之下,人物与人物、故事与故事之间的隐性勾连和深层逻辑,形成了一种有力对话。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铜陵凤丹种植者聂荣京从小就生长在凤丹牡丹的原产地,这么多年他带领村民继续以花致富,忙碌的间隙也要回家吃一顿母亲制作的丹皮熏鱼。这时的花,早已不是一株植物了,而变成一种能够缓解乡愁的味道。
作家简·基尔帕特里克在《牡丹》一集中提到,“我认为园艺是关于人的。如果您忽略了人,那您就失去了故事。”这种创作理念既适用于书籍,也适用于纪录片。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整体内容都在个体叙事中消解掉宏大主题的距离感。该片透过小人物聚焦大事件、从小切口深入大主题,虽然讲花,但却集结了植物研究专家、摄影师、赤脚医生、护林员、作家等,不仅在生动鲜活的个人史中挖掘出恢弘磅礴的时代史,还强化了纪录片的真实感以便于受众接受。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花开中国》的主题是花,但讲述的却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花之间各种复杂的情感勾连,甚至美好寄托。那湾村村民黄载年说,“植物里头,最好的就是茶花,有精神气,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桑秋华说,“我认为牡丹就像人一样,就是为了最后的一个绽放,然后燃尽所有的光。”花艺师于筱冉说,“菊花在中国的一个花语的解释,其实它是代表着清静,高洁,也代表了怀念,正直。”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这部纪录片巧妙地通过人的特性去解释花的气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身表达空间,这种表达不是割裂花和人的表达,恰恰相反,它囊括了人与花、人与观众、花与观众三个维度的多向交流格局。

从花的生长到“文化交流”

纪录片可以有更多扩展

纪录片拍下了象征性的一幕,当两年一度的世界茶花大会在欧洲南特市召开时,世界茶花协会主席管开云洒上了一杯乌龙茶,并且祝福道,“这朵茶花是友谊的象征我想她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和健康。这不仅是对来自南特的人们,也对全世界所有人。”山茶花跨越半球重新在欧洲焕发生命,菊花则让我们与近邻日本的关系更为密切。正如小原流一级家元教授石桥祥子所说,“希望通过插花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成为日本和中国的一个桥梁。表现出的是它的自然的一种美丽,但是我希望它变的更大一些,大的像彩虹一样。”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花能够连接世界,纪录片也能。其中原因在于专业知识与故事讲述融入得十分巧妙,这也宛如一部花儿的百科全书。不同植物的花期是多少?它们的生产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花卉嫁接有哪些具体步骤?杂交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这些常见于课本的园艺知识也都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愈发生动。例如当云南山野的基因来到老威廉姆斯的庄园后,不仅长得高大,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也能保持花量。这个山茶花漂洋过海,再落地生根的故事在第一集的开头就抓住了人们的目光。
“花朵打开了我们大脑中掌管愉快、记忆、欲望的机制。美的追求演化成我们尊崇的仪式和喜欢的味道。”除此之外,《花开中国》也聚焦到很多人类共同的情感,比如美,比如成长,这些独特的立意都让这部纪录片拥有更多国际传播上的张力。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这部纪录片虽然以“中国”为题,但讲的却是世界的故事。整个创作团队的行程足迹不仅遍及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还深度调研及拍摄走访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近20个城市。
《花开中国》的创作经验表明,如果能够在“故事”中注入对时代变迁的历史关怀、对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朵花的人文关怀,不但符合国际传播的要求,其说理能力也往往能藏于无形之中。

原来“花”也是一种对话,这部纪录片如何记录

能够看到,这部纪录片拍摄的这些故事,既有多国人民友谊的交往,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展演。尽管该片采取个体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但其背后所涉及的文化交流氛围正牢牢地烙印在整个纪录片的叙事当中。而要体现该叙事模式下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的真实内涵,莫过于去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承、碰撞和融合。
花卉在迥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扮演着友谊大使,在静默的岁月中,彼此渗透,诞生新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