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4-30 16:37 的文章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是在网络上不少网友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内地“拍戏的”不算是演员而是明星,而香港的“拍戏的”可以被称为演员。其中能够明显看出其偏见,认为演员比明星更值得尊重。在影视行业如果把这些称呼做一个比对,“艺术家”无疑是最顶层的,能称得上艺术家的,往往都是德才兼备,德高望重;“演员”其次,但相比明星,演员似乎更像是观众对他们演技的认可;而“明星”在大多数人眼中,则是“有流量、没实力”的代名词。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那些有天分的演员或者是高水平的演员,他们的演技让你觉得不是演技,而是在演他们本身,这正是因为有他们独到的一面。不是别人的翻版,因此才有说服力。

这是张国荣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关于演员的理解。不得不说,这是恰到好处的总结了什么才是演员。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香港地区和内地,近些年在影视行业的交流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北上”的香港演员。蔡少芬、佘诗曼、陈浩民、郑嘉颖、惠英红等,这些曾经在TVB剧集中大放异彩而积累到知名度的演员,在成名之后选择“北上”。 这些“北上”的演员,除了台词之外,其他方面包括演技、敬业程度几乎是无可挑剔的。而台词更多的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与其作为演员本身的功底是没有多大原因。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与此相反的是内地的一些流量演员,空有大批粉丝追捧,在演技上实在不敢恭维。这部分演员,尽管有粉丝拥护,有投资人支持,但很多观众却并不买单,可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毁剧不倦”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些演员,观众就称呼他们为“明星”。因为他们的演技,让“明星”这个词已经慢慢的具有了略带贬义的特性。

一边是不少香港演员的电视剧被观众熟知并认可演技,另一边是大量内地流量演员演技尴尬难以“服众”,这是造成大家认为“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个观点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这种情况还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呢?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内地人口多,追星族基数大

内地的人口众多,自然追星的基数相较于香港而言要大的多。追星族的不断壮大,他们追星的方式甚至是失去理智,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拥戴,造成现在内地的娱乐圈已经有点“畸形”了。

好好演戏的年轻演员越来越少,相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只要有一副好长相,加上经纪公司的不断炒作,就可以在出道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到人气,成为流量“小生小花”,也就是所说的明星。与高人气形成反差的是,作品很少、综艺节目很多、代表作品更是屈指可数。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有粉丝的追捧,做个“综艺咖”一样可以获得不小的收益,坐享高人气带来的福利,还有几个年轻明星愿意去老老实实拍戏呢?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香港演员就是一个工作,内地更多把它当成赚大钱的方法

曾经,香港有两家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分别是亚洲电视和TVB。两家电视台同台打擂,在这种竞争之下,精品港剧不断涌现。作为旗下的演员,也经常是在两家电视台之间游走。

鉴于各种复杂原因所致,两家电视台旗下的演员薪酬要低的多,不像内地的影视演员动辄千万片酬。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随着亚洲电视的没落并关闭,TVB一家独大。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TVB的资深“绿叶”演员,无戏可拍,没有经济保障;或者是有些演员因为收入原因,转行其他职业。这也能够从侧面看出,在香港,演员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之下,只有努力的钻研演技,才会有戏可拍。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而内地则不同,很多年轻演员选择做这个行业,仅仅是因为这个行业赚钱更加容易。就像沈腾曾经在舞台上的一个小品,对艺考现象进行讽刺,直接指出参加艺考就是因为“来钱快”。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因此不难理解,年轻的流量明星不担心没有作品和演技,因为单单靠“流量”,就可以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了。


香港影视行业的黄金年代造就优秀演员

香港的影视行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其巅峰时期。当时的香港影视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快”和高质量。

王祖贤在1990年拍了10部电影,王晶平均每年保持着7部电影的产量,红极一时的电影《古惑仔》仅仅用了7天的时间就拍摄完成。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正是这样的快节奏下,演员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下进行打磨,演员的经验对于演员演技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有助于演员可以快速成长。

同时在香港影视的黄金年代,不乏出现很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我们现在也会发现,当一个剧组的制作团队足够好的时候,整个剧组的演员演技是普遍在线的。因此在香港影视的黄金年代,好的制作团队和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共同造就了那一批优秀的香港演员。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也许有人会质疑,现在内地的影视行业依然也是快节奏,为何年轻演员并没有锻炼出来呢?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地市场比当时的香港市场要火爆的多,不只是不同的影视作品扎堆出现,还有数以万计的影视演员,这个数量远远都要多于当时香港的演员数量。造成的结果就是,剧组可选择性太多,演员演戏的机会并不平均。且现在的内地影视行业鱼龙混杂,有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低水准的“圈钱作品”。

所以当一个年轻演员自身演技没有特别好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剧组可能表现也是“忽高忽低”。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综上,“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个观点似乎是成立,也被不少内地网友认可。可是仔细一想,我们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首先,这个观点本身就是在信息不对等下,造成的差异。现在内地观众观看影视剧,早已不再依靠影视行业率先发展的港台,内地影视作品的高产足够满足内地观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港台影视剧进入内地本身就机会少了,即便进入内地市场很快就会淹没在众多作品中,除非是质量上乘的佳作。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港台剧现在都能进入内地市场,而被观众所津津乐道的都是从制作到故事甚至是再到演员演技,普遍较好的作品。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前些年TVB热播的宫斗剧《宫心计》,不仅在香港收视率一路高歌猛进,在内地播出更是再次掀起了“宫斗热”,内地观众也被一众演员的演技深深折服。时至今日,仍然在网上流传一段现场的拍摄花絮。其中饰演郭太后的谢雪心,在前一秒还是和其他人开玩笑,当开机后立马变了一副面孔,成了咄咄逼人的“郭太后”。这段视频被不少观众看了之后,无不称赞这位老戏骨的精湛演技。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其次,内地演员的黄金时期是35岁之前,而香港普遍在30岁之后。不同的文化差异下,形成了不同的娱乐特点。之前在媒体上经常能够看到不少30以上的女演员,向大家呼吁,应该多给“30+40+”的演员一些机会。2019年的7月,在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呼吁多给这些演员机会。2018年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杨蓉王媛可也都因自身遇到相同的困惑,而希望可以多给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戏拍。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正是因为在内地的娱乐行业,尤其是对女演员来说,35岁之前就是自己的黄金时间,而很多影视剧的主角也都是围绕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发生的故事来创作的。而恰恰这个年龄段的很多演员还在不断的成长,演戏方面尚不成熟。而香港影视圈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以TVB为例,那些拿到“视帝视后”的演员,也是经过多年小配角的磨练,才能够成为主角。此时,他们的从阅历到经验都已经日臻成熟,演技好也是不断磨练的结果。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香港影视行业的发展早于内地多年,在影视作品的类型上也相对更丰富。他们尽管也存在中年演员戏路变窄的问题,但是影视剧的多类型化,则可以根据演员自身的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的作品。

内地大火的影视剧,主角都是年轻演员,香港大火的影视剧主角往往都是35岁以后。当把同样受到市场追捧的影视剧中的演员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内地是演戏经验不足的年轻演员,香港是有多年配角经验的“老戏骨”,大家自然觉得还是香港的演员演技好。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试想一下,如果拿着同样年龄段的演员对比,当内地的赵薇、周迅、徐静蕾、孙俪、袁泉、马伊琍等,和香港的佘诗曼、胡定欣、杨怡这些对比的话,谁的演技更胜一筹还真不一定。同样反观现在香港的新人演员,他们的演技又确定都很好吗?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种认识上的错

不是香港演员演技好,也不是内地演员演技就不好,而是大部分网友在不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比所致。

今|日|互|侃

内地的是明星,香港的是演员,这个观点你认同吗?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