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4-23 17:48 的文章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1

乐队的夏天最新一期,马东老师因为临时改赛制被全场瑞思拜,享受了自乐夏开播以来最大的喝彩声。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而专业乐评人这一期则被“鞭尸”,之前直言快语的黑刀老师被剪辑成了彩虹那什么真香现场,学院派的邓柯老师也只坚持了一下“痛仰这一场也是起承转合”就坐下了。

整体上看,这一场似乎是一场民意的狂欢,而之前饱受欺凌的乐队则扬眉吐气,把骑在他们头上的乐评人彻底掀翻,就差踩上一脚了。

然而现实真的是这么皆大欢喜么?马东老师的任性背后,有没有我们不知道或者还未领会的缘由?这个临时改赛制的举措,真的是为了民意,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且别那么快下结论。

2

1996年的时候,27岁的马东从澳洲回国,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视专业。那时候,他已经在海外漂泊了10年之久。八十年代,马东随着当时的出国热,来到澳洲学习,生活上很窘迫,给人搓过袋鼠的皮子,找练习生剪发,各处打工。

后来父亲马季来澳洲演出,马东跟着他在澳洲转了一圈,发觉他们的生活实在太有意思了,而且“整天就是玩”,觉得在澳洲没有呆下去的必要了。于是回到了国内。

在北京两年后,机缘凑巧又来到了湖南电视台,开始做一档叫做“有话好说”的访谈类节目(那时候正是央视《实话实说》最火的时候,崔永元老师是全国人民的偶像)。

那时的马东,自称是一个“两百多斤的胖子”,但已有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嗅觉和敏感。身在湖南,他也同时见证了何炅李湘“快乐中国”一代的崛起,算是中国电视娱乐时代启幕的亲历者。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这档《有话好说》做了两年,因为触碰了敏感题材被停播。随后,马东来到了央视,做起了《挑战主持人》节目的主持人。兜兜转转了十年后,2013年,马东进入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一职。2015年,他又自立门户成为了米未传媒的创始人兼CEO。

整体上,马东是经历了中国整个电视体系的变革和进化,从海外到国内,从湖卫到央视到视频端,从给别人打工到做老板。这样一个电视行业的“活化石”,做起内容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3

不过,虽然自身的经历和底蕴丰厚,马东也不是没有面临过挑战。当年《有话好说》停播据说对他是个不小的打击,让他明白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现实,尤其是对他人的责任之间还是要做更多的平衡。

而《奇葩说》固然是爱奇艺和米未的王牌栏目,但从2014至今,也经历了节目热度下滑、人员更迭和负面新闻等一系列阻碍。

也许正是如此,马东和他的米未决定另辟蹊径,开启一项全新的事业。而他们选中的就是音乐行业里至今没有被深耕挖掘、在国内没有成功先例的乐队领域。

据痛仰高虎说,他们本来没有参与的欲望,纯粹是被米未的这群年轻人的认真和梦想感动了,决心为乐队圈做些什么。

而在我看来,所谓创意和制作能力都是可以替代的。米未和马东的优势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么一帮年轻人。

4

当年《奇葩说》上线的时候,我曾经惊叹,原本电视辩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江河日下,没想到马东竟然能集合这么一群口才精英,转向说话领域,成就了这么一档有创意有含金量的节目。

虽然在中国,内容行业某种程度上都有着某种“桎梏”,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传媒无论做什么样的价值引导和社会号召,最终都要落实到青年身上。

马东应该是早就看破了这个格局,因此他做节目的宗旨从未偏离过年轻人。相应的,马东在这些节目中的定位,既非传统的“主持人”,也不是专家,而是“青年导师”。

应该说,“青年导师”这个角色,是会让人上瘾的,因为年轻就是一个上瘾的过程。马东曾说,他不停地做《奇葩说》,就是想让自己始终与新鲜的边界保持接触,“让多巴胺分泌地更旺盛一点”。

一百年前,五四的那批知识分子也爱做“青年导师”,不过他们传递的是知识与态度,马东传递的则是娱乐和技巧。我不想重复什么娱乐至死之类的论调,从积极的方面看,能让青年们在与现实的磕碰中减小一些摩擦系数,减少一些伤害,也算用心良苦。

不过这并非没有副作用。青年导师放弃责任的教导,只传授对付世界的经验,这往往会给人们另一种暗示。比如“奇葩说”的核心团队先后都加入了米未,成了这几年互联网变现大潮的受益者。

但同时,他们有些做的事却让人看不懂。比如经常有互怼的消息。有些甚至影响到了节目的进程。

去年的第五季《奇葩说》中,马薇薇依靠线下的沟通说服工作,成功拉起了一支“梦之队”,几乎所有的“OG”都成了她队中的一员。

然而这么做显然破坏了节目的平衡性。在之后的节目中,马东成功动用手中的权力,让其他几队将马薇薇队中的大将抢走。马薇薇一度不能接受这种结果,并说自己没有违反规则,为什么要针对我。

马东则说了一句几乎是箴言般的告诫:“为什么世界要按照你设计好的来运转?!”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5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马东的话看作是一个老板对员工的“教育”,或者一个过来人对年轻人的“教诲”。

那么相应的,这期乐队的夏天上马东临时改赛制这一幕,到底是出于什么理由呢?

我曾经在上一场发了一个帖子,分析两场淘汰赛按照排名计分的方式不科学,如果按照累计票数计分,则更能反映比赛的真实状况。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如果按照票数累计,两场淘汰赛会淘汰的是海龟先生,而不是Mr. Woohoo。而从复活赛来看,最冤枉的也是Mr. Woohoo了,因为他们淘汰之后马上就是复活赛,连一个参与复活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说,还好用的是名次计分,不然淘汰了海龟先生更让我遗憾。我想提醒一下的是,用结果来倒推过程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很有可能出现按照名次累计反而淘汰了观众更喜欢的乐队。而两场票数统计结果上,海龟先生也只比Mr Woohoo低了三票。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场复活赛的精神,上场淘汰赛如果让海龟先生和Mr. Woohoo再PK一场,可能最后的结果会更为合理。

可是马东在淘汰赛没有这样做,在复活赛却这么做了。这一切都是出于他“青年导师”的自我认同。

5

应该这么说,《乐队的夏天》是马东用手中的资源,将乐队的年轻人(也包括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中老年”)带出圈的一个双赢的举措。这跟他将辩手和能说会道的娱乐圈人士包装成“奇葩”推向媒体和公众作用是一样的。

相应的,这件功德自然会让参与者和观众们对马东“膜拜”,视其为偶像(这场全场大呼“马东老师帅!”就是明证)。

但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另外的问题,就是“你先让谁上”?毕竟资源和关注度是有限的,31支乐队也只有一部分能够成功出圈。比如反光镜就是在微博上“叹息”自己上了节目却没有让关注度提升,坐地铁都没人搭理。

而像Mr. Miss和Click#15这样卯足了劲准备比赛的,也只是想让自己的曝光度能多一些,尽量让音乐这个饭碗能端的更稳一些。

还是那个问题,乐队虽然这些年来大多处于地下和线下领域,“出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他们面临的仍然是一个存量市场,相互竞争不可避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刘阳子为什么会站起来要求痛仰“高风亮节”地让出复活的机会给Click#15。

在这种情况下,马东老师让两支乐队同时复活的决定似乎是顺应了民心,皆大欢喜。但我要同时指出的是,这个似乎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决定,也给乐夏这个节目,甚至米未今后的节目制作留下了阴影。

7

有些观众觉得,自己的情绪反馈大过一切,总之让我爽了就对了。但我想指出的是,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能让所有人都自由自在的爽而毫无代价的事情。就拿最简单的事来说,改变了赛制,也就改变了接下来所有比赛的游戏规则,那么可见的是各种流程和相关的准备工作都要更改,甚至包括乐队和嘉宾的档期,这些都是问题。

当然,马东是老板,也是执行者,这些都在节目组的正常承受范围之内。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么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竟在观众眼皮子底下,跟几位嘉宾和乐队、观众们商议一下就改了,而对导演组只是很豪气地宣布:“你们改一下赛制!”

那么,今天为了一支乐队的复活可以更改赛制,明天为了一支乐队的淘汰也可以更改赛制,那后天呢?下一季呢?

有些观众也许会跟我杠:“这是个游戏,人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或者:“人家乐队和观众都同意了,你一个看节目的比比什么。”我想说的是,规则的严肃性不是靠脑补或者节目效果去倒推的,先例一开,后续所有的事情都会受影响。

最重要的,还不只是一个比赛结果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马东和米未的节目是在给没有资源的年轻人创造机会,这实际是一个“施恩惠”的过程,而“恩惠”同样要接受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考量,正因为机会是稀有的,才更需要考究过程的合理性。

这正像对于青年的教育一样。青年们需要得到的,从来不只是知识、技能和赚钱的方法这样的“干货”,态度和品行是更重要的,能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软实力”。而马东用手中的资源做的也不只是一个好看的节目,或者为一群年轻人创造机会,更多的是需要做示范。

类似“奇葩说”那样的抱团取暖和相互撕逼,都并非良好的示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节目可以靠这些热点生存。

电影《海底总动员》里有这么一个场景:小丑鱼马林的儿子尼莫和大群鱼被捕鱼船抓进了网兜里,而鱼们四处游动试图挣脱,整体却分撒了力量。马林通过指挥鱼们奋力向一个方向游,成功地把渔网撑破,解救了这些鱼和自己的儿子。

乐队的夏天,马东的夏天?

在我看来,马东做《乐队的夏天》就像解救这群鱼一样,要把一群“坑”里的人带出“坑”。不过,出坑总是有先有后的,还有些人始终呆在坑里,努力把别人往上抬。在我看来,多一支还是少一支乐队复活其实并不改变什么,我只希望这个恩惠能够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