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称“铁哥”的张铁强
“你问我最喜欢什么马?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国产的三河马,因为三河马是通过几代中国人辛勤的劳动培育出来的,是属于我们国家的新品种。我对三河马有深厚的感情。”在接受《新世纪体育》报记者采访时,江湖人称“铁哥”的张铁强如是说。
1954年出生的张铁强拥有硕士学历,是辽宁海城市人。他的头衔很多:象阳全民摄影俱乐部关山摄影基地马术培训指导老师、“陕西宝鸡地区创业之星”、“十佳旅游带头人”、“镇劳动模范”;当然,他目前最重要的头衔是陕西省大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关山大唐私家牧场主、关山大唐皇家牧场主。从毅然决定辞去公职开始,铁哥的人生便与中国一代名马——三河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万亩牧场总关情
关山牧场是一个有着独特自然风景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它位于横亘在陕甘两省交界的陇县和张家川两县境内的关山葱岭中,是陕西最大的林牧区,也是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关山草原享有“小天山”之美誉,那里的地貌与中欧阿尔卑斯山相似,幽涧水泽兼具、草原森林相间、地势广阔、水肥草美、景色秀丽。
如果没有铁哥,关山牧场也许只是自然意义上的关山牧场。2005年,铁哥在关山创建了陕西大唐牧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特色种植养殖、国宝三河马育种、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多元化牧场,从而为关山带去了风情独特的民宿、宽阔美丽的滑雪场以及品种优良的三河马,使得关山更加生动、活跃起来。
在创办关山大唐私家牧场以前,铁哥在铁道部中车集团下属大型国企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就职于我国的高铁、动车、风电、海上钻井平台的研发中心单位。“企业的总部位于山西,在西安设有分厂,来这里(关山大唐私家牧场)之前我在山西。你们现在坐的高铁就是我们单位研发的。”谈起从前,铁哥言语中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或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有一份稳定且收入高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心愿,所以,当铁哥辞去公职,从国企“公务员”转变为一名“牧马人”时,引来的更多是旁人的不解,但铁哥坚信“跟着初心,不会错”。开办了牧场之后,铁哥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离家人太远。“因为工作单位和家庭都在山西,到牧场将近 500 多公里,家里有事儿回去也不方便,所以为了牧场就把家迁到西安,现在我 离 他 们 也 就 260 多 公 里。”铁 哥说,因为日夜打理牧场、照料马匹,所以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牧场离家稍微近点也算得上是一个安慰。
铁哥之所以成为一名“牧马人”,还得从 1993 年说起。铁哥告诉记者道:“那时候我患有腰椎第四节蓬松,到西安红十字会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手术。我担心万一手术失败导致高位截瘫,就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腰病康复保守治疗的方法,了解到马背运动对于缓解腰部疼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于是就开始慢慢地了解与马相关的一切。”曾经在查阅资料的时候,铁哥无意间看到养马专家王铁权先生写的一篇关于拯救三河马的文章,并且详细地阅读,了解了三河马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铁哥不知道的是,这篇关于三河马的文章,会在多年以后成为他自己致力于拯救三河马事业的重要因素。
因为网上资料显示骑马对于腰椎康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铁哥便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在西安一个俱乐部学骑马,后来慢慢掌握了骑马技巧。彼时的铁哥切实感受到了骑马对身体的益处,在骏马飞驰之间,仿佛领略到了古代骑士独有的神勇,也更加喜爱马这种有灵性的生灵。
直接促使铁哥离开原工作岗位的事情是2004年12月1号其夫人的辞世。爱妻早逝,铁哥极度的悲伤,那种悲伤是挚爱离世的悲恸,也是情深不及久伴的遗憾。因为原来在单位工作时候,铁哥是个工作狂,尤其看重工作业绩,在家陪伴亲人的时间很少。“可以说我从来没有陪过夫人到外面走一走,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觉得对她很是亏欠。”在安顿完夫人的后事以后,铁哥静下来想了很久,决定离开原单位,换个地方生活。于是在 2005 年,铁哥打了书面报告辞职,只身来到了关山。
历尽艰难为买马
开办牧场,自然少不了马。铁哥开启了四处奔走、挑选良驹的模式。正如有句老话所说:“你吃过的苦,终会照亮你未来的路”。此前在查阅与马有关的资料时,铁哥掌握了许多相马的知识,为后来的相马买马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技巧。为了买马,铁哥基本走遍了内蒙古。“我去过包头、锡林格勒、通辽、绥芬河、三里河一带、额尔古纳河以及周围近两百公里范围内的草场,最终发现好马都集中在中苏边界。”在足迹遍布内蒙古后,铁哥终于觅得良马之乡。
中苏边界盛产良驹,但是那个地方路途遥远,距离关山将近 4000 公里。买马、运马,成为铁哥无法回避的困难。每次去边境买马,铁哥都会带上六七个人,一待就是半个多月。连吃带住地在当地进行马匹挑选,如果有看上的马,铁哥就想尽一切办法买下来,甚至不惜用高价买走。当时,那边的通讯很不方便,但铁哥无所畏惧,他说有一种使命感在驱使着自己。其中有一次铁哥得了重感冒,输液结束后,他拔了针头就开车往三河马的住处去。铁哥将这段过程总结为“三次买马”。“我三次从额尔古纳河一共精选了近百匹马,精选回来的三河马落户于陕西关山草原,经过这 13 年的辛苦努力,这些马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我培育出来的这些马,是属于关山山地三河马的新品种。”言及此,铁哥就像是收获了丰硕果实一般喜悦。
铁哥虽将买马经历总结为简单的“三次买马”,但个中艰辛何止三言两语就说得清?首先说选马这个问题,由于当时大型的马场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只得到中俄边界周围那些农民、散户那儿去寻找马源,真可谓是百里挑一。同时还面临着检疫证办理困难、马匹出省困难等问题。
其次是运输问题。买马有长达接近4000公里的行程,其中有500公里是“死亡区”,那里没有任何通讯信号,一旦走错路,就有车毁人亡的风险。因为运马匹和拉货物不一样,开车基本是匀速,需要非常小心。途中还得按时给马匹供水、供草。4000公里途程本身就很艰难,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也时常发生。“有时候晚上会遇到野狼群,一二十匹狼追着汽车跑,挺吓人的。我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比如说车要抛锚了,先烧汽车备胎,烧备胎再烧内胎,然后再烧柴油,就连烧车轮子等救援都考虑进去了。”在铁哥眼中,马才是“重点保护对象”。
令铁哥惆怅的是,领导、同事、朋友、亲人们,没有人理解他的所作所为,远在国外的女儿劝他去国外过清闲日子,但是铁哥不肯。“为了这些马,我前妻的骨灰一直在家里供了13年后才入土,我家里还有 80 岁的二老双亲,我都没有陪在他们身边。10年前,我胳膊摔坏了,缝了 57 针,按规定最少要在医院待 3 个月,但我 5天后就出院了,强行回到牧场。”铁哥说,要是他一直在医院,就没有人照顾他的马了。“我妹回来看到我这么拼命,就骂我说我对我父母都没有这么关心过。”在家人和马匹之间,铁哥选择了陪伴后者。“这几年来牧场旅游的,我也接待了几万人,但是从来没出过事故,这都是我用血的教训换来的。”语毕,铁哥沉默下来。
在牧场的13年,铁哥做了很多事:在关山一共租用了万亩草场、800多亩耕地,十多年来,他在关山修了9公里的沙石路、修建了156间人畜用房、拉了6公里大电、接通20兆通讯、创办了4个基地、战胜了百年一遇的大水和五十年一遇的大雪(当时降雪量多达800毫米)。2015年以前,铁哥的牧场依旧没有通电,此前用电全靠发电机发电。十几年的岁月,三河马早已成为铁哥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生情归三河马
三河马外貌俊美,体高在1.4 米到1.5米之间,主要产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马身上有一半血统来自外血,1931 年中国用50 匹阿拉伯马与 50 匹英纯血来改良三河 马,原关东种马场里的马就是三河马。上世 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初是三河马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进入 21 世纪后,由于马业市场开发不力,相关产品的商品率低,群众养马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内蒙古三河马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原来的1.7 万匹降到 4000多匹,畜种也呈退化的趋势,三河马被列为濒危物种。如今大唐私家牧场三河马的存栏量就是 160 多匹。在拯救三河马这件事情上,铁哥无疑是贡献巨大的。
“我一开始做马匹养殖,就是以保种为目的,我特别喜欢三河马,因为三河马是通过几代中国人辛勤的劳动培育出来的,是属于我们国家的新品种。我对三河马有深厚的感情。当时我就觉得中国的马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只是时间问题。”铁哥是一个看得见三河马未来的“牧马人”,“三河马参与赛马运动完全没有问题,在上世纪 30 年代、50 年代,大部分三河马在赛场上表现都很突出,主要用于跑马、场地赛还有野骑。”尤其是相关部门下发文件明确海南可以开展赛马运动,铁哥觉得自己当初的决断是正确的。
马匹的保种、繁育并不是一件易事。铁哥告诉《新世纪体育》报记者,三河马每次繁育的马匹质量都不一样,优中选优是保原种的途径;其次是用阿拉伯马与三河马进行杂交,三河马本身就比较漂亮,再经过与阿拉伯马杂交,其优点就进一步体现了出来。但是马匹的繁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国内许多人求快,宁愿花大价钱直接从国外买马,但事实上,国内用马本土化是必然的趋势。
对于如何发展马业这一问题,铁哥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要抓马的基础繁育;其次在注重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对马匹进一步进行改良提纯;投入科研力量,例如对马匹进行人工受精,这一块需要依赖专家以及技术支持;最后可以提倡在民族赛马中使用国产马、多提倡民族赛马或者国产马大赛,这样就能大范围促进国产马繁育。
尽管一直在从事三河马的保种、繁育工作,并且这一工作进展很不错,铁哥依旧表现出了担忧与顾虑。“现在我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没有资金引进好品系种公马,对于现有三河马基础群的营养保障显得有心无力;其次是技术人员匮乏,缺乏专业人才。我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国产马、关注三河马,争取能让中国的优秀马种一直延续并在赛事中大有可为!”铁哥由衷地说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唐私家牧场中将会马群遍地,百草芳香。
(新世纪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