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有影响力的赛事是各方共识,为本土赛事发展筑牢根基、培育沃土,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找准赛事市场、激活大众需求,扶持办赛主体、开拓盈利模式,培养运动习惯、涵养体育文化,本土赛事的土壤和根基才能越来越厚实。
民间创办的中国国际高山定点滑雪赛日前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以“2019中芬冬季运动年”为契机,赛事将从今年开始增设芬兰站,将办赛创意与模式向海外布局,展现出中国本土赛事的发展活力与潜力。
近些年,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地,产业环境不断向好,国内本土赛事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也在破解一些“成长的烦恼”。打造优质、有影响力的赛事是各方共识,为本土赛事发展筑牢根基、培育沃土,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找准定位
中国国际高山定点滑雪赛的创办,源于雪友的热爱,如今已成为国内滑雪爱好者中最具人气的赛事之一。在赛事承办方、华体动势体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看来,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推动着国内滑雪人数激增,赛事也正是瞄准了大众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滑雪赛事要打造成像马拉松一样具有包容性的赛事,既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选手参加,也要为业余爱好者提供参与机会。”
找准市场、激活需求,是这类原创性赛事“圈粉”的基础。过去几年,国内本土赛事经过了从“井喷”到“洗牌”的过程。2018年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赛事的发展和成长。打造有中国本土特色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成为发力方向。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要打造出好的品牌赛事,需要政府支持、专业化团队运营及长时间的培育。比如,已进入第十四个年头的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现在是海南体育的“金字招牌”。以自行车赛事作为发力点,既是因地制宜办赛,也突出了赛事的定位与特色。
也要看到,本土赛事的发展路径因项目、地域、人群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相比中超和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在赛事影响力、商业开发等方面略显逊色。这个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因朱婷的回归而热度倍增,如何借此机会吸引更多关注,让赛事更具商业价值,成为赛事谋求未来发展的关键。
整合资源
日前,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剑道总决赛在上海兆丰广场结束。经过两年打造,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已成为申城体育品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群众赛事体系。
利好政策发挥杠杆效应,助推本土赛事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打破了制度壁垒,将体育赛事向市场开放,为社会力量办赛松绑。新形势下,政府、协会、社会等多方力量应如何合作?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给出了一种思路:体育部门将办赛权“下放”,在做好监督和服务的同时,大力支持协会、企业共同参与,激发出市场活力,也扶持出一批优质的办赛主体。
“体育赛事的价值是超越体育本身的。”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义说。以本土赛事类别做区分,职业联赛属于“看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广告、媒体版权、门票等,业余赛事拉动的则是“玩的经济”,重在参与者的体验。无论何种类别,其运营推广及背后产业链的开发目前还存在着缺口,一旦悉心开掘,潜力无限。
在何文义看来,目前本土赛事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赞助商、票务、广告等。体育比赛获得商业赞助的可能性取决于赛事影响力、媒体转播、观看和参与人数等因素,但相当一部分本土赛事在这些方面的数据并不乐观。
张鹏说:“本土赛事要发展一定要考虑商业因素,这需要观念上的变化,让参与各方都清楚自己的角色、明晰责权利,赛事才能走得远。”
培育土壤
据统计,2018年全国举办的马拉松相关赛事达到1500余场,参赛人次超过580万。相比5年前,赛事数量增长约40倍。
飞速增长的背后,是路跑参与人数的激增和大众运动需求的释放。一大批创意丰富、形式各异的跑步赛事涌现出来,以业余爱好者为参与主体,构成了层次多样、覆盖纵深的赛事体系。
在王雪莉看来,本土赛事的蓬勃开展,需要以老百姓运动习惯的养成为基础,而赛事也将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运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