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马”已于11月3日圆满落幕,但作为郑州首次举办的“专属”马拉松赛事,郑马的“余波”依然存在。
在媒体、网络、论坛、乃至微信朋友圈,郑马依然热度不减。
“跑马君”有必要对她再梳理一下,记录中国马拉松进程中的一些亮点和火花。
赞郑州:这里让我很开心
外地跑友“佬的今天”在微博中写道:
“来到郑州我很开心,没人能否认它的大气、兼容并包和舒适惬意。外乡的我看郑州,街上的人很多,烩面吃不完,正因为这样,才体现了郑州的繁荣、凝聚力与质朴。”
人民网i跑团团长吉喆评论:
“这是第一次有跑郑州市区的核心线路,对赛事的组织要求很高,能感受到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市民都很热情,浓重的河南口音“加油”二字很感染人,‘能跑郑马的都不是瓤茬’、‘俺娘咧,你们真棒’。尤其是经过了一连串的河南大学学院,学生们的加油呐喊声振聋发聩。”
微信公众号“领跑圈”发布了《没有一次穿城而过的奔跑,不足以谈论郑州精神》的相关报道,报道中这样写到:
赛道上,奔跑着的是城市的跃动,有年轻的笑容,有硬朗的脚步,有秩序的口号声,有默默的打气。
你看到这个城市热情生动的脸,也看到人群中的阵阵兴奋和助威。
郑州需要这样的精气神儿,生命力,跑友需要这样的热情和呐喊。
城市因运动而充满活力,马拉松一定会成为郑州的城市文化符号和重要事件,它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也会影响更多人。
“郑马”带给城市的一定不只是一场奔跑,更多是人们对城市的重新感受和自信生长……
在“领跑圈的”的这条图文后面,当地跑友们纷纷留言:
“随万人一同放肆奔跑,感受这个城市以及城中人的剧烈心跳,不置身其中的人恐怕很难真切体会到。”“跑过绿城、跑过二七塔、跑过紫荆山,跑过……这一次才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城市。”
网友“半夏” 留言说:
一场奔跑,郑州动起来了。我们有多久没见过城市的动感了,这样的事件让郑州变得时尚,她不再只是被人误解的喧闹、传统、保守,郑州已经发生了巨变,希望更多人感受到她的内在生命力和不断成长的自信。
赞赛事:我给郑马打高分
重庆资深跑友余先生说起郑马,点赞不已:
“首届郑州马拉松惊艳亮相完美谢幕!代表着56个民族的‘姓氏鼓’在终点冲刺的时候响起,隆隆鼓声久久回荡在耳旁!郑州国际马拉松,谢谢你!”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魅力881主持人Tonny在朋友圈留言:
“马拉松其实是一项很复杂的极限运动,绝对不是单纯的组织几万人一起跑步那么简单。天气、赛道、观众、补给、志愿者、赛事保障、赛后服务….每一项都在考验一座城市对这项运动的热爱。虽然是首届,但相信大部分跑者都会给郑马打出相当不错的分数。2018,跑过绿城,只因为郑马”。
中国田径协会副秘书长李秀华认为——
郑马跑道设置充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
媒体、学生、社区等等各类参赛团体的参加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活跃度;
各方的支持配合体现了城市市民的参与度和凝聚力等,这些城市特质通过媒体的报道转播被更多的人所认识,让更多人了解到郑州的文化底蕴。
马拉松的举办就像一张城市名片,一张城市邀请函,对郑州的旅游产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来到郑马比赛的现场,央视高级编辑、体育频道原副总监岑传理谈及郑马给他的影响和感受,这位体育资深大咖赞不绝口。无论是大赛的组织,还是多媒体的广泛传播,他毫不吝啬地多次用“好”“非常好”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郑马虽然是第一次办,在全国来看,开展得比较晚,但是,起点很高,是和国际接轨的。”岑传理说,在郑马开赛前,他专门来过一次,做过不少了解,郑州地形非常好,本身是中原城市,也是全国城市交通的中心,所以在这里举办马拉赛,地点非常好,且郑州第一次举办马拉松,就和北马,上马,厦马一样,安排在城市中心地带举行。比赛组织工作很有序,出发地很好,“像途经的二七纪念塔都是很有名的地方”。沿途包括水的供应,安全问题,隔离带的设置,跑的路线都非常明确,选手一看一目了然,真的很好!
深圳跑友“勇士”的留言:
“郑州国际马拉松真的要给你点个赞了,不管从全国宣传的气势和相关赛道服务都堪称一流,有国际大赛的范儿!”
郑州跑友刘先生给组委会留言:
我一直期待跑一次郑州城真正的马拉松,这次圆梦了。从昨天领物资的感受,我就觉得郑马一定会办的成功,因为各方面的细节都做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