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的本义是指人耳可以识别的介于20HZ~20KHZ之间的声波。自然状态下的声波在气体、固体或液体中传播时,会因外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传不远、传不通等问题。19世纪以来,随着音频传输与存储技术的发明与不断升级,音频传播历经三次重大变革,如今已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实时在线传播新时代。其中内嵌的增量思维,不仅成就了百余年来的科技传奇,也昭示着音频传播的未来方向。
音频传播史上的三次飞跃
1.音频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从原始状态下的必须同时在场,声音随传随逝,传之不远,变为传、受双方可彼此分离,音频无远弗届,且能永久存储,反复播放
大自然的各种音频传播,尤其是人类的语言/语音交流,是个体与外界建立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方式。但直到19世纪中期的漫长历史中,人类的语言和其他各类音频都是随传随逝,声源/传播者、传播媒介和接受者三大原始要素必须同时在场才能实现有效传播。
颠覆性的科技发明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1877年7月,出生于苏格兰的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在美国成立第一家固定电话公司,预示着“朋友们各自留在家里,不用出门也能互相交谈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同年8月,美国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标志着“会说话的机器”——录音设备将可为人类提供音频的存储服务。借助无线或有线的运载,声音仿佛插上了翅膀,无远弗届。而蜡质圆筒、唱片、钢丝录音带等存储介质的次第发明,也使音频的刻录与再传播更加便利。
在上述技术成熟的基础上,无线电广播于1920年代开始从实验室走向民间,音频的跨国乃至跨洲传播成为新常态,“无线电的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像报刊那样依赖印刷和水陆运输的远距离交流工具,而且无线电是不一定要识字的听众也能听得懂的。国家的领导人——特别是在发生危机的时候——很快发现了通过无线电可以直接向人民发表讲话的好处,而不必等报纸来报道他们的发言。最初,收音机主要是一种娱乐交流工具;特别是,它造就了大批新的音乐和戏剧爱好者。不过,到了30年代,使用无线电进行新闻报道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于是新闻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门”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广播成为继海、陆、空三大战线之后的“第四战线”,在打击敌人、争取盟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过对音频生产与传输、存储与接收系统的改造,音频传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在传播效能上获得极大提升。主要体现在:第一,传播的范围扩大;第二,原始声源可通过声波转码,实现音频存储与延迟传播,从而在音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完成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完美剥离。
2.音频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开启了互联网环境下人人皆传者/受者的模式
在众声喧哗中,音频传播的各要素均被“增量赋能”,被重新排列与组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内容与形式。这次变革发生在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引入之后。以信息科技为先导,移动电话让人们不再固守于家中,而是可以随时随地与远在千里的对象即时交流,从“定点”传播转为“动态”传播;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语音信息、音频App、有声书、音乐网站、音频翻译软件等多种音频样态被不断研发出来,各类音频呈现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时代的音频传播,从生产到接收的各个环节均被不同程度地“赋能”,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音频传播的生态变得丰富多元。
如前所述,固定电话作为人类声音的延伸,除了在传播介质中增加了“电话”外,并未改变人际传播的基本结构。留声机、录音机与广播则不仅克服了音频传播的空间局限,还改变了传统音频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前者可将声音永久保留,反复播放;后者善于把各类声音进行深度加工,生成源源不断的信息之流,在分门别类之后,再将其定期、连续地传送到听众耳中,从而引发音频传播的功能变化。但广播只能顺时线性播放,听众无法选择,也不能倒回重听,是少数人生产并传播,多数人被动收听;节目顺时播放,听众反馈渠道不足。这样由专业人员精心制作音频内容后所实行的大众传播,显然属于少数人的“专利”。由这种传播逻辑所生成的受传者一方——“听众”概念本身也意指了一种被动接受的角色。广播业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注重传播硬件的扩容与传播“软件”的加量提质,研发出了调频广播、调幅广播以及数字音频广播等新兴技术,采取了广播系列台或频率专业化等手段,目的在于加强节目的容量、质量,提高音频传播的深度与精度。但单向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模式多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