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素养
原标题: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素养(一线视角)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科学”,以科技攻关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疗能力,也应提倡和鼓励“公众的科学”,以科学防护守卫自身安全,以科学素养培育健康文明习惯
面对突发的疫情,迅速拉起防线十分必要,拉起合格防线却并不容易。这其中,要避免形式主义设防和过度防护。形式主义防控,不仅摆花架子徒劳无功,而且由于缺乏对疫情的科学认知、正确应对,会给防控体系埋下隐患。要知道,在疫情防控中,一个人、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就可能使所有人、所有环节的努力功亏一篑。
过度防护同样不可取。从社会大局看,过度防护会导致本就紧缺的医疗物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甚至造成浪费。确保医疗防护资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保护医护人员、确保战胜疫情的重要前提。为此,有必要提倡公众合理使用防护物资,确保防控一线的需要。相关部门及专家也多次强调,在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既可达到隔离病毒的作用,还可以获得更好的透气效果。
避免形式主义设防和过度防护,需要践行科学防护,采取各种措施弥补社会公众科学知识的匮乏、科学素养的缺失。需要看到,公众对疫病一知半解,是造成恐慌情绪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上,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甚至还有人散布一些“民间偏方”,都和科学素养的缺失有关。这也提示我们:疫情防控,科普应该发力。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科学”,以科技攻关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疗能力,也应提倡和鼓励“公众的科学”,以科学防护守卫自身安全,以科学素养培育健康文明习惯。科学防护强调实事求是,包括公众了解疫情的科学知识,有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科学态度看待疫情,用科学方法做好防护。从最基本的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到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都是最基本的防疫科学素养。
只有坚信科学、运用科学方法,才能战胜病毒。有些专业知识,比如抗病毒药物的“双盲实验”以及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差异,公众理解起来可能比较费力,这就需要科普工作者和大众传媒创新方式方法,让科学宣传更接地气、更易理解。科技工作者、公共卫生专家有义务站出来当好科普宣讲员。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相关部门实事求是披露疫情,科学家准确客观发布研究观点和科研成果,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同样至关重要。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公众科学得当的防护,社会科学有序的防控,有助于筑牢抗击疫情的堤坝,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普及科学知识,实施生命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我们才能更加从容、更加主动。
(作者为本报海南分社记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详细】
聚焦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众多获奖作品充分运用融媒体优势,不断开拓渠道,锤炼写作能力,提升传播效果;同时关心时代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深耕社会需求,坚持独立思考,始终坚持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并重的原则,涌现出许多主题鲜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