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众对疫情信息高度关注,新闻媒体在扮演社会“瞭望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面临着创新话语方式和传播形态的挑战。疫情期间,各类融媒体产品对于传播一线疫情、缓解大众信息焦虑的效果明显,也对提高信息的受众触达率与传播影响力产生重要作用,成为疫情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

相比“非典”时期,今天大众对于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带来对媒体专业核实的普遍需求,社交媒体在信息聚合、舆论生成方面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如何生产出形态创新、内容专业、传播高效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战“疫”报道的关键。疫情期间融媒体传播呈现出的特征,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策略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1.慢直播呈现事实全景 扮演“解压利器”

疫情初期,相关新闻主要集中在最新进展、数据通报上,以满足公众对权威信息的需要。这一阶段,大众处于信息饥渴的状态。而在特殊的时机之下,一些融媒体传播形态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媒体融合实践的生动注脚。

1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客户端“疫情24小时”专题页面开启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医院建设现场的慢直播,24小时不间断呈现现场施工实时画面,开通直播不到三天时间,累计访问量超过两亿人次。之后又提供了全景VR直播,使广大网友化身“云监工”,在线围观、监督施工进展。

不同于传统的新闻直播,慢直播无解说、无剪辑、无任何加工,只有固定的机位与多个画面呈现角度。慢直播提供了一种不加修饰的全场景内容呈现,其真实性、透明性、参与性赋予观看者一种“控制感”,有助于缓解大众对于“事件发展不可控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一方面,这种不加修饰的原生态,把事物发展全程较为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使受众能够自行思考,主观感受事物发展的全貌;另一方面,“慢直播+VR”的配置进一步消除空间距离,带来自主式、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且可以切换多个视角,使事件的呈现更加立体、直观。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传播中,慢直播在实时传递一线疫情、提升信息透明度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对用户而言,慢直播相当于对一个新闻事件展开的凝视,是低成本的在线监控,给予用户较大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参与,也有助于满足用户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此外,慢直播还可以与AI结合,对直播画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他新闻产品的生产、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2.短视频高效传播真相 走在科普与辟谣前沿

疫情期间,简短、直观的视频类信息十分有利于缓解大众的信息饥渴。众多传统媒体利用短视频传递疫情一手信息,成为媒体拥抱短视频、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又一次竞赛。随着用户对于获取防疫抗知识的诉求明显增强,短视频在宣传疫情、号召用户科学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主流媒体纷纷将短视频平台的巨大流量转化为科普和辟谣的高效传播通道。

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成为主流媒体通报最新疫情、专家观点、科普知识的前沿,也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央视在抖音开设“央视新闻”、“小央视频”和“新闻联播”等多个账号,对战“疫”信息成矩阵规模性输出。一些短视频平台也主动策划科普和辟谣内容传播。腾讯微视开展了“疫情知识官”系列策划,将疫情防治知识点融入视频中,通过引导用户答题及传播科普知识的方式,传播疫情防范科普知识,提升用户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

短视频作为一种低语境的传播语言,具有门槛低、可视化、互动性强等优势,能够以简单易懂、清晰直观的方式将重要的事实性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不同于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的长视频或者图文形式,短视频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入故事核心、突出信息关键,从而具有极高的传播效率和快速传递要点的能力。以短视频语言传播疫情信息,能够帮助受众快速抓住主要信息,给予其即时报偿的满足感。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也使其成为主流媒体最大限度传播权威信息、防止谣言扩散的有力渠道。

3.Vlog呈现抗疫日常 UGC内容被纳入专业新闻生产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相关信息传播成为常态,疫情报道逐渐进入突发事件的常规报道阶段,媒体报道主题向各地政府举措、基层抗疫故事等方面过渡,Vlog成为疫情传播中深入一线日常、讲述普通人故事的一支独特力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