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华媒为战“疫”加油!(侨界关注)
《非洲华侨周报》赞比亚分社编辑刘欢(右)和同事在值夜班。(南庚戌供图)
亚太通讯社社长刘继明在录制歌曲《华夏赤子》。(刘继明供图)
美国环球新闻网总编辑王绘沣(左四)与旅美侨胞筹集抗疫物资。(王绘沣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在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华媒人紧握手中的笔和镜头,发出响亮的声音,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加油!
稳信心——
“及时准确传递疫情信息”
打开最近几期的澳大利亚《新市场报》,头版“总编辑题记”一栏刊登的小短文格外振奋人心。“全民团结抗‘疫’,彰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慷慨解囊,向武汉等地捐款捐物,充分显示了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血脉亲情……”作为撰稿人,该报总编辑任传功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向在澳侨胞传递中国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心。”
身兼澳华电视传媒董事长,任传功最近格外忙碌。“我们的新闻网站每天第一时间转载国内疫情数据,让更多人及时了解疫情最新形势。同时,我们还刊登转载了多篇有关中国政府多举措防控疫情、在澳侨胞向国内捐赠物资、澳政府官员积极评价华人社区防疫努力等主题的报道,传递战‘疫’正能量。”
“春节后,旗下所有的媒体平台都成了我们战‘疫’的阵地。”非洲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南庚戌向记者介绍。针对疫情报道,南庚戌充分发挥新闻团队布局广、语种多的优势,将遍布非洲多国的分支机构、通讯站及多语种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动员起来。“疫情就是命令,所有同事24小时严阵以待。编辑群里,几乎每分钟都有新消息。”
“我们注重根据疫情形势及时设置新的议题。”南庚戌说,“非洲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国经验备受瞩目。我们在报道中更注重结合非洲实际情况,介绍可供借鉴的防疫知识。”
亚太通讯社社长刘继明被很多画面感动着: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眯眼打盹;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争先恐后援助鄂汉;一个又一个“逆行者”请缨奋战在抗疫一线……作为出身音乐科班的华媒人,刘继明心中涌动着一股创作的激情。他马上开始谱曲,并联系了自己的老搭档刘恩汛作词。
特殊时期,没有乐手、录音师、混音师、摄影师、灯光师,请不到演唱的歌手,更谈不上专业的视频剪辑和特效。刘继明一头扎进音乐工作室和录音棚,一干就是5天,一切都靠自己动手。很快,一首名为《华夏赤子》的歌曲诞生了。“赤子有梦中华无恙,龙的传人铭记多难兴邦……”刘继明唱出了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赤子之情。“这首歌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家媒体平台上传播,希望借歌声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中华儿女鼓劲!”刘继明说。
反歧视——
“呼吁携手防控疫情”
面对病毒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世界各国理应携手并肩,同心战“疫”。然而,个别国家出现了针对华人群体、甚至亚裔群体的歧视言论和现象。身处海外,不少华媒人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以笔和镜头为武器,主动发声。
前不久,丹麦《日德兰邮报》借疫情刊登“辱华”漫画,引发广泛批评。《北欧时报》社长何儒马上行动起来。“中国驻丹麦大使及当地华侨华人纷纷表达抗议,我们在报纸上刊登了相关消息,要求丹麦媒体赔礼道歉。”何儒说。
“所谓的‘言论自由’不能突破道德边界,不能越过文明社会的底线。”何儒表示,疫情当前,海外华媒人要发挥自身优势,以事实发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严谨性,与虚假新闻作斗争,呼吁各国人民团结起来,攻坚克难。
在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看来,新闻媒体要树立公信力,澄清谣言,这是职责所在。“在报道国内疫情形势时,我们尤其注重转载官方数据,避免误判或造成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