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沈轶 李佳雨 发自湖北武汉

2月11日,已经是自我隔离的第四天,明红胜照例测量完体温后,开始了又一天的隔离生活。

4天前,41岁的明红胜支援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建设结束,回到了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刘先村的家中。此后,一辆面包车,成为了他暂时的居所。

明红胜说,如果真的自己感染了,千万不能连累了家人和邻里。

返回前安排好自我隔离 面包车当住所

1月26日,武汉市雷神山医院正式进场施工,这座按照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的定点医院,建成后可提供1500张床位。明红胜的一位小学同学,现在是中建三局的工作人员。1月31日,同学在群里说了工地缺人手的消息。

很快,明红胜和其他6位小学同学达成一致,决定前往支援。明红胜将消息告诉家里人时,父母起初并未同意。明红胜说,他从小身体并不太好,经常生病,父母的担心也由此而来。

然而,父母的担忧最终没能胜过儿子的执拗。带着简单的行李,看着泪流不止的母亲,明红胜最终踏上了开往雷神山的汽车。

手持同学从建设工地开具的雷神山建设进场证明,明红胜等人一路绿灯过了7个防疫检查点。

1月31日下午,他们来到了工地。

明红胜在雷神山医院工作明红胜在雷神山医院工作

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他们小组负责帮助专业人员,完成弱电安装布管工作。他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左右返回宿舍,尽管辛苦,但明红胜觉得一切都很有意义,很值。

他经常会在微信上,给哥哥明建新讲述自己的日常,在他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近十天里,两兄弟每天都会简短交流。明红胜说,他其实也是想通过哥哥,告诉家人,自己在这边没事儿,报个平安。

2月8日下午,是明红胜退场返回刘先村的日子。当天上午,明红胜早早就让哥哥帮忙,把家里的面包车开到了离家里院子十多米外的小路上。他说,这是他回来后的住所。

退场证明退场证明

“叫爸烧一桶开水,给我拿一次性碗筷。”在返回村里的路上,明红胜将细节一一交代。

隔着10多米与家人打招呼 安慰母亲自己没事

当天下午3点多,明红胜背着被褥衣服,一身风尘仆仆赶回家。他戴着口罩,隔了10多米远,和家里人一一打招呼。

家人为明红胜准备自我隔离的住所家人为明红胜准备自我隔离的住所

尽管浑身疲惫,但看着眼泪婆娑的母亲,明红胜还是耐心地劝慰。见到儿子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也没什么问题,父母还提出不用独自隔离。

但明红胜却不想冒险,在武汉的工作,让他真正了解了疫情的可怕,他不敢担保自己绝对没事儿,更不想连累父母和家人。

明红胜此前在北京从事物流运输行业,也开了属于自己的小超市。1月20日回家后,他们一家三口,就和父母、哥哥一家住在老家的二层小楼。屋外的旧厕所,哥哥早已经收拾干净,垃圾桶也一并清洗,这里成了明红胜的专属卫生间。

拎着父亲准备好的热水桶,明红胜先是洗了一个澡,再将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戴上口罩到门口石头墙上取餐时,家里人都远远望着他。

明红胜在自我隔离明红胜在自我隔离

明红胜跟家里人约定,给他送饭用一次碗筷装好,戴着口罩送到石头墙上放好。等家里人走了,他再戴上口罩去取回来,坐在车门边吃。

由于雷神山工地的宿舍是移动板房搭建的,工人们走动的声响让睡觉很轻的明红胜总感觉休息不够。一切收拾停当,他赶紧钻到被窝里,舒服地睡了一觉。

睡觉之前,明红胜特意拿着编好的竹篱笆,放到进入家门口小路的路口,并告诫附近的居民,不要靠近他。

怕生病感冒加被子 每天记录体温保持好心态

当晚,母亲做的饭菜,他吃得一干二净。

2月8日晚上,从睡梦中醒来后,明红胜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面包车里的第一个夜晚,明红胜还是感觉有些冷。第二天,他赶紧让家里人拿来一床被子。明红胜

怕自己感冒了,更怕家人担心。

明红胜回忆,村里人知道他回来了后,也来远远的看过他,似乎有一些担心。看到他在小路口放了围栏,并告诫村民不要靠近后,大家都各自回了家。

妻子为明红胜送饭妻子为明红胜送饭

现在每天起床,明红胜都会先拿出温度计,量量自己的体温。“从雷神山工地回家的第三天,一切正常。”明红胜将自己的情况做了自我记录,在鼓励自己坚持的同时,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月9日,想到一起支援雷神山建设的兄弟们,明红胜更新了一条朋友圈,“这地方,你不来,我不来,他不来,谁来?”配上的视频,正是忙碌的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无聊时,家里人会搬上小板凳坐在客厅门口,远远地陪明红胜聊天。在车门口做做广播体操,也是明红胜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他说,这样既打发了时间,也让身体保持健康。

2月11日,是明红胜自我隔离的第四天。接到记者采访的消息时,他正通过手机微信和同学们聊天。好奇的同学们,都喜欢听明红胜讲讲雷神山建设的故事。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不短,我准备再自我隔离10多天甚至20多天。”明红胜说,他要为家人和邻居负责。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