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战“疫”实录:90后记者的逆风绽放
编者按:在战“疫”报道一线,有这样一群90后记者,带着同事的期待、家人的牵挂,在豪情满满的出征现场,在充满风险的医院病房,在紧张繁忙的建筑工地,在防控前沿的居民社区……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对他们来说,这既是考验和挑战,更是磨砺和锤炼。在这次大考中,他们感受最勇敢的担当,收获最渴望的成长,也遇见最想成为的自己。今天,让我们透过90后战“疫”记者的一线手记,分享他们在大战中的感动,品读他们在大考中的成长。
光明日报社记者卢璐:
我会继续留下来
这一趟逆风而行,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作为一名90后年轻记者的光荣。第一次走进工地采访,我为自己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些英雄的人民而感到骄傲。我会继续留下来,静待这座城市生机勃勃
这个春节,因为疫情,我没有回家;大年初五,还是因为疫情,我回到了这个我生活、学习了10年的地方——武汉。
出发前,我没有丝毫犹豫。我想,这一趟逆风而行,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作为一名90后年轻记者的光荣。
当接站车辆从武汉站驶出开往中南路的时候,我才恍然惊觉,这个原本顾盼雄飞的九省通衢之地,是真的失去了喧嚣的色彩。夜色里,仿佛只剩下空旷的街巷和沉寂的屋宇。
但这场寂静背后,还有一群人,在向险而行,支撑着整座城市的万家灯火。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便是其中的一群。
2月1日,我们来到还在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满场都是穿着工作服埋头赶工的人。午饭时,他们三三两两蹲坐在路边,草草扒拉几口饭菜;到了晚上,累到不行了就在食堂的地上裹着衣服睡一觉;有些人甚至主动从外地赶来,不计较收入,只为做一份贡献。
2月1日,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就地解决午饭。光明日报社记者 卢璐 摄
见到贾瑞华的时候,他正在医护区检查室内安装设施。作为中建三局雷神山医护区的项目总工,从大年初一接到通知一直到大年初八,他一刻也没有停歇。为了保障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我直接在医护区吊着各种电线的走廊里架起相机采访了他。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工地采访,带上红色安全帽的那一刻,我为自己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些英雄的人民而感到骄傲。
2月1日,光明日报社记者卢璐(右)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采访贾瑞华。光明日报社记者 晋浩天 摄
贾瑞华说,疫情虽然来了,但一切都会过去,生活还要继续。朴实的语言,却充满了力量。脱下安全帽,他们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戴上安全帽,他们是为生命跑赢时间的英雄。
采访结束时,我提出给贾瑞华留一张照片。一个加油的手势背后,是对雷神山医院早日建成投用的期待,也是对早日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心与决心。
贾瑞华一个加油的手势背后,是对早日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心与决心。光明日报社记者 卢璐 摄
每个时代都有战士负重前行,他们亦是血肉之躯。力量在这里汇聚,希望也在这里萌生。
我想,我会继续留下来,静待这座城市生机勃勃。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王嘉兴:
留下“历史的一份底稿”
如果不是来到武汉,就无法走近吕小红这样的最美逆行者,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武汉。我将继续肩负使命,为留下“历史的一份底稿”,勇敢逆行、探寻真相,深入防疫一线,用手中的笔,书写平凡中的坚韧和担当。
到武汉以后,最让我难忘的经历,就是采访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吕小红。
吕主任告诉我,接受我的采访,是因为之前我写的几篇关于第五医院的稿子里,反映了病人大量涌入、医院物资短缺的真实情况。
1月23日,武汉市第五医院门诊部挤满了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医生一个班8小时,下班后排队的病人拽着医生不让走。大年初一,各地的捐助物资已经源源不断到达武汉,但第五医院医生却告诉我,他们至今没有防护面罩,没有N95口罩。这些情况,我当时都写进了稿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