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频上见:生活还是要继续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但生活还要继续。这一次,我们按下了一个陌生的“重启键”:“灵魂”一如既往工作上学,而“肉体”必须受在家里。人们必须适应一些新方式——比如通过线上远程视频好好生活。
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职员张可,在早晨9点钟的闹铃声中醒来,吃完早餐,简单收拾头发,化点淡妆。10点钟,张可在手机软件里“打卡”,紧接着开部门视频会议。
在北京某小区的年轻小保姆,下午做完家务后就看起了视频网站上的电影,看完后又去b站搜索美食up主的做菜直播,钻研厨艺。
高二学生王佳琛,正在卧室里盯着电视屏幕看在线语文课,忽然窗外传来孩子的喊声。王佳琛开窗张望,邻居家上小学的男孩,站在阳台上朝对面楼叫他同学:“×××,我真的太无聊了!我好想出去上学啊,你要和我一起去上学吗?”
对面楼的同学隔空回复:“那你飞过来,我们一起看在线课程吧!”
疫情之下,生活还要继续往前走,那我们暂时先在视频上见。
隔离期间心理距离扩大,要找回亲近的感觉
“我们每天在线办公,开视频会议,感觉甚至比之前坐班时还更有工作激情,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在文化创意公司上班的95后姑娘彤彤,“宅家上班”5天后,已然很能接受这种工作模式。
在老家过年时每天刷着关于疫情的新闻,彤彤内心特别焦虑,一直在想年后上班该怎么办。后来公司宣布员工暂时在家在线办公,她发现大家工作积极性颇高,效率并没降低。“在家里依然照着往常作息表做事,开会或者和同事沟通都用视频,在这个阶段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如果还去公司坐班的话,还要为交通、饮食、防护等多件事犯愁,而此刻不出门是最安全的,而且也没影响工作”。
而同样进入“宅家上班”模式的张可,坦言目前还不太能顺利切换“频道”。她有点苦恼,感觉整个人效率堪忧,例如写着策划案时忽然接到电话要下楼取快递;和同事语音通话讨论问题时会感觉特别不顺畅,因而异常烦躁;午后很容易犯困,一不留神就倒头睡了。“每天早上起来想着要做10件事,结果到晚上吃饭了也没做好3件,还被领导批评状态差。或许我不适合被‘放养’在家工作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玮博士指出,疫情期间大家普遍隔离在家,相较于往常,精神上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心理距离”被扩大了。
“这种心理距离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亲密程度等。现在大家线上远程办公,有些人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会增加。”王玮表示,不适应心理距离扩大的人,通常会很排斥这种变化。这时候,要努力接纳自己,告诉自己“这就是合理的”,是“正常化”的,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就好,而不要以为个人出了什么问题。
王玮认为,在这个阶段大家必须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通过很细小、很实在的事情,找到平日里相互亲近、协同合作的感觉。同时,要保持个体的稳定性。“你要找到稳定自我的感觉,而不是慌乱和激动,要让自己沉淀下来,认识到自己是谁,要做些什么”。
把要做的事和情绪剥离开来,增强“可控制感”
当前所有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这场教育“变革”的到来像一阵龙卷风,学生、家长、教师都有些措手不及,所有人仓促搭建起了全新的“云课堂”。
开场不免有些狼狈。
家长们第一次摸索新鲜的直播教学平台,结果平台太卡了,时常出现一多半学生进不来,老师一直干等的情况,一节课讲不了几道题。等到平台紧急扩容,学生们才顺畅“进教室”。
为了督促王佳琛用心听课,父母、姐姐也会和他坐在一起看在线课程。陪伴儿子一起在线视频课程3天,父母还不太适应。比如做教师的爸爸觉得,视频课程进度太快了,通常一堂课讲解一两首诗已“饱和”,而视频课程讲解好几首,担心儿子消化不了;拍照上传作业不熟练,经常搞错科目和微信群。
学生们第一次看老师端坐在“烟火气重”的家里讲课。视频背景是满满当当的日用品、不时闪现的家人,甚至体育老师直播上课还拉着亲儿子一起做示范动作……大家还不太习惯在微信群里交作业、发视频,但另一种感受是:线上师生交流比往日多了几分轻松、亲近感。
教师们也是第一次对着电脑摄像头和麦克风,努力想象自己其实在面对几十号学生上课。刚成为大学里年轻讲师的90后姑娘李瑶,表示内心是一种“焦虑、忐忑、又很奇妙”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