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时代融媒体新闻实务》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MXY2016C016]]

【摘要】时政新闻报道作为民众了解国家大政方针、重要议题的窗口,对年轻人群体的观念塑造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走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物印初心》系列时政报道采取全新的“轻量化”传播手段,不仅实现了全网广泛传播,还获得大批年轻用户的关注与称赞。本文通过对《物印初心》系列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出该系列报道在文本、介质、话语三方面的“轻量化”传播特征,并对其赢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时政报道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路径。

【关键词】时政报道;“轻量化”呈现;《物印初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消费内容渐趋海量与碎片化,传统时政报道所面临的到达率不足、传播力欠缺等问题愈加显著[1]。时政报道要想赢得年轻用户群体的喜爱,亟需变革与创新传播方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物印初心》系列时政报道采取全新的“轻量化”传播手段,获得大批年轻用户的关注与称赞。在当下时政报道传播力有待提升的总体态势下,《物印初心》系列报道的成功无疑给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一、《物印初心》与“轻量化”呈现

传播内容的“轻量化”呈现,是指通过凝缩内容体量、优化传播内容以提升信息触达率与传播效果。“轻量化”的概念源于汽车工业技术的设计优化研究,其核心是追求效率与效能的平衡,应用于新闻报道领域则涉及到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优化改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物印初心》系列报道是时政报道“轻量化”呈现的典型案例,该系列报道以短小精炼、新颖活泼、浅显易懂的形式,降低了受众的阅听门槛,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态势,满足了年轻群体的内容消费需求。

《物印初心》系列时政报道共九篇,每篇结合习总书记的执政履历,由小事切入,讲述总书记数十年来执政为民的“初心”,配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策划推出。系列报道采取图文形式,于2019年7月3日至7月21日在全网连载发布。截至24日,总获赞量近480万,互动留言数超90万条,全网阅读量高达4.8亿[2],关注人群中就包括大量年轻用户群体。

据人民网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Z世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前出生的人群)正成长为中国互联网文化消费的主力军[3]。可见,能否成功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关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文化生态,更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在接受传播时常常呈现出以下几种受传特征:首先,比起宏大叙事与意义追寻,他们更喜欢日常性趣味性的事物,有“意思”的内容比有“意义”的事件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其次,年轻人群体拥有社交活性、乐于互动分享,习惯于在移动社交平台“晒”出日常生活,展现个性,塑造自我形象。再次,移动化、碎片化的消费与传播方式为其所青睐。他们习惯频繁访问新内容却较少对内容进行完整深入的思考,偏爱分享碎片化的信息以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最后,年轻人群体还倾向于符号消费与情绪消费,期待在物质需求以外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符号快感。[4]

《物印初心》系列报道通过“轻量化”呈现手段,成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它从年轻人的受传角度出发,满足了这类人群的内容消费需求与信息传播喜好。下文将从文本、媒介、话语三方面,对该系列报道如何实践“轻量化”呈现以及如何“圈粉”年轻用户进行具体分析。

二、文本“轻量化”:微距选材亲民话语唤起共鸣

传统的时政报道多以会议播报类、通告发布类信息为主要内容,喜好高屋建瓴式的行文风格,习惯于从微观现象的描述上升到宏观理论的宣传,其中最典型的报道结构之一便是“事件——存在问题——体制——解决之道”[5]。然而,程式化的操作模式会忽视不同时政事件之间意义上的微妙差别,不仅不利于发挥时政报道的教育功能,更容易消磨受众的新鲜感与阅读兴趣。在海量内容充斥用户视域的当下,时政报道亟需提升内容质量,重夺用户注意力。

(一)微距选材唤起同理心

首先,《物印初心》系列报道采用了独特的微距式报道手法,在众多时政报道中脱颖而出。该报道开篇将镜头聚焦于高山榕、杨梅、春联等事物,从日常物件切入,继而过渡到对人对事的刻画。一方面,日常化、趣味性的话题与年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契合了当代年轻群体追求有趣内容的受传偏好,能够引发共情体验,唤起阅读兴趣;甚至促进其自发分享、自主传播,扩展报道的辐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由物到人、以小见大的安排使得行文逻辑顺畅不显突兀,有助于削弱年轻读者对宣传类时政报道的惯有抵触心理,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接受报道主题思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