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面临影视公司市值大幅缩水,银幕增速、票房增速、影院盈利均出现下滑的发展困境。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影的资本周转交易、投融资等因素与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方式,分析当下因盈利模式单一、融资体系不健全所引发的产业发展瓶颈。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规约、需求增量和资本拓宽的协同作用,此外,资本作为电影产业的核心推动力不容小觑,只有丰富融资模式,打通融资渠道,为产业的资本注入创造更多途径和保障,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在“寒冬”中调整升级,迎来发展的“新春”。
关键词:资本动力;电影产业;融资模式;产业链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电影产量持续增长、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一路走高、全国影院和银幕数量不断增加等。2011—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总规模一度保持在40%左右的高增长率,市场总量稳居世界第二①。2016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的这种上升势头逐渐放缓,2016—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分别为457亿元、559亿元和609.76亿元,2018年增长率仅为9.06%,增速一路走低。与此同时,全国影院整体盈利总额下降,具体表现为银幕和影院增幅放缓,单银幕票房产出逐渐缩小,2016—2018年连续三年负增长,降幅分别为14.1%、8%和8.3%;影院平均上座率从2015年的17.37%下降至2018年的12.49%,单座收益从0.96万元降至0.67万元②。这样的市场遇冷在2019年表现得越发明显,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158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90亿下降了16.8%;1—5月的中国电影分账票房累计249.41亿元,同比下降6.35%,出现了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时观影人数仅为6.89亿人次,相比2018年同期减少了约1亿人次③。这说明,此前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的绚烂光景正在退却,电影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这一前所未有的产业低谷表现为电影票房的缓增和逆增,资本撤退和融资困境,行业内部税务和诚信危机,以及产业机制陈疾暴露等等。
中国电影之所以遭遇寒冬,资本变动的影响最大。电影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开发创制、传播推广、价值实现等环节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和支撑,投融资的数量规模变化,密切牵动着产业发展的一经一脉。资本和电影的这一“联姻”,让中国电影产业在20年的发展时光里逐渐实现规模的扩充、体量的增大和行业的升级。可以说,电影产业的发展对资本变动的敏感程度最高,而资本是中国产业发展最为核心的动力。然而从2018年开始,中国电影迎来一波资本大退潮,行业内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衰退,较2016年市值高峰下跌约72%,剩余不足三成。这一缩水现象与政府收紧的行业规范、票补政策的取消、网生内容的分流等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程序尚不成熟,本身的内容质量不稳定,导致生产和投资过程风险重重,这也使其更容易受到政策调整、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的波及。
一、迎面寒冬:电影产业融资困境之因
2018年以来,电影产业的融资困境重重。融资问题直接导致了影视公司市值的下滑和行业整体发展速度的放缓,产业整体呈现焦虑状态,令人担忧。
中国电影产业出现这种焦虑现象,首先是因为盈利模式的单一和不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尚未形成如美国漫威系列、迪士尼系列等强大而健全的IP产业模式。以美国漫威系列电影为例,其票房收入其实只占电影收入的40%左右,更大的市场收益来自手办、3C数码、日用品等电影衍生品的全球热销,这些联名和授权产品带来的每年近1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直接反哺电影产业④,也使品牌的价值内涵更加丰富。反观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仍处于觉醒阶段,制作、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还非常不成熟,IP潜力尚未被挖掘,长期依赖电影票房收入盈利,没有实现电影作品思维向产品思维的突破。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也降低了资本注入的信心,增加了资金周转的难度。
其次是融资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缺乏运转资金,而大型电影公司可以获得大量的注册资金,马太效应明显。这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为继,资金链的断裂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创作活力,使之更难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另一方面,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得诸多投资者在风险的考量下想投而不敢投,只得采取观望自保的态度。由于我国缺少对电影公司进行咨询评估和投资咨询的金融中介,在目前电影产业整体发展不佳的形势下,大多数投资者不敢将大量资金“赌”在前途未卜的电影项目上,而是更倾向于收益稳定可控的投资。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融资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走向“新春”:政策、需求、资本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