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通骚扰电话最高可罚款7万元”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法案,计划严惩“机器人拨打的骚扰电话”,罚金上限将从现在的1500美元一跃提升到1万美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
“机器人骚扰电话”正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公害”,它让每个人都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机器人骚扰电话为何如此猖獗?立法能根治这一顽疾吗?
最高将开出一万美元罚单
“你好,这里是XXX,请问您这边考虑买房吗?”
“你好,我行现在推出了一款年利率 5%以上的理财产品,特面向新老用户……”
……
当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是语音播报某处楼盘开盘、某公司提供贷款、某个培训班招生的时候,您就知道这是个机器人打来的电话了。
所谓“机器人骚扰电话”指的是那些由电脑根据预设程序自动拨打,接通之后播放录音的电话。
机器人骚扰电话成为全球公民都会面对的情况。据央视财经报道,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境内民众接到的“机器人骚扰电话”总数超过500亿个,平均一个美国人每个月会接到15个“机器人骚扰电话”。
近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法案》,以加大对AI骚扰电话的打击和治理力度,该法案在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批准,等待总统签字后实施。
针对造成“机器人骚扰电话”的责任人,法案计划强制语音信息拨入者的身份认证。新法案希望能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美国的电信运营商在18个月内更新系统,强化对设立语音信息的客户身份的筛查工作。
该法案有一条规定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新法律生效后,监管电信市场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可以对每通骚扰电话开出最高一万美元的罚单。
人工智能被“用歪了”
在中国,疯狂肆虐、难以治理的骚扰电话同样十分场景。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统计显示,单2018年,中国的骚扰电话拨打数量已经超过500亿通,生活中骚扰电话占到全部通话量一半以上的用户超20%,每周都受到骚扰电话困扰的用户超80%。
垃圾电话剧增的背后,和机器人电话技术的成熟是分不开的。
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骚扰电话以及窃取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售楼处等地方通过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每台机器人卖3000元。
部分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拨打骚扰电话,逐渐替代人工。一个智能电话可以拨打5000多个骚扰电话。有家公司人员表示,他们一年拨打了40多亿个骚扰电话。智能机器人也可以通过语音合成,模仿人类的声音,一天能打1000个电话。
为了逃避监管,机器人研发公司更是挖空心思。一个探针盒子,只要附近用户打开无线网络,它就能收到该用户手机的MAC地址,进而收集用户手机号码。
今年5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国内外10余家机构编写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发布,报告显示中国AI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二。
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的AI专利技术全球第一,且2017年中国智能电话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而2018年,增长进一步加速,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已达75%以上。
AI代表着技术的未来方向,但先进的技术一旦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种骚扰,用户往往无可奈何,虚拟主叫技术让用户只能接电话而不能回电话,智能语音互动技术让用户经常都意识不到对面是真人还是AI。
立法或促“根治”骚扰电话
在市面上,一些企业已经研发出“以AI治AI”的办法。3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一套反骚扰电话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通了该服务的用户转接骚扰来电,利用“机器人才能对付机器人”的方式为用户解忧,并表示预计这项应用在年内将正式以产品的形式面世。
不过至今,这项应用并没有大范围推广开来,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未来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还需要长期观望,机器人替用户转接的方式也并未治本。
虽然政府有骚扰电话举报专线,运营商、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对电话号码的标注功能,可是个人用户以人工的方式对骚扰电话进行标注和举报这种方法,在巨量的骚扰电话面前仍是杯水车薪。
想要短时间内摆脱人工智能的骚扰,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用户们尽量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了,可现如今APP无时无刻都在搜集个人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泄露自己任何信息并不现实。为了躲避激增的垃圾电话,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不再接听陌生来电。
在近日举办的2019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公布数据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拦截高频骚扰电话8。 1亿次,中国移动也上线了高频骚扰电话防护业务自定义号段拦截功能。
采取技术手段拦截骚扰电话,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根治骚扰电话的方式之一。
就社会综合治理而言,中国比美国更有制度优势。去年7月,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去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对骚扰电话产业问题重锤整治并作严格规范。
此外,工信部今年4月印发的《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要有效整治骚扰电话等扰人信息。
业界人士分析,如果相关措施能够上升为法律则更具长效性。尤其是具有威慑性的巨额罚款、新技术协议的应用、跨运营商间合作等,美国立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微博、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