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右一)与版面设计中心副总监田驰(右二)以及中外版面编辑在发版前对彩样进行最后检查。张程亮 摄

  突如其来的疫情,破坏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引发了社会关注和紧张情绪。

  作为一名夜班编辑,春节期间,我通过新媒体时刻关注事态进展,心系在一线采访的同事和同行,盼着报纸在短暂的休刊后恢复出版,那样我就可以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与他们并肩战斗。

  正月初四是编辑部复刊的第一天,冷清的街道没有半点儿节日气氛。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不用憋在家里而感到轻松,相反,街上偶尔遇到的一两个面戴口罩、行色匆匆的路人让我更加感到事态严重。报社平时喧闹的编辑大厅很冷清,值班同事在互道简单的新年问候后,都自觉拉开距离,埋头忙各自的工作。

  下午4点半是雷打不动的编前会。走进会议室,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但这种表面的距离感和生疏感很快就被热火朝天的讨论气氛打破,总编辑周树春和分管编委靠前指挥,就稿件内容、照片选择以及版面呈现与中外编辑深入讨论。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潜在病毒传播风险,报社尽可能安排有条件的员工在家远程办公。物理上的距离丝毫没有影响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以及外籍专家的沟通效率。夜晚的编辑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政务微信的文字、语音一条接着一条,大家为了一个数字的更新、一种表述的译法、一幅图片的运用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严把稿件质量关。

  连日来,《中国日报》先后派出多路记者赶赴一线报道,发回大量鲜活的稿件、图片、视频及新媒体产品。2月1日,《中国日报》刊发了关于火神山医院建造进程的深度报道。9天9夜,占地3.39万平方米的医院拔地而起,如何将这一中国奇迹向海外读者讲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面对前方发回的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我不禁心潮澎湃。数百台挖掘机同时工作,医院从无到有,“一天一个样儿”;建筑工人们不分昼夜,肩挑背扛,风餐露宿……虽然没有身在现场,但这些生动的照片足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了向海外读者更清晰地介绍病房情况,我安排在家办公的设计人员远程制作了信息图表,力求通过充分的视觉整合,完整呈现火神山医院建造进程。《中国日报》的图文报道,再一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艰辛付出,以必胜的决心面对病毒挑战的壮举。

  病毒的肆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遮风挡雨。作为一个后方夜班编辑,希望能够更好地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人相亲相爱、无私无畏的精神。

  向每一位守护者致敬!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