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在一段相声里用不雅词汇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京剧名家张火丁“砸挂”,引起轩然大波。以公序良俗的标准来看,这样的词语实在侮辱女性,毫无道德。
不过,也有人认为相声用戏曲演员“砸挂”不是什么新鲜事,是相声的表现手段而已。那么传统相声到底是如何用戏曲演员做“包袱”的呢?
马三立的相声里也有“戏曲演员洗澡”
网上流传的视频片段能看得出来,张云雷是在表演一位说大话的角色,嘴上说跟京剧演员很熟悉,但其实连这些演员的性别都不知道,更别说对京剧能懂多少了。
其实,类似的人物在传统相声里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马三立的《卖挂票》。其中马三立有这样一句词儿:“我是富连成‘喜’字辈的,侯喜瑞,那是我大师兄。”捧哏问:“那您叫?”逗哏:“我,马洗澡。他侯喜瑞,我马洗澡。他洗完了,我洗。”
这段活虽然没涉及女戏曲演员,但也涉及了女演员。马三立这样使的:“像侯喜瑞,魏喜奎,这我们都是一科的。”捧哏:“没听说过,魏喜奎是唱大鼓的……”其中,魏喜奎是著名的奉调大鼓表演艺术家,是一位女性。
同样都是表现说大话的人物,马三立的这段活里面哪有一点不文明的词汇呢?
而在《卖挂票》的后半部分,裘盛戎也被卷了进来。“马洗澡”演出前正在化妆,裘盛戎突然造访,见着谁都给作揖,非要见马洗澡:“哪位马老板,哪位是马洗澡,马老板,哪位马洗澡,哪位洗澡?”
“我,我洗澡。”马三立接着说,“你找我什么事儿?”
“裘盛戎”说:“听说您要演窦尔敦。您别演窦尔敦啊。我虽然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但您一演,我没饭啦。您高抬贵手,给我们留饭……”
——这里把裘盛戎抬出来,不仅是塑造马洗澡这个言过其实的人物形象,从故事走向上也是为后面马洗澡去改演黄天霸做了交待,也自然会引出下一个细节“马洗澡”听裘盛戎唱“盗马”,评价“一出没有”“跟我完全不一样”。而“包袱”就落在了捧哏的总结性发言上:“是啊,他要跟你一样,也没被窝了。”
因此“裘盛戎”——后来,马志明用这段活的时候改为了孟广禄——在这里不是随随便便出现的,他一定是为后面这个“包袱”准备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些张云雷的粉丝认为,说那些侮辱话的,不是张云雷在而是张云雷演的那个角色,那些话是为了塑造人物,不是张云雷的主观故意。
从叙事艺术的角度说,相声演员时刻在剧中人和第三人之间进行身份转换,即通常所说的“跳入跳出”,“包袱”有时笑在故事里,有时笑在故事外。这次张云雷用的梗,再加上一些动作及捧哏的配合,观众笑的是现实中的张云雷拿女京剧演员开的黄色玩笑。
相声里有很多涉及戏曲题材的作品都有攀名角的“包袱”,除了《卖挂票》这种叙事性的作品,也有大量学唱的段子。如《学梆子》,相声表演艺术家郭荣启这样包装自己:
“河北梆子演员有一位银达子老先生,我跟他学过。他是银达子……”
“您呢?”
“我是铁达子。”
总体来说,相声如果扯上戏曲演员,基本上都是贬“相声演员”而抬高戏曲演员。这既是叙事本身的需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礼数”,毕竟是拿人家行业来说事,总是要尊敬人家的。
讽刺京剧演员但从不点名道姓
戏曲,特别是京剧,曾经是中国最主要、最流行的娱乐行业。作为以讽刺见长的艺术形式,相声是不可能绕过京剧的。相声讽刺京剧行业的段子,基本是以讽刺演员不敬业、出现舞台事故为主。
例如传统段子《文昭关》,演伍子胥的老生摆谱儿,每次下场都把宝剑摘了,结果等上场的时候,跟包的有事换一人,没给伍子胥挂宝剑,换了一口腰刀。伍子胥忙忙叨叨也没顾上看,等上场一摸发现错了,结果只能临时现编词。
原词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中枉挂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演员改为了“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浇。一路的盘费全花了,卖了宝剑换了一口刀”。
又如讽刺演员舞台上不讲戏德。头天四人打麻将,输钱的那位记仇,第二天演《失空斩》,赢钱的演诸葛亮,输钱的演旗牌官。诸葛亮看完王平送来的地理图后命令旗牌官去调赵云。结果演旗牌的这位加了一句词儿:“要是赵老将军不在呢?”诸葛亮一听,明白了这是还记着打麻将的事儿呢。他脑子飞快便现编词来了一句:“倘若赵老将军不在么……你附耳上来。”旗牌官走到诸葛亮面前,诸葛亮对旗牌耳语说了一句:“我是你爸爸!”再看旗牌:“得令!”他下场了。
此外,像《阳平关》《渭水河》等都是讽刺戏曲演员演出事故的段子,很多都是真人真事,比如《文昭关》《失空斩》。但相声都是就事说事,不带人名,更不会随意找个戏曲演员的名字安上。
究其原因,虽然“事故”是真人真事,但流传已久,当事人是谁也是众说纷纭。比如《文昭关》挎刀的有说是谭鑫培的,也有说是程长庚或者汪桂芬的。一入相声必有演绎,万一人家找你麻烦怎么办?当时的相声演员又不像现在有“饭圈”护着,地位又低,只能安全第一。另外,艺人总讲要给人留饭,别砸人家饭碗。这是一种善,恐怕也是过去艺人最为重要的德行之一。
有讽刺有真名实姓 讲述的却是演员的苦难
与戏曲演员有关的相声,还有一大部分表现演员的实际生活。这些作品一旦用戏曲演员的真名实姓,表现的一定是演员生活的艰辛,被权势者欺压。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改行》《关公战秦琼》(张杰尧的版本里演秦琼的是前辈京剧名家时慧宝)。
以《改行》为例,故事背景要么是皇上驾崩,要么是得罪了当权者,京剧演员不能登台,为了谋生只能改行。像龚云甫卖菜、麒麟童卖包子、金少山卖西瓜、梅兰芳卖花等等。不同时期,改行的演员也不一样,谁红用谁。
像这样的段子既有学唱又有故事情节,通过展示名角在生活里“出洋相”来批判旧时统治者的独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这些是传统相声里相对更为高级更为经典的作品,体现了传统相声的社会意义和创作者的格局与情怀。
没有这些,靠洋相,靠满嘴荤黄,靠“饭圈”,恐怕相声迟早有一天是没饭的,更别说走向未来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满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