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路、不做准备、不看天气”是驴友们受困的主要原因。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11月23日,门头沟狗牙山,一名女性驴友坠崖摔伤,救援人员经过8小时成功将其运送至山下、移交给120救护。近些年,驴友已成为门头沟山岳地区求援的主要群体,山地信号差、地形复杂、难以定位是救援最大难点。
救援现场。门头沟区供图为什么驴友登山会被困、山区救援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就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了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司令部参谋长邱华。他介绍,今年门头沟已从山区救出61人,基本都是驴友,“不认路、不做准备、不看天气”是他们受困的主要原因。
“进山搜人如大海捞针”
新京报:今年门头沟接到了多少例求援?
邱华:门头沟地区的救援求助以山岳救援居多,今年我们共接到山岳救援任务25起,成功救出全部61名被困群众。
新京报:受困者以什么群体为主?
邱华:基本都是驴友。这几年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出游的频率越来越高了。门头沟风景优美且多山地,来自北京各区、甚至是外省的驴友,很多来这里野游登山。
新京报:被困的原因有哪些?
邱华:不认路、不做准备、不看天气。我们也曾接到过本地居民的求救,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是外地游客。
很多驴友对自己比较自信,组团也好、个人出行也好,喜欢爬野山,不走现成的道路,进到山里才发现自个儿走丢了。或者本来想抄近路,结果走到了完全不认识的地方,山里植物茂盛、地形复杂,到了夜晚看不清方向,更容易迷路,如果遇上下雨还有更多潜在危险。
还有一些驴友突发心脏病或者崴脚了,只能求救。
新京报:救援时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邱华:最大的难点在于找不到人。举个例子,如果驴友在怀柔爬野长城时被困,只要报了警,确定方位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人救出来难度不小。门头沟这里不同,一旦迷失在山区,救护不难,要确定他的方位就不容易了。
不少驴友喜欢攀爬野山,一没有现成道路,二信号差,万一进入谷底,可能全程没有信号,与外部联络非常困难。我们接到的求救,有一部分是驴友家属报的警,因为本人已经失联了。
哪怕失踪位置在信号区,打通了报警电话,也可能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哪,仍需要进行位置分析。
救援现场。门头沟区供图建议驴友不去不熟悉区域登山 结伴而行
新京报:对于失踪驴友,有哪些定位的方法?
邱华:有两种办法。一是借助科技手段,让有信号的驴友发送定位,虽然无法非常精确,也能锁定大致范围,之后结合山体的立体地理特征,对位置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寻找。
二是人肉搜索,动员消防、森林公安、公务员、民间救援队等各方力量搜寻。在夜间可以拿手电筒示意,醒目一点;在白天,或者求救者滑坠、失去意识,就比较困难,几百个人进山搜索,就像大海捞针。
新京报:搜救一般要持续多久?
邱华:大部分一天以内就能找到,顺利的话三四个小时。也有比较久的,之前一位驴友报警说自己滑坠骨折,三天后被救回,他比较幸运,夏天不凉,近处有水源。当然也有不那么幸运的,此前清水涧一个驴友失踪,搜救队找了21天都没能找到。
新京报:你参加现场救援吗,救出一个人要走多远?
邱华:参加的。有一回走了一天一夜,大概50多公里路吧。身体好是消防人员的必备素质,走很远,也要背上防护设备、担架滑轮、饮水饮食,负重前行。
新京报:怎么克服山岳救援的困难?
邱华:搜救是一件很科学的事情,我们总结了很多有效经验。一旦接到重大任务,门头沟会成立搜索指挥部,由区政府统筹,消防、民间救援、森林公安等都会参加。结合现有线索,比如大概从哪个山口进入、行走多少时间、附近的景色,大概分析可能的范围,然后利用通信系统进行分片,力争没有空白点。
新京报: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喜爱登山的驴友?
邱华:尽量不要进入不熟悉的区域登山,最好不要一个人登山,人多有个照应、饮食饮水也有保证。登山时不要私自改变路线,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报警。尤其现在进入冬季,山里特别冷,更容易出现事故,希望大家安全为重。
新京报记者 戴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