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独家采访钟南山院士: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粪便传播吗?
每经编辑:赵云
不管是钟南山、李兰娟的循循善诱,还是各地卫健委的百般提醒,有人就是不愿意在公共场合戴上口罩。
今天(2月6日)上午,一则“出门买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的话题登上热搜。
究竟怎么回事?
只用了15秒!男子没戴口罩买菜被感染
昨天,宁波市江北区的政务公号“江北发布”,公布了当地新增1例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信息。
患者5:男,56岁,现住江北区文教街道双东路小区, 2月4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确诊病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江北区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
病发前活动轨迹主要在江北辖区,活动地包括双东坊菜场、清林闲庭菜场、青林湾三江超市、天水三江超市、江北万达倪阿姨餐厅等场所。
根据江北区公安部门2月5日公共视频比对发现,1月23日早上7:47,该患者在双东坊菜场买菜时与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2:女,61岁,家住文教街道翠柏西巷,1月19日应约参加祈福活动)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目前,已追踪到患者5密切接触者共19人,均已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当地疾控部门再次提醒:
1. 所有市民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佩戴口罩!佩戴口罩!
2. 所有市民一律少出门、不串门、不集聚!
3. 如您在上述时间段、上述场所逗留过,请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村(社区)报告,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将主动为您服务。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一些原本靠戴口罩就能大概率避免感染,却非要我行我素,甚至在“中招”后才后悔的例子,近期还时有发生。
在医馆吧台和感染者近距离驻留50秒杭州夫妻同时确诊
据杭州日报,2020年2月5日0-24时,杭州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例,其中有1对夫妻(丈夫徐某某、妻子王某某)同时被确诊,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经流行病学调查,这对夫妻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
徐某某发病前三天曾经出现在当地某诊所。根据当地公安部门2月5日公共视频比对发现,1月22日14时21分,徐某某从该医馆的药房门口处进入医馆,与杨某某(1月22日发病的确诊病例)正面相遇,当时徐某某在一楼吧台处取药,杨某某在外侧吧台处停留,有过约50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期间两人均未佩戴口罩。1月25日、1月27日徐某某、王某某相继发病,2月5日确诊。
另据都市快报记者在杭州某超市实地探访发现,有收银员“全副武装”,也有工作人员鼻子露在外面。超市副总经理说:“很多时候有人会把口罩拉下来,露出鼻子,这是不安全的。”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女子没戴口罩买菜,闲聊十几分钟被感染妹妹及多位亲人也中招
还是在宁波。
据宁波晚报报道,2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发热门诊。
“现在每天政府和媒体都在宣传让大家多戴口罩少出门,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在门诊我们就遇到不少这样案例。”发热门诊医生郭大昕讲述了一个他在发热门诊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警示。有一位50多岁的女士因为发热来到门诊,看表现很像冠肺患者。
仔细追问才发现,原来几天前她没有戴口罩去家里附近买了菜,买完菜以后还和摊主不戴口罩,交谈了十几分钟。后来才知道这位菜摊老板的妻子就是年前参加寺庙祈福的人员之一,他妻子后来已经出现发热症状且被确诊了。
几天后,这位出门买菜没戴口罩的女士也出现了发热症状,但在这之前她还去自己妹妹家串门。最后这位女士的妹妹以及多位亲人都被感染了。
图片来源:宁波晚报
太恶劣!拉下网格员口罩哈气男子被拘留10日
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玉环市一名男子拒不服从居家医学观察的规定,擅自外出,甚至拉开上门劝说的网格员戴的口罩,对其哈气。记者2月5日从玉环警方获悉,涉事男子潘某某已被强制送往集中隔离点,并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待隔离期满后执行。
1月24日(大年三十),34岁的玉环玉城街道石井社区居民潘某某从疫情较重的温州乐清市回来。后街道根据防控规定,要求他不外出、不串门,实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到2月7日结束。但潘某某在观察期间擅自外出。2月3日,在随访的网格员做其思想工作时,潘某某强行拉开网格员的口罩,对其哈气,说“我有,你也有”。
玉城街道随即联合派出所将其强制送往集中隔离点隔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玉环市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警方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待隔离期满后执行。
肺炎都确诊28000多例了怎么还有人不肯戴口罩?
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当出门戴口罩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时,还是照样有少部分人拒戴口罩,或者像完成任务似地把口罩戴在鼻子下。
他们为什么拒戴口罩?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所致?据工人日报报道,通过中国科协组织的线上采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文忠谈了三点原因。
首先是命运共同体意识比较差,不知道“同呼吸,共命运”,缺乏同舟同济、共克时艰的意识。法律没有要求人们此时在公共场合必须戴口罩,因此面对警察和值班人员的劝诫,一些人将其当作耳旁风,甚至认为已经干涉到了自己的“正当”权利。
其次是部分人具有反社会的个性倾向,一些人总是想通过自己的个性行为,给执法机构、维持公共秩序的人员增加一些麻烦,并以此为乐。
第三是现场执法和值班人员的语气和态度,可能过于生硬或粗暴,引发了疫情中已经内心波动的个体的逆反。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么,工作人员面对那些拒戴口罩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王文忠建议,现场值班人员要克服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尽量采用理性、平和、尊重的语气,甚至增加一点幽默感,从而减少由于第三种原因带来的逆反,并增加第一类、第二类人员的配合度。
如果温和、平等、尊重的劝诫仍然不管用,王文忠建议工作人员可根据上级领导赋予自己的权力,或采用器械强行隔离,或进行追踪录像,留下相关证据作为教育他人的素材。
另外,加大宣传教育也是重要手段。王文忠说,通过互联网、电视、自媒体等进行宣传,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提高单位、社区和邻里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增加群众配合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江北发布、都市快报、澎湃新闻、工人日报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