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严峻,什么样的新闻发布才“解渴”
为畅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发布渠道,多个省份启动了例行新闻发布会机制。疫情例行新闻发布会成为人们了解疫情变化、掌握防疫工作进展、学习防疫知识重要途径,很多公众关切的重要问题,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得到权威回应。
突发传染病疫情是对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考验,也是对政府信息发布能力的检验。只有信息发布不落后于病毒的传播,及时准确的信息被更多人接收,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才能避免疫情造成更多的“次生灾害”,增强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形成常态,则是17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逼”出来的。从2003年4月初到6月24日疫情解除,当时的卫生部连续举办了67场新闻发布会。当年9月,国新办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这些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发布法律的健全,再加上许多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各级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投入不可谓不充分,从此次肺炎疫情新闻发布的表现来看,明显能感受到我国建设新闻发布机制的成果。整体来说,在组织流程、现场布置、出席官员身份等方面,都符合新闻发布会的规范要求。但是,以疫情新闻发布的结果来看,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改善。
应当明确的是,新闻发布会不同于常规意义的政治会议。政治会议要符合政治原则,出席会议的高级别领导起到主导作用。但是,新闻发布会是蕴含不少专业要求的特殊会议,组织好一场新闻发布会,不能违背新闻发布的专业规律。拿最简单的一点来说,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信息发布者与倾听者的关系,更是被监督者和监督者的关系,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要适应身份角色的转换。
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更多是发挥表明政府态度、鼓舞士气、凝聚民心的作用。防控疫情是一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工作,新闻发布需要大量数据和事实支撑,需要由职能部门的官员和专业人士介绍具体细节。新闻发布会多让专家发言,多由掌握具体情况的官方针对提问有的放矢,不笼统言之,不回避尖锐问题,才能让公众真正“解渴”。
信息发布事关政府权威,准确性是衡量一场新闻发布会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疫情防控信息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果相关情况掌握不清楚,应当坦诚相待,会后第一时间告知记者。哪怕出现了数据偏差和口误,也要在核实无误以后再行纠正。新闻发布会不是发言人“秀口才”的场合,而是系统性工作,要提前做好准备,下足功夫,不能情况不明、敷衍了事。
新闻发布会不仅是权威信息的发布渠道,也是形象的展示,发布者的衣着、肢体语言都关系到一场发布会是否成功。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个特殊因素,那就是人员聚集地区应当佩戴口罩,在疫情严重地区举办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当然也要正确佩戴口罩,向媒体、向公众作出示范。
站在发言人的立场,当然希望每场新闻发布会都是有序可控的。但是,媒体和公众永远期待新闻发布会更加“解渴”,能够披露更加丰富的信息。在新闻发布活动上,发言人可以是主角,但不是裁判。“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不断改善新闻发布的方式方法,倾听民情民意,有利于将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用更大决心遏制疫情的扩散。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