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寒冬温室收“葱”忙(新春走基层)

  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村民正在日光温室里采摘沙葱。

  春节临近,在零下12摄氏度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寒风灌进脖子,冻得人直哆嗦。白茫茫的大雪落在田间地头,盖住了田垄里残留的玉米茬。放眼望去,少见人影。“农民都在日光温室里忙活哩!”有人告诉记者。

  跟随沙葱收购商,记者来到民勤县最大的沙葱种植基地——大坝镇八一村。村民甄世泽的第二茬沙葱正好迎来了采收期,温室内务工的妇女们组成临时“采收队”,忙着采收、过秤、包装。温室沙葱赶上了节日市场,每斤6元的销售价格,让种植户收获了新年“开门红”。

  沙葱并非葱,其外形酷似韭菜,色泽深绿,听说原本是生长在干旱荒漠里的野生植物。近年来,沙葱人工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市场行情较好,种植沙葱的农户也多了起来。

  100斤、300斤、500斤……看着登记本上快速递增的销售数据,甄世泽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头茬沙葱是去年12月底采收完的,一个棚纯收入1.4多万元。”

  甄世泽告诉记者,这几年,他除了经营一座日光温室和拱棚外,还种植三四亩露地沙葱,每年仅沙葱带来的收入有10多万元。

  不过,眼前这个憨厚、淳朴、勤劳的庄稼汉,曾是村上“出了名”的贫困户。“当时父亲和妻子都身患重病,两个孩子又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那时真的有点绝望。”面对家庭不幸,他也曾尝试摆脱困境。2012年,甄世泽在政府扶持下,建起了一座日光温室,种植西红柿。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加上市场行情低迷,一年下来勉强“保本”,给他火热的心上浇了一盆冷水。

  “这个家庭再不能遭受半点打击。”同样为甄世泽发愁的还有民勤县档案局帮扶干部赵明元。“我们建议他种植沙葱,这种作物种一次可以产几茬,适合劳动力少的家庭。当时八一村的温室沙葱种植已经成功,经验丰富,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赵明元说。

  “我不想让政府兜底,当低保户。我身强力壮,能吃能干,得凭自己的双手摆脱生活困境。”有了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撑腰”,甄世泽决定再“闯一次”。

  扶贫先扶智。赵明元的帮扶方式很特别:每次去甄世泽家,他只拿一沓沓种植技术资料,有些是他从网上下载的,有些是他从农技人员那里找来的。

  2014年,甄世泽的温室沙葱收入1万多元,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动力。在各方帮扶下,甄世泽还改造了日光温室,扩大了种植规模,收入年年攀升。

  如今,生活日渐好转的甄世泽不仅购置了小轿车,还在县城购买了楼房。“沙葱帮我脱贫致富,也改变了我们村的生活状况。”甄世泽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和甄世泽一样,八一村有很多贫困户都通过种植沙葱走上致富路。目前,全村有100多户农户从事沙葱种植,产品销往甘肃金昌、武威、兰州等周边城市和海口、成都、北京、广州等地,建立了稳定的营销网络。

  冬天气温低,露地沙葱种植少,市场对温室沙葱的需求量更加旺盛,八一村的村民也因此忙得停不下来。据了解,温室沙葱年棚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露地沙葱年亩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八一村里一条因种植沙葱而脱贫致富的幸福路正铺展开来。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