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断篇》:逢年过节吃饺子,霸占北方餐桌的饺子背后有啥故事?

  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更是北方家庭年夜饭桌上必备的一道灵魂佳肴。除夕夜吃饺子有许多美好的寓意,最有名的该是腊月三十夜的23时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时恰好为交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着新的一年交上好运。

  事实上,北方人对于“吉祥物”饺子的喜爱可不只是“春节档”,“逢年过节吃饺子”是大部分北方家庭的真实写照。为什么北方人能把所有节日都过成“饺子节”呢?近日,在由第一星传媒、华茅、西瓜视频联合出品的中国首档诗酒美学文化节目《断篇》中,文化学者赵普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饺子最早是一种驱寒药

  老百姓常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可谁能想到这道公认的美味最早是一种驱寒药,由著有《伤寒杂病论》的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赵普介绍,相传张仲景在南阳做官时,看到寒冬腊月,不少江边的穷人耳朵被冻僵,苦不堪言,便叫弟子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将驱寒药分发给百姓,取名“驱寒娇耳汤”。

  而这娇耳,便是饺子的始祖,只是它的馅料非同如今这般,主要是一些驱寒的药材。传说病人吃下去娇耳后,两耳发热,浑身祛寒,很快病人们的冻疮就被治好了。

  娇耳一说源于民间故事,“饺子之父”是否为张仲景还不能下定论,但可以明确的是,饺子一类的食物在汉末三国时期便存在了。三国时期,学者张辑著书《广雅》,其中就记载了一种称作“馄饨”的食物,与饺子非常类似;在《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水引馄饨法”,教人们如何煮馄饨。但在当时,一般老百姓还是吃不起馄饨的。

  馄饨再一变,将馄饨包成月牙形,就和今天的饺子没有太大区别了。赵普介绍,这一转变大约发生在南朝末期、隋朝初年的时候。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就在其最有影响的著作《颜氏家训》中记载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那时候的“馄饨”,基本都包成了月牙形。

  一带一路上的饺子

  唐朝人非常爱吃饺子,据史料记载,唐朝一位大臣升官时,宴请同僚的菜谱中只有一道菜,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包的二十四种馅料的饺子,可见当时的饺子文化是非常考究的。

  由于饺子的样子很像面片紧紧裹着的丸子,所以唐代除了叫它“月牙馄饨”,也叫它“牢丸”。大唐气象,四方来朝,饺子也随着四方使者,传到了日本韩国朝鲜,乃至今天的新疆和一些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的一个唐代大墓里,就出土了十几枚“月牙形的馄饨”。可见新疆朋友在1300多年前就开始吃饺子了。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把月牙馄饨称作“角儿”,今天说的“饺子”一词就是从这儿演化过来的。南宋时期,饺子传入蒙古。蒙古语中,饺子的发音类似“扁食”——所以今天很多北方的老人,还会把饺子、馄饨叫做“扁食”,就是这么来的。随着蒙古建国,势力遍布大半个亚欧大陆,饺子也就传到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所以今天不光是中国人吃饺子,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及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都有吃饺子的历史与习惯。

  春节吃饺子是习俗,更是一种情结

  春节吃饺子的习惯则源自明朝。明朝皇宫会在半夜里包好饺子,还会在里面包一些碎银子,在天蒙蒙亮时送去给王公大臣、后宫佳丽们。到了清朝就更为讲究,除了须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还得在子时,也就是十二点的时候下锅开吃,取“更岁交子”的谐音,象征新年讨个好彩头。

  为什么人们逢年过节离不开饺子呢?我们前面也提到,最开始普通百姓家是吃不起饺子的,一直以来饺子也都是好东西,所以才想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饺子庆祝一下。早些年生活条件一般的时候,可能好不容易攒了些肉都做饺子馅儿了,哪里有富裕做下酒菜呢?老百姓们就发明了一句俗语,“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体现了拮据生活中乐天态度。

  如今,人们依然喜欢在新春佳节吃饺子,不光是因为好吃,更多的是一种情结,是对生活的致敬。如今,中华民族强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但我们依然忘不了过往的岁月,依然戒不掉吃饺子的传统。年节期间,一家人团聚一起,擀皮儿、剁馅儿、包饺子、聊天看电视,更是增进亲情的绝佳方法。今年三十晚上,就让我们放下工作,投入生活,陪老妈一起包包饺子,陪老爸一起喝喝小酒吧!

  如果您觉得还没挺过瘾,那就上西瓜视频,上抖音,看《断篇》,关于饺子,你想知道的一切,这都有!

(责编:燕帅、赵光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