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当地时间1月18日,2020年葡萄牙“欢乐春节”活动在里斯本拉开帷幕。
  佩德罗·菲乌萨摄(新华社发)

 
 

  春节临近,河北唐山宴饮食文化一条街内热闹非凡。
  刘满仓摄(人民视觉)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到了。中国人关于年的记忆,可能是外婆厨房里飘来的食物香气,也许是异国他乡看到的熟悉的中国红,又或者是那句“出站口见”的坚定承诺……

  英国广播公司曾播出中国年主题的纪录片,称中国新年为全球最大庆典。宏观地看,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中国人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在世界地图上画出美丽的相聚轨迹。放大了看,中国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包裹的,是每个家庭的团聚美好,是每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对于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来说,最美的路是归途,最好的风景是团圆,最期待的节日是中国年。明天就是除夕,奋斗了一整年的中国人,有的已回到家中,有的还在坚守,有的正在路上。我们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角落的中国人,听听他们的过年故事。

  

  驻村书记:

  心系乡亲忙脱贫

  “儿子、媳妇都回来了?家里换新洗衣机了嘿,真好!”

  “您今年种的黄豆,合作社都收走了吧?明年还要多种哦!”

  “这是咱们市里对口帮扶单位过年送温暖的礼物,有什么困难一定跟我们说咧!”

  临近过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龙开村的第一书记毛鑫还在走村访户地忙活着。早上慰问贫困户,下午去农户家核实“以奖代补”的发放情况,中午休息的空档,她还要和村里的姐妹文艺队一起排练舞蹈,准备在村春节联欢晚会上“露一手”,让大家“乐呵乐呵”。

  对于“城里姑娘”毛鑫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在驻村体验过年的氛围。“这几天我们村开始杀羊杀猪杀鸡了,特色的血肠、腊肉也都做好了,各家门前菜地里,包菜、茼蒿、芥菜都成熟了咧!这是小山村特有的年味。”令毛鑫最喜欢的,还数村民们夜晚围坐烤火、聊家常时的“保留项目”——烤玉米。“其实是秋收时留下的老玉米棒子,放在火上一烤,嘿!有点爆米花的感觉,想不到吧!”

  平时村里以老年人为主,都说壮话,毛鑫不太懂,现在越近年关越热闹。年轻人、小孩们都返乡过年,说普通话的人多了,不少人家轿车开到家门口,村里时不时有快递车进来,拉的都是各家添置的新家具。孩子们的嬉戏声不绝于耳,小山村有了年味,也有了生气。

  毛鑫抓住机会去各家走访,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一起谋划来年的活计,提高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平时我们给老人做工作,他们不一定能理解,现在趁年轻人回来过年,我得及时了解沟通,向他们介绍村里发展的情况。”毛鑫还准备召开一个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会,请大家坐在一起,一同为家乡出谋划策。

  聊的主题是过年,毛鑫却三句话不离脱贫:“龙开村是深度贫困村,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我们村要脱贫摘帽,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做到!”

  问她自己怎么过年,毛鑫笑呵呵地说,大年三十中午,她将会从村里出发返回南宁,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我在村里学了几个菜,都是我们龙开村的特色,带回去给支持我工作的家人尝尝!”

  毛鑫计划着,过完年还要带母亲、儿女、老公一起去村里住上几天,她说:“跟村里人也是一家人,我要带着家人给他们拜年。”

  反向春运:

  阖家团圆就是年

  “姐姐,姐姐,这两天我都洗澡洗头了,盼着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去见你哦!”看到视频电话里,7岁的弟弟对于即将在北京度过的新年满怀期待,何玥也开始憧憬起来。

  今年,正在北京实习的内蒙古女孩何玥没抢到春节前回家的车票,她跟家人商量,自己就在出租屋里过年得了。没想到,家人一致坚持,过年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鄂尔多斯去北京的反向春运票好买,我们去北京和你一起过年,就这么定了!”

  这些天,何玥陆续收到了母亲从家寄来的快递。“你知道吗?腌猪肉,足足有脸盆那么大!农村本地鸡,新鲜的一整只就寄来了!”何玥一边比划一边说,内蒙古年夜饭的特色是各种肉菜,炖肉、炖鸡、炖鱼、炖羊排、炖牛腩……缺一不可。“来北京时,他们还会带上新鲜的炸丸子、酥肉、炸带鱼吧。”

  在鄂尔多斯的家里,家人们备年货忙个不停;在北京的家里,何玥也开始准备起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