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网友@露小宝LL 因发布了几张开着大奔进故宫“撒欢儿”的照片,引发热议。故宫方面核实事件属实,并向公众诚恳致歉。
此前报道:
在17日午夜,当事人@露小宝LL删掉了过往近10年的所发的微博,国航空乘人员的加V认证被取消,头像也换成了毛茸茸的卡通玩偶……
不过,在故宫道歉、当事人删博的操作过程中,网上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答的疑问: 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宫哪一级工作人员的允许?故宫内被“大奔”碾压后的地砖有无受损......
据上游新闻报道,“开车进故宫”疑似并非个例,此前曾有多名网友发文炫耀,且路线多种多样。
这一位的“新鲜体验”,是从东华门进到内部停车场。“汽车的宽度刚刚能穿过宫门,再宽一点的车就要收回倒车镜了”。
这一位,则言语之间疑似实现了横穿故宫。
昨天(18日)上午,又有博主曝出了一段短视频,一位男子把车停在故宫里面的同时,窗外又有辆车缓缓开过……
男子一边拍还一边说道:“咱们开这来是不是有点太高调了?”
至于能成功进去的原因,一些人毫不避讳:
去年有位女网友写道,在一个周末开车进了园区,免票,东华门进东华门出。她感慨,这是她“2019年开年最6的一件事”。
当时好奇者留言问她是不是谁都能进,她直言“找了熟人打点”。
另有人大方分享“攻略”,“通过故宫四个部门协调,才把车开到太庙正门口”……
与此同时,也有人出来回应称自己是无辜的,被大家误会了。
比如,一位女网友被曝出于18年11月“第一次开车进故宫,在车上很兴奋”。
她于昨日删除了原微博,并发布多张图片,澄清她是去参加展览,并不是什么特例。
“手续证件都齐全,不然也不可能擅自入内,而且进去后里面是有停车场,并不是从正门进入的,当日也有别的很多车辆停在里面。”
还有一位网友曾于去年9月发了条微博,说她是“女司机营业”,开车游故宫“省体力”,随即遭到强烈质疑。
她也于昨日晒出了停车证及会场内部照片,表示自己手续齐全,进去是为了参加新闻发布会。“我在西华门跟车队一起进入,那边有停车场。”
据北京日报消息,“大奔”开进故宫太和门广场引发众怒,故宫、国航、奔驰车主接连回应,17日晚连上四个热搜。
联想到曾经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师傅们为了保护故宫的地砖,在院子里都是骑车或步行。网友们痛心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地糟蹋,天壤之别。”
据公开资料显示,故宫禁车由来以久。2013年,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他的车辆按故宫要求停在了午门前,成为近十几年来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外国元首。特朗普到访故宫的时候,也需要步行走入太和殿广场。
同年10月,81岁腿脚不便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时,也没有破例坐车游览。故宫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此后,所有外宾都不再享有乘车入故宫的特权。
1月18日下午,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规则面前没有“撒欢儿”的特权》。
戳图可查看文章全文
评论节选
随着该事件的曝光,许多网友又搜出很多开车进故宫的社交网站上的照片,其中不乏各种豪车。联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师傅们,为了保护故宫的地砖,每天在院子里都是骑车或步行。而这场“我在故宫开豪车”的闹剧,让网友们感慨:“一边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另一边是肆无忌惮地糟蹋,天壤之别。” 人们的痛心,在于我们珍之重之的国家文物和文化尊严受到了侵犯;人们的愤慨,在于600年的故宫早已不是封建特权的私产,却依然有人试图破坏这样的共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的追问不无道理。为什么闭馆日仍有游客能够进入?为什么2013年初故宫全面实行开放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的规定后,竟有人可以开着大奔游览?这是管理的漏洞,还是特权的恣意?面对网上各种猜测,故宫还需一查到底,给公众一个交代,否则规则失守,只会衍生破窗效应,最终形成难以挽回的信任危机与形象危机。
规则的生命力取决于所有人的敬畏程度,也取决于制定者的维护力度。规则就是铁律,绝非于我有利就遵守,于我不利就变通。如果任由变通的风气大行其道,规则的刚性就会被切得七零八落,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规则不是弹簧,绝非松一阵紧一阵,不是“关系”可以疏通,不是“金钱”可以买通,如果任由规则出现缝隙,只会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规则便无公平可言。应当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撒欢儿”的特权。
开车进故宫事件,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训,还有人们再次树立敬畏意识、故宫全面排查管理漏洞的契机。规则的破窗,从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其中,既有当事人对文物的尊重缺失,对制度的敬畏丧失;也有管理者防线的退守、责任的松懈,甚至是对潜规则的服软。故宫IP越是做大,公众越是喜爱,也越要加倍珍惜。不仅仅是公众,要强化文物保护的理念与行动,更应该强调的是,故宫管理者要拧紧规矩的发条,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查漏补缺,防止破坏文物、侵犯文化尊严的事情再次发生。
600年的故宫历经岁月沧桑,不再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也不是一己私欲的炫耀场所,而是全国人民的文化瑰宝、世界文化的遗产。在敬畏意识下,故宫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性展示,游客进行保护性参观、保护性接近;在规则意识下,呵护文明共识,维护文保秩序,捍卫制度刚性,这才是我们捍卫的文化尊严。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北京日报、上游新闻、人民日报、@故宫博物院、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