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今日小年/明日小年?听赵普讲小年的“前世今生”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区、各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这些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藏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小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虽比不上“春节”、“中秋”、“七夕”那般名扬四海,远近皆知,却也是家家户户必过且高度重视的一个传统佳节。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寄托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小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还是我国唯一的南北方日子不同的传统节日。近日,在中国首档诗酒美学文化节目《断篇》中,文化学者赵普从朝代更迭、文化融合的角度,讲述了小年这一传统佳节的变迁始末,解读了“北三南四”一日之差的由来。

  祭灶的传统最早是在夏天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的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春秋时期便有灶神,论语里面就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一句俗语“宁媚于灶,不媚于奥”。“奥,是指家神;灶,就是灶神。灶神虽小,但是管事儿,家神虽大,但是不管事儿。所以当时社会流传,要把灶神供奉好”,赵普讲道。

  到了两汉时期,祭祀灶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大的仪式,列为当时最重要的祀典之一,与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当时的祭灶不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而是在夏天。

  要了解祭灶习俗为何由夏转冬,就不得不说说北宋的历史了。赵普告诉我们,把祭灶的时间放在腊月,是北宋年间与“交年节”合并的结果。“古人认为的‘过年’,不是一个小时、一天,而是一段时间。那什么时候开始算过年了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也就是交年节。这也是咱们现在常说的‘过了小年就是年’的由来。”

  交年节与祭灶的合并使得这一节日的习俗变得更加丰富。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人们除了日常的瓜果点心祭祀之外,还要给灶王爷喝酒,把他灌半醉;再给灶王爷吃糖,希望他嘴甜一点。这样,就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从“官三民四”到“北三南四”

  “北三南四”的说法人们应该并不陌生,每个北方家庭第一次看到南方电视台在腊月二十四播着小年夜联欢晚会时,可能都得问一句,“小年不是昨天吗?”事实上,在小年的发展变迁中,除了“北三南四”,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

  先得说腊月二十三的日子是什么来头。赵普讲到,文化悠久的蒙古族有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习俗,南宋末年,随着蒙古建国元朝,这一习俗也就带了过来。但由于元朝历史不长,加上只有蒙古族才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火神,汉族百姓照样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所以元朝灭亡直到明朝的文献记载中,大多都是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

  到了清朝,因为同样信奉萨满教,清朝皇宫与蒙古族风俗相近。当时清朝皇宫的情况是,腊月二十三,祭祀一次火神;腊月二十四,又祭祀一次灶神。后来,雍正皇帝见两个节日挨在一起又形式相近,便改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过小年。

  皇权的影响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慢慢由北向南蔓延,尤其是南下的王公贵族和南方的官员,格外重视与皇家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官员都按照宫廷规矩,过二十三;民间,还保留传统,过二十四。就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一直到今天,北方当年受皇权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基本上都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客家文化区,则更习惯过二十四。

  民俗差异折射的是历史差异

  可以说,在清朝以前基本都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之后才出现了时间上的变化。民俗学家萧放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就这个民俗而言,文化空间会有地域性的差异,里面折射的其实是历史的差异。

  无论如何,小年拉开序幕后,人们正式开始了“忙年”:祭灶、扫尘、沐浴、理发,从家里的铜器铁器到一家老小都要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寓意除掉过去的晦气,迎接吉祥的新年。

  尽管在小年的时间上我国南北方存在差异,但一些习俗活动和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就像赵普在片末总结得那样,不管二十三或是二十四,总而言之都是小年。民俗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历久弥香,无关对错。民俗的多样与差异,正是中华文化内蕴丰厚、博大精深的证明,而小年的“三四之辩”可谓其一缩影。“重要的不是纠结三还是四,而是在祭祀灶王爷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供点糖果,甜甜灶王爷的嘴;再别忘了给他也喝两杯,让他高兴高兴。这样,等他会天上汇报工作的时候,就能多为家里说上几句好话,来年就等着好事连连啦!”

(责编:燕帅、宋心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