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日益平民化,由此自媒体发展得以蒸蒸日上。新闻生产方式的创新,让参与新闻制作的主体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处于信息传播顶端的媒体从业人员逐渐卸下了光环,使得信息传播成为公民皆可参与的行为。众筹与众包新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为参与式新闻提供了更直接的平台。也正是这种广泛的受众参与性,使得职业记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当然,从众筹与众包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对其研究的状况可看出,这种新型的新闻生产模式并未发展成熟,也仍需要职业记者的专业性优势助其渡过困难重重的发展阶段。

同时,互联网时代之下的媒体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逐渐走向融合,众筹与众包新闻就是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的。我们已经看到时代赋予了媒体从业人员不同的时代任务和角色认知,对于记者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角色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新闻界更好的适应和发展不断创新着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众包新闻与众筹新闻

(一)、众包与众包新闻

众包最先应用于商业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专业化越来越强,分工也逐步细化,导致一种产品因其公司的内部能力限制,使得其不同部分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为的则是一个更优化产品的发行,从而使得该企业获得更强势的竞争力。当然,随着众包模式在商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传媒领域也开始尝试新闻外包的形式,由媒体机构或个人作为发起人,把原由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的各环节工作外包给大众,从资金到选题,再到信息生产等等,这便是所谓的众包新闻,众包新闻可分为内容型众包新闻和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就是新闻报道发起者向网络受众征集报道费用的融资行为,即众筹新闻。

如今的众包新闻已得到广泛实践,例如CNN的突发性报道,Ireport作为众包平台,大众中每个个体都是发布新闻的主体,以及《卫报》的调查性报道,也采取了众包模式,甚至使其成为媒体间竞争的利器。

(二)、众筹与众筹新闻

众筹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使用,他对众筹的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1]”众筹新闻就是以众筹的形式发起的新闻报道,即自媒体或是职业媒体人利用众筹平台筹集报道所花费用的资金,而项目支持者也会在此平台对报道内容建言献策,与其进行实时互动。

二、相关个案浅析

(一)、众包新闻——新华客户端“我在现场”

众包新闻在我国有个典型的案例,即新华客户端的“我在现场”,“我在现场”由新移传媒发起,是新华社推行新媒体的一个产品。其业务主要召集大众参与新闻的制作,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参与认证记者发起的新闻,上传视频或图片,并加以文字说明;第二种是在“创建现场”中由受众新发起一个选题。由此看来,这样一个新闻信息平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来自受众的。据笔者研究,“我在现场”正是一个由专业记者团队引导的新闻外包平台,既是收集受众所知信息的工具,又是提供新闻阅读的应用。

(二)、众筹新闻——众筹网

众筹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在众包模式中最为广泛,众筹新闻就是由相关人员通过一定平台发起,大众以小额投资形式支持采访、写稿及编辑等各环节的新闻制作模式,此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新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线型传播链,而是使得受众参与度大大提升,不仅决定了选题的去留,还参与到新闻采访制作过程中,不断给予记者意见和建议。当然,在此种新闻制作模式下,不可或缺的是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反言之,也正是这个平台创造了众筹众包新闻模式。例如国外著名众筹网Spot.Us,国内的众筹网,均已互联网为依托,筹办者与大众线上线下充分互动,使得新闻不仅仅是媒体的产物,同样也是受众期待的产物。

众筹网的基本模式有捐赠模式和奖励模式,前者是指投资者的无偿捐赠,主要应用于公益众筹项目,后者即投资者投入一定资金,发起者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众筹新闻主要为无偿捐赠模式。中国众筹网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出版、影视、科技、工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众筹网的不断完善及平台的不断稳固,更多的新闻项目也走进众筹网,多为人文社科类和调查性报道,例如,《二十一世纪经济报》的记者侯继勇在众筹网发起的“成都创业者生存环境调查”的新闻众筹项目,最终吸引了99名捐款者,共筹资金3510元,已超出其目标金额。

三、两种新闻模式下职业记者的重新定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