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专业心讲好故事何愁流量
五集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日前收官,但热度仍在持续上涨。如果说最开始许多观众是冲着知名演员胡歌的配音而来,却意外被内容圈粉,那么现在,专门冲着内容而来的观众越来越多。目前,此片在某知名网站上评分高达9.2,弹幕上的称赞连连:“是我喜欢的调调”“治愈2019年积攒的压力和焦虑”。
这么火的究竟是怎样一部纪录片?说起来令人意外,其内容并不算潮,甚至还有些冷门。短小精悍的五集纪录片,全部讲的是书,且其中没有讲经典名著,不做作家访谈,不推畅销图书,而是聚焦隐身于书后的理想主义者们,从图书编辑、古籍校对、装帧设计、二手书收藏等侧面,娓娓讲述一场场有趣而生动的相遇:一位编辑为推出好作品,心心念念13年终有回响;一对80后夫妻开车跨越11个省市,将流动书店带往乡村大地……时光错落、各有悲欢,但至为纯粹的热爱、超乎功利的兴趣,以及敬惜纸笔的情怀感人至深。听起来小众的内容,被转变成一个个有趣有温度有深度的人物故事,这种基于专业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也终于俘获观众。
一部冷门题材纪录片的走红让人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作品流行的保障?冷与热的界线是否天然泾渭分明?许多观众表示,《但是还有书籍》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影体验很类似。确实,修复钟表、木器、古画等等,原来也是鲜有人关注的行当,但这些修复师的日常被呈现出来之后,却引发了一场“文化追寻”。再看熟悉的内容题材,比如美食人人熟悉,但直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多少观众才恍然发现原来中国美食如此博大精深;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不少,但也少有作品像李子柒发布的视频那样,展现出田园牧歌式生活获得各国网友追捧。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冷热之分、生疏之别,倒不如说有无用心打造出作品本身的穿透力。而这,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收视保证。
如何讲好故事,听起来是个抽象的话题,但做起来却来不得半点虚浮,需要扎扎实实下番苦功夫。《但是还有书籍》的呈现极为流畅自然,可观众看到了“每一帧画面都信息量丰富”;李子柒的视频精致动人,背后却是极长的制作周期。反观有的作品,虽然也想亲近观众,却只知道以所谓流行元素作为噱头,在至为重要的讲故事上却是浮光掠影,既不专业也无深度,专业人士一看太小儿科,普通观众又觉得味同嚼蜡,应者寥寥实属必然。此时,再来给观众扣一个“缺乏品位”的帽子,给自己找一个“太过小众”的台阶,那就纯属自欺欺人了。
《但是还有书籍》一片的命名灵感,来源于米沃什的一首短诗,“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书籍仍然永存。书如此,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文化积淀亦然。变动不居的时代,太需要我们讲好故事、呈现瑰宝。“热爱面前,人永远都会不满足”,不厌其细、不厌其专,打磨好每一个故事,让它们的光芒穿越时代、照亮更多人。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